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03 21: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学习目标:
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二、学习重难点:
1.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 变为先进的 。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严重失误:“________”和__________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的 发生严重困难。
4.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____。
5.中共中央提出“ ”的八字方针。
6.1966年,“ ”全面发动起来。 年,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
7.“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四、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中共八大的基本情况。
1956年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目标导学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展示总路线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总路线?
一方面它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3.分组讨论: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②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错误是什么?③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以钢为纲,全国掀起疯狂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原因:①对国情分析不够,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目标导学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国民经济限于困境。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②从1959年起,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③苏联背信弃义,突然中止与中国的合作,并让中国偿还债务。
2、调整方针1961年,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结果
到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4、设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思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目标导学四:“文化大革命”
(一)“文革”的开始
1.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基本情况
2.在“文革”中出现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分别是哪两个?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3.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林彪、江青利用毛泽东的权威,在全国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夺权大风暴席卷大江南北,全国陷入空前大混乱中。刘少奇在没有通过任何合法程序的情况下,就被罢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职位,并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1969年含冤逝世,刘少奇案因此成了“文革”中最大的冤案。
4.刘少奇没有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被陷害折磨致死,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连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都自身难保。于是全国各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到处一片内乱景象。
(二)“文革”的结束
1. “九一三事件”坠机现场和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的图片
2.粉碎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过程。
3.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训和启示?
不要搞阶级斗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反对个人崇拜。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依法治国等。
达标巩固
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A.群众的积极性B.经济发展客观规律C.党内不同意见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哪一历史(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3、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4、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里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5、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由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的“一大二公”的组织形式是( )
A. 互助组B. 村委会 C. 人民公社 D. 农业初级社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一五计划实施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8、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破“四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9、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0、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①由上海蔓延到全国的“一月风暴”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1、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出现了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2)你认为政府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