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02 10:11:27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东密西疏
东部高,西部低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
差异明显
农业活动:
人口、城市、交通线:
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环境
差异明显
气温:
降水:
地势:
一、地理
差异显著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地形
昆仑山、
祁连山、横断山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主导因素:
界线:
主导因素:
界线:
主导因素:
界线:
青藏地区
降水
400mm
气候
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与能力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景观等自然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及
主要的农作物和分布;
4、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
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学习目标
华北平原的夏收的景观
长城的雪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这著名的
诗句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
景观的真实写照。
长城东西横亘在北方的崇山
峻岭之中。历史上,长城以北
地区以牧业为主,长城以南地
区以种植业为主。
教学目标
读图回答:
东北平原被称为 ,_____高原和 平原又常称为“ ”。
黑土地
黄土
华北
黄土地
教学目标
有利条件:
广阔, 肥沃,耕
地集中连片。
不利条件:
(1)降水较少,耕地多为 ;
(2)东北平原易发生 ;
(3)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严重。
教学目标
①粮食作物:
等。
②经济作物:
等。
3、解决春旱措施:


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
由之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东部主要是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和华北平原(我国面积第二大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同学们,除此之外,你还有那些收获和体会呢?
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
B
A
C
D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
地理区域分别是:
A 、B 、
C 、D 。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
①是 ,②是 。
秦岭
淮河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 ;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的是 。
C
C
教学目标
2.关于北方地区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土高原以南
B.东临渤海和东海
C.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西
D.秦岭—淮河以北
3. 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盆地和山地 B.平原和高原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D
B
4.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5.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C
A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名称:
① ,② ,(山脉)
③ (地形区),
④ (海)。
(2)⑤是 省,该省主要
的粮食作物是 ,
油料作物是 ,
作物的熟制是 或 。
该地春季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3)a河流是 ,是我国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b河流是 ,它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
秦岭
长白山
内蒙古高原
黄海
山东
小麦
花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春旱
黄河
淮河
6、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7.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 面积,土壤肥沃, 集。
(2)农作物
(3)黄土地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_____、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_____、大豆
平原
耕地
小麦
棉花
制约条件 措 施 发展方向
灌溉水源不足,____ _严重 ____ _______ ____ _农业
春旱
跨流域调水
节水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基本情况;2.了解北方地区主要地形、气候特点及分布;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4.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5.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农作物。
难点 1.北方地区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2.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沁园春﹒雪》视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欣赏《沁园春﹒雪》北国风光视频,进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高涨的情绪投入课堂。
讲授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板书】一、黄土地 黑土地【课件展示】多媒体投放北方地区的位置图。 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1)说说北方地区的海陆位置。(2)说说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3)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归纳总结】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的省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天津和内蒙古、甘肃、宁夏、江苏、安徽的部分,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0℅.【课件展示】多媒体投放北方地区地形图。【问题】(1)北方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2)北方地区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东部主要是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和华北平原(我国面积第二大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课件展示】多媒体投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图。【问题】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北方属于哪个干湿地区?2.北方地区气温的特点是什么?属于哪个温度带?3.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归纳总结】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景观图: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图片。【小组评价】资料展示后,评选出金牌讲解小组,最佳形象组。【承接】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好,在气候、地形等影响下,北方是什么类型的土壤,成因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在书本中找出来。【板书】二、黑土地 黄土地1、土壤:归纳并板书:1.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教师小结】:东北地区的冷、湿环境形成黑色土壤;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黄色泥沙在下游形成冲积扇平原,逐渐形成今天的华北平原;所以东北是黑土地、华北是黄土地。【承接】:通过对北方土壤的了解,结合我们上学期学习过北方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旱地为主,会种植什么作物:农业生产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11页文字,了解北方的农业。归纳并板书:2.【问题】(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完成12页活动题:认识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小组探究】(1)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说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北方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 (3)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旱(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4)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作物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归纳总结】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由于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课件展示】 北方旱作农业区资料。【归纳总结】 东北平原:地势坦荡,土壤肥沃,;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 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夏季雨量充沛,秋季光照充足;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黄土高原:适宜种植耐旱的高粱、谷子等。 学生小组活动:活动一: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阅读地图册,小组合作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小组汇报】小组代表上台指图讲解。1.读图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2.读图找出淮河、渤海、黄海。3.读图总结北方地区海陆位置。4.学生读图找北方地区主要包括的省、自治区。活动二:【小组活动】活动2:北方地区的地形。阅读多媒体课件中的北方地区地形图,小组合作总结和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小组汇报】小组代表上台指图讲解。1.学生指图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2.说出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活动三】学生以自主学习北方地区的气候。【活动四】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小组搜集资料展示北方地区的“黑土地”和“黄土地”。【小组展示】学生完成课本活动: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完成幻灯灯片上表格的填写部分。学生:举手发言。学生:阅读并发言。学生回答: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不利条件:(1)降水较少,耕地多为旱地;(2)东北平原易发生低温冻害;(3)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春旱严重;解决措施:①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②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甜菜、棉花、大豆、花生等,温带水果有苹果、梨、桃、枣等。【学生汇报】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能够直观、准确的认识北方地区的位置。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谈论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分工、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读图、识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北方地区界线的分析,使学生豁然开分学生分析地理要素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掌握教学重点、难点。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哪?给你的小伙伴介绍一下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有哪些其他三大地理区域没有的自然景观等等。
板书设计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条件
发展旱作农业的不利条件
主要农作物
自然地理要素
旱作农业区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北方地区的地形
自然特征
黄土地 黑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