《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全章的核心,本节内容主要是在上节研究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其解析式,由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函数值,通过列表呈现这些自变量的值和函数值,然后把这些值对应的点在坐标系中表示出来,最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出其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并结合解析式研究其图像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变化规律等性质。
本节课教材中首先设置了一个例题,通过直接用描点法画两个反比例函数(k>0)的的图像,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成两支,再通过两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比较归纳出k>0时的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接着通过探究,由学生自己归纳归纳出k<0时的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教材中的例3说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被一点唯一确定,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某点,则可确定它的解析式,反之,若知道它的解析式就能知道某一点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例4在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是通过对函数图像的观察推得反比例函数的某些性质。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画反比例函数图像的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体会事物是有规律地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用描点法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利用图像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特点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多媒体课件、教具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 ⑴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像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kx(k≠0)呢?
⑵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是什么 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归纳:⑴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性质是: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⑵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是描点法,其一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自变量的取值应有代表性,连线应光滑。
追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样呢?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索发现,形成新知
问题2 画出反比例函数与的图像。
解:列表
思考:取什么值更易描出来?
x … -12 -6 -4 -3 -2 -1 1 2 3 4 6 12 …
… -1.5 -2 6 2 1 …
… -1 -2 -4 -6 12 4 3 1 …
(请把表中空白处填好)
描点,以表中各对应值为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依次(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
追问1:观察反比例函数与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⑴每个函数的图像分别位于哪些象限?
⑵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的增大,y如何变化?你能由它们的解析式说明理由吗?
⑶对于反比例函数(k>0),根据⑴⑵,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一般地,当k>0时,对于反比例函数,由函数图像,并结合解析式,可以发现:⑴函数的图像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⑵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追问2:当k<0时,你能用类比的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吗?
一般地,当k<0时,对于反比例函数,由函数图像,并结合解析式,可以发现:⑴函数的图像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⑵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追问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由几部分组成的?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由两条曲线组成,它是双曲线。
归纳:一般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具有以下性质:
⑴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⑵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例1:当k>0时,下列图像中哪个可能是y=kx与(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 ( )
解析:对于y=kx来说,当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对于来说,当k>0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当k<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所以应选B。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6)。
⑴这个函数的图像位于哪些象限?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⑵点B(3,4),C(-2.5,-4.8),D(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解:⑴因为点A(2,6)在每一象限,所以这个函数的图像位于一、三象限,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⑵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因为点A(2,6)在其图像上,所以点A的坐标满足,即,解得解得k=12。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因为点B(3,4),C(-2.5,-4.8)的坐标都满足,所以点B,C在函数的图像上,点D不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例3:如图,它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一支,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像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⑵在这人函数的图像的某一支上任取点和点,如果,那么和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解:⑴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分布只有两种可能,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或者分布在第二、四象限,这个函数的图像的一支在第一象限,则另一支必在第三象限。
因此这个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一、三象限,所以m-5>0,解得m>5。
⑵因为m-5>0,所以在这个函数图像的任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此,。
四、学生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1 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一定在 象限。
答案:二、四
练习2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求m值,并指出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情况?
解:∵是反比例函数,∴m2-3=-1,且m-1≠0。
又∵图像在第二、四象限 ,∴m-1<0,解得且m<1,则。
练习3 如图,过反比例函数(x>0)的图像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OA、OB,设△AOC和△BOD的面积分别是S1、S2,试比较S1和S2的大小关系。
分析:从反比例函数(k≠0)的图像上任一点P(x,y)向x轴、y轴作垂线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由此可得S1=S2 =。
练习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 .
求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⑵△AOB的面积
答案:⑴y=-x+2;⑵面积为6。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六、布置作业,优化新知
1、教科书习题26.1第3题,第5题;(必做题)
2、教科书习题26.1第8题,第9题。(选做题)
略。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共13张PPT)
第二十六章●第一节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问题引入
问题1 ⑴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kx(k≠0)呢?
⑵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什么 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归纳:⑴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性质是: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⑵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描点法,其一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自变量的取值应有代表性,连线应光滑。
追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呢?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探究新知
(请把表中空白处填好)
描点,以表中各对应值为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
连线,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依次(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
问题2 画出反比例函数 与 的图象。
思考:取什么值更易描出来?
解:列表
探究新知
追问1:观察反比例函数 与 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些象限?
⑵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的增大,y如何变化?你能由它们的解析式说明理由吗?
⑶对于反比例函数(k>0),根据⑴⑵,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探究新知
追问2:当k<0时,你能用类比的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吗?
追问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由几部分组成的?
归纳:一般地,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是双曲线,它具有以下性质:
⑴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⑵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例1:当k>0时,下列图象中哪些可能是y=kx与 (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 ( )
应用新知
B
应用新知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6)。
⑴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⑵点B(3,4),C(-2.5,-4.8),D(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解:⑴因为点A(2,6)在第一象限,所以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⑵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因为点A(2,6)在其图象上,所以点A的坐标满足 ,即 ,解得解得k=12。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因为点B(3,4),C(-2.5,-4.8)的坐标都满足 ,所以点B,C在函数的图象上,点D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例3:如图,它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⑵在这人函数的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和点,如果,那么和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应用新知
练习1 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反比例
函数 的图象一定在 象限。
巩固新知
练习2 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值,并指出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情况?
答案:二、四
解:∵ 是反比例函数,
∴ ,且m-1≠0。
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
∴m-1<0,解得 且m<1,则
练习3 如图,过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OA、OB,设△AOC和△BOD的面积分别是S1、S2,试比较S1和S2的大小关系。
巩固新知
练习4 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 。
求: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⑵△AOB的面积。
巩固新知
答案:⑴y=-x+2;⑵面积为6。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课外作业
1、教科书习题26.1第3题,第5题;(必做题)
2、教科书习题26.1第8题,第9题。(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