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课《说和做》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课《说和做》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04 10:38:40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部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结níng 秩序(zhì) 弥高(mí) 锲而不舍(qì)
B.何妨(fáng) 校补(jiào) 小楷(kǎi) 兀兀穷年(wù)
C.硕果(suò) 赫然(hè) 无暇(xiá) 群蚁排衙(yá)
D.迭起(dié) 澎湃(pài) 窥园(kuī) 气冲斗牛(dóu)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衰微 典籍 深宵 慷慨淋漓
B. 贪婪 疏懒 信函 一返既往
C. 卓越 宝藏 攀登 历尽心血
D. 独裁 零乱 铤胸 炯炯目光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唯一现存的例证。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4.(2017 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2·1·c·n·j·y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www-2-1-cnjy-com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来源:21cnj*y.co*m】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
5、(2017·四川绵阳中考,3分)把下列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⑥②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悬牛首卖马肉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⑴,国人尽服之⑵。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⑶。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⑷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肉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晏子春秋》)
注释:(1)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丈夫:成年男子。(2)服:穿。(3)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4)内:指王宫内。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之意的( )
A.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 B.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C.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D. 国险而民附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项( )
例:国人尽服之。
A.而国人莫之服 B.而禁之于外
C.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D. 吾道一以贯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原句: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译句: 。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君 使 服 之 于 内 而 禁 之 于 外 犹 悬 牛 首 于 门 而 卖 马肉 于 肉 也
5.灵公有个什么爱好?从文末的一个“善”字,可以看出灵公的一个什么优点?
答: 。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 .
.
2、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答: .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3、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
.
.
4、第三段中“炯炯目光”“头发凌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属于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答: .
.
5、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其精神对后人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 .
.
.
(三)课外阅读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21·cn·jy·com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1·世纪*教育网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21*cnjy*com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世无第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版权所有:21教育】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选自《人间草木》)
1.选文第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答: .
2.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答: .
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答: .
.
4.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答: .
.
5.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21*cnjy*com
答: .
.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B 2、A 3、D 4、B 5、D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1.B
2.C
3.宫内禁止女扮男装了,不超过一个月,国内没有再女扮男装的了。
4.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肉也
5.“妇人而丈夫饰”。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参考译文】
齐灵公喜欢看女性穿着男人的服饰,因此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指宫外的女子)都这样穿着。灵公派遣官吏禁止(这样的行为),说:“凡是女扮男装者,撕裂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但是)衣服被撕裂的人到处都是也不能杜绝这种现象。21cnjy.com
晏子晋见,灵公问:我派遣官吏禁止女子穿男人衣服,被撕裂衣服,扯断衣带的人到处都是,为什么还屡禁不止呢?2-1-c-n-j-y
晏子回答:您让宫内女子这样穿着却禁止宫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人穿男装,就好比在门口挂着牛头,而门内卖着马肉。大王您为何不让宫中女子不再扮男装,宫外就没人敢再这样了。
灵公说:“你说的好。”宫内禁止女扮男装了,不超过一个月,国内没有再女扮男装的了。
(二)课内阅读
1、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结构上,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内容上,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品质。www.21-cn-jy.com
2、(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3、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点拨:后者的“说”,实际上就是“做”。因为当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口说,“说”与“做”是统一的。【出处:21教育名师】
4、外貌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无心于外表装束的专注精神。
5、他的卓越、伟大、言行一致,是始终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闻一多先生面对着强大的敌人英勇无畏,他用行动感染了后人,他用言行一致教育了后人,他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教育着后人,感动着后人。
(三)课外阅读
1、事例一:抗战期间蓄须明志。事例二:整天在图书馆专心治学。
2、“叫座”指闻先生讲古代神话的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3、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都赏识这样的学生。
4、①性格强烈坚毅;②治学专心;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④上课讲演结合、图文并茂、条理严密、文采斐然、引人入胜。21教育网
5、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家都因女娲画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闻老师口讲指画,绘声绘色,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说和做
语文人教版 八年级下
导入新课
1947年7月,白色恐怖下的昆明,
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面对混在追悼
会现场的大量国民党特务,一个声音
高声质问:“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
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在他做完这次演讲回家的时候,前脚刚跨进大门,国民党特务的枪响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诺言!这个人就是闻一多!今天,我们学习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度言行片段》一文,来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其人其事。
初读感知
1、文章是人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
是从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这两上方面来写的。
初读感知
2、作者是怎样来衔接这两部分内容的?
