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13 10: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导学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
2.从传统节日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在活动这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知道我国的部分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难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传统节日有不同来源
(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适应( )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 )的产物,还有些节日则具有( )的色彩。中国的节日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 ),变成国家的( )仪式。到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 )。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已成为( )、( )的活动。
(二)探究思考:1.你知道哪些传统的节日?21教育网
2.人们是如何来庆祝这些传统节日的?
二.节日的悠久历史和内涵
(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
2.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有历史上的( )、( )和( )节日三大部分;涉及领域也很广泛,包括生( )、( )、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
(二)合作交流: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怎样的丰富内涵?21cnjy.com
三.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和( )。从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传承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 )。www.21-cn-jy.com
(二)探究合作:为什么说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
四.课堂小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我们作为中学生,更要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民族精神,为把我们国家建立得更加富强,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之梦而努力学习。2·1·c·n·j·y
本课知识网络结构:
人类自身发展
传统节日有不同来源 农业经济产物
中国 宗教信仰
传统 岁时文化
节日 节日的悠久历史和内涵 汉族节日
的 少数民族
起源 道德观、价值观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 传承
文化特色
图片识记:
活动检测: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于( )
A.苏轼《水调歌头》 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 D.辛弃疾《太常引》
2.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3.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 )
A.元宵 B.除夕 C.元旦 D.守岁
4.王刚在过某节时吟诵这样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猜王刚过的节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元宵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21·cn·jy·com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6.“……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的永恒纪念……”由此可见,这里纪念的传统节日是( )21·世纪*教育网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腊八节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哪个节日的特殊气氛?( )2-1-c-n-j-y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8.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谁的(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哪个节日的场面( )
A.重阳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10.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中不是描绘元宵节的是(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1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柳条 粽子 春耕 屈原
B.月亮 月饼 团圆 嫦娥
C.菊花 九层糕 敬老 晋文公
D.艾叶 粽子 龙舟 屈原
12.中国古人在划分二十四节气时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以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能够反映农作物成熟的节气是( )www-2-1-cnjy-com
A.雨水、清明 B.惊蛰、谷雨
C.小满、芒种 D.白露、霜降
活动检测答案:
1.A 2.C 3.C 4.B 5.B 6.B
7.D 8.D 9.A 10.C 11.D 12.C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