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04 11: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主备人:党爱爱 审核人:毛伟刚 授课人: 总第 课时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内容时,让学生阅读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要加以珍惜的。
二、学习重难点: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开国大典。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小组讨论法 比较分析法
三、预习感知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背景: 革命即将胜利。
2、召开: 1949年9月在 举行。
3、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
⑴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
⑵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 ;北平为首都,改名为 ;采用公元 纪年;以《 》为代国歌; 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
(3)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
1、准备:10月1日上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 隆重举行。
3、意义:它宣告了 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 对中国的统治和 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 、 、 和
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 年5月。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 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四、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
毛主席进京的第一个考试就是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为什么要召开此次会议?此时,政协有何作用?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二)政协会议的会议内容
  
1.说说政协会议通过的几项主要内容。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展示史料:
材料: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3.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内容体现了《共同纲领》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的哪些内容?
我国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4.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5.通过这则材料,请同学们分清楚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几个时间概念代表的时间段。
碑文中的“三年”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三十年,“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阶段。
(三)政协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分清历史阶段后,我们接着学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目标导学二:开国大典
(一)过程
1.材料: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2.你们知道此时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吗?
54代表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共领导革命的28个春秋。
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54门炮,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当时确定的只有54个民族,后来才确定,中国有56个民族;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令无数的国人感到民族终于有了希望,有了前途,人们彻夜狂欢。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目标导学三:西藏和平解放
1.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2.请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过程。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做简要的回答。
3.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用语“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因为我国还有港澳台在当时还没有实现统一,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五、检查反馈:
(一)选择题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不包括( )
①朱德 ②陈毅 ③刘少奇 ④宋庆龄 ⑤李济深 ⑥贺龙 ⑦张澜 ⑧高岗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⑦⑧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B.开国大典上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上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3.《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的历史含义是( )
A.中国遭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B.国共两党内战,双方损失巨大
C.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
D.巴黎和会无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4.毛泽东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B.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D.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
5.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B.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
C.它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D.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6.毛泽东撰稿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说:“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下列人民英雄不属于“三十年以来”这一阶段的是( )
A.林则徐 B.李大钊 C.刘胡兰 D.杨靖宇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这个“新”首要是指(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自主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8.随着革命的发展,中共中央所在地不断变化,下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瑞金—北京—延安 B.瑞金—延安—北京
C.北京—瑞金—延安 D.延安—北京—瑞金
9.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
A.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 不要资本主义苗 D.世博亚运扬国威 改革发展创奇迹
10.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毛泽东 D.朱德
11.《共同纲领》曾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 )
A.由政协会议制定 B.制定于新中国成立前
C.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 D.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抵拉萨
(二)、阅读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请回答:
(1)毛泽东与周恩来这段对话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中“进京赶考”的含义是什么?
(3)用史实说出中共“进京”四年间的“成绩”?
2.制作年代尺和探究主要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
材料二: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历史事件的一些关键词:
“五四风雷”“南昌枪声”“卢沟烽火”“开国大典”
(1)从材料二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胜利分别选出恰当的关键词。

(2)“卢沟烽火”点燃哪场战争?把我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时间标注在年代尺上。

(3)为A这一历史事件撰写一个合适的关键词,并说说它与“五四风雷”“南昌枪声”“开国大典”之间的联系?
3、看图回答问题:
(1)读右图,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这次“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有什么历史意义?
(2)右图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那一天?
(2)该历史事件的圆满召开也就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那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3分)
4、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下图是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摘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
(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4)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先烈怎
自我评价: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