两部分之间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总承上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总起下文。用这两个句子作为过渡,使文章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1-9)
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10-21)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义。
走近作者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写作背景
1945年“一二 一”惨案发生后,闻一多先生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这是臧克家写的悼念闻一多的文章中的一篇。
人物介绍
闻一多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诗集《红烛》《死水》
字词积累
1、生字积累
典籍(jí) 赫然(hè) 仰之弥高(mí)
慷慨(kǎi) 淋漓(lí) 锲而不舍(qiè)
无暇(xiá) 迭起(dié) 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迥乎不同(jiǒng)
凝结níng 炯炯目光 jiǒng 澎湃péng pài
气冲斗牛 dǒu
字词积累
2、辨析下面多音字
校: 校订(jiào) 壳:弹壳(ké)
校规(xiào) 地壳(qiào)
藏:宝藏(zànɡ) 行:行列(hánɡ)
躲藏(cánɡ) 行动(xínɡ)
字词积累
3、生词积累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形容专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字词积累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潜心贯注: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深层探究
作用有二。一是引出下文。文章第一部分就是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与“作”这两方面来选材叙事的;二是高度概括了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重实干,轻说教。
1、文章开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深层探究
内容:闻一多先生由作诗转向古代典籍研究,并从中寻找拯救中国的方法。
理解:闻一多先生不仅热爱古代典籍的研究,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他把对祖国的感情融入到学术的研究之中,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寻找到拯救中国的方法。
2、概述第三段的内容,并说说你对这一段内容的理解。
深层探究
写出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这几本书。从这几本书的编写过程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勤奋努力的品质,最终才成为了成就卓越的学者
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取得了哪些成就?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深层探究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4、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深层探究
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介绍,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潜心学术勤奋钻研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5、仔细品味第一部分内容,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悟。
深层探究
写了三件事: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几件事把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6、该部分中,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深层探究
不矛盾。文章开头的引用是针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而言的。这两句引用恰好体现了一位学者治学严谨、刻苦钻研的高贵品质;而第二部分的引用则是针对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先生而言的。作为革命者,就要具有敢于斗争的精神,而这句引文恰好表现了闻一多的这种斗争精神。
7、闻一多先生在给作者的信中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但在文章开头,作者又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处引用是否矛盾?为什么?
深层探究
从17-19段内容可以看出,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
8、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深层探究
这句话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也是对闻一多先生人格的一个概括。它从两个角度来赞美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口的巨人”指闻一多对敌人慷慨淋漓的痛骂和对民众动人心,鼓壮志的呼喊;“行的高标”是指他在对敌斗争中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9、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他,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一句?
深层探究
不能删去。这个逗号在句子中起到强调作用,它突出了“他(闻一多)”这个人物,用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果去掉就无法达到强调的效果。
10、“他,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一句中“他”后面的逗号能否删去?为什么?
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形象生动
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
精练含蓄
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富于感情
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
富于音乐美
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
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
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却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
1、结构严谨
2、选材精当
3、精于剪裁
4、夹叙夹议
5、前后照应
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所作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和臧克家为悼念闻一多而写的《有的人》一诗,进一步理解闻一多的精神品质。
巩固提升
1、给下面加点(蓝色)汉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赫然( ) 无暇( )
凝结( ) 澎湃( )
仰之mí高( ) jiǒng乎不同( )
lì尽心血( ) 气冲dǒu牛( )
(hè xiá pài níng 弥 迥 沥 斗)
巩固提升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蓝色)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B. 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C.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悄悄地把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悄悄地。)
D.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C
巩固提升
3、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巩固提升
(2)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何妨”一词表示反问,“为什么不”的意思。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巩固提升
4、“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中,“钻探”一词用得非常好,请作简要的赏析。
“钻探”一词是比喻的用法,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课后板书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唐诗杂论》
学者 《楚辞校补》 三本书
《古典新义》
起草政治传
革命家 群众大会上演说 三件事
参加游行示威
闻 一 多
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课题 说和做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 积累“锲而不舍、兀兀穷年、迥乎不同、群蚁排衙”等词语。2、反复朗读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3、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重点 领悟文意,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受到熏陶。
难点 体会闻一多先生的做人原则,并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人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47年7月,白色恐怖下的昆明,李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朴先生追悼会上,面对混在追悼会现场的大量国民党特务,一个声音高声质问:“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在他做完这次演讲回家的时候,前脚刚跨进大门,国民党特务的枪响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诺言!这个人就是闻一多!今天,我们学习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度言行片段》一文,来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其人其事。 听。 用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感知 1、文章是人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明确:是从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这两上方面来写的。2、作者是怎样来衔接这两部分内容的?两部分之间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再说,做了不说,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总承上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总起下文。用这两个句子作为过渡,使文章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义。明确:作者是从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这两个方面来写的,所以可以将课文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1~9)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10~21)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听,并交流看法。划分课文层次。 感知课文中浅显的内容。培养学生朗读和归纳课文内容的能力。
作者介绍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 ( http: / / www.21cnjy.com )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1945年“一二 一”惨案发生后,闻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先生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这是臧克家写的悼念闻一多的文章中的一篇。 了解 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人物介绍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五四运动时,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 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闻一多先生参加并主持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后,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了解。 了人文章人物形象。
字词积累 1、生字积累典籍(jí) 赫然(hè) 仰之弥高(mí) 慷慨(kǎi) 淋漓(lí) 锲而不舍(qiè) 无暇(xiá) 迭起(dié) 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迥乎不同(jiǒng) 凝结níng 炯炯目光 jiǒng 澎湃péng pài气冲斗牛 dǒu 2、辨析下面多音字校: 校订(jiào) 校规(xiào) 壳:弹壳(ké) 地壳(qiào) 藏:宝藏(zànɡ) 躲藏(cánɡ) 行:行列(hánɡ) 行动(xínɡ)3、生词积累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目不窥园:形容专埋头读书。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潜心贯注: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笔记。 积累字词
深层探究 细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问题。1、文章开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作用有二。一是引出下文。文章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分就是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与“作”这两方面来选材叙事的;二是高度概括了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重实干,轻说教。2、概述第三段的内容,并说说你对这一段内容的理解。明确:内容:闻一多先生由作诗转向古代典籍研究,并从中寻找拯救中国的方法。理解:闻一多先生不仅热爱古代典籍的研究,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他把对祖国的感情融入到学术的研究之中,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寻找到拯救中国的方法。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取得了哪些成就?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明确:写出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典新义》这几本书。从这几本书的编写过程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勤奋努力的品质,最终才成为了成就卓越的学者4、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明确: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5、仔细品味第一部分内容,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悟。示例: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潜心学术勤奋钻研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我认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一处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6、该部分中,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明确:写了三件事:选取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几件事把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7、闻一多先生在给作者的信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但在文章开头,作者又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处引用是否矛盾?为什么?明确:不矛盾。文章开头的引用是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而言的。这两句引用恰好体现了一位学者治学严谨、刻苦钻研的高贵品质;而第二部分的引用则是针对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先生而言的。作为革命者,就要具有敢于斗争的精神,而这句引文恰好表现了闻一多的这种斗争精神。8、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明确:从17-19段内容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9、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他,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一句?明确:这句话不仅是对文章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的总结,也是对闻一多先生人格的一个概括。它从两个角度来赞美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口的巨人”指闻一多对敌人慷慨淋漓的痛骂和对民众动人心,鼓壮志的呼喊;“行的高标”是指他在对敌斗争中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10、“他,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一句中“他”后面的逗号能否删去?为什么?明确:不能删去。这个逗号在句子中起到强调作用,它突出了“他(闻一多)”这个人物,用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果去掉就无法达到强调的效果。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抓住重点句子赏析。抓住重点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抓住细节,体现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把握。结尾的作用。
语言特色分析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讨论交流。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只有一千多字,却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以及前后呼应这些方法的作用,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4)夹叙夹议的写法。本文表达上的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5)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笔记。 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拓展延伸 课后阅读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所作的《最后一次讲演》一文和臧克家为悼念闻一多而写的《有的人》一诗,进一步理解闻一多的精神品质。 课后阅读。 培养学生的课后阅读能力。
巩固提高 1、给下面汉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赫然( ) 无暇( ) 凝结( ) 澎湃( )仰之mí高( ) jiǒng乎不同( )lì尽心血( ) 气冲dòu牛( ) (hè xiá pài níng 弥 迥 沥 斗)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蓝色)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B. 他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C.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悄悄地把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悄悄地。)D.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3、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2)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相近;“何妨”一词表示反问,“为什么不”的意思。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4、“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中,“钻探”一词用得非常好,请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钻探”一词是比喻的用法,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完成练习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唐诗杂论》闻 学者 《楚辞校补》 三本书一 《古典新义》多 起草政治传单 革命家 在群众大会上演说 三件事 参加游行示威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治学严谨、成就卓
越的学者,言行一致
的民主战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