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课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导入新课 春天的故事
蒋开儒、叶旭全词 王佑贵曲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缅怀伟人 一新课探究探究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是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取得拨乱反正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时间:主持:功绩: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一切从实际出发;③坚持走自己的道路。邓小平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主席台上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时间:主持:功绩:1987年10月邓小平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①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②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①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
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1.背景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国内政治风波——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发表南方谈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时间:1992年1月至2月(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和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交谈邓小平在珠海特区观看市政建设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邓小平考察上海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谈话精神,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在珠海特区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2)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内容1.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3.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①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意义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发展。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在总结14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四大功绩:江泽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中 共 十 四 大) 1、时间:1992.10 地点:北京
2、内容:
①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③大会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②江泽民总书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括。肯定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历史性贡献。 ④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不幸与世长辞,神州震动,举国同悲。2月25日,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邓小平追悼大会为邓小平送行的人们“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闭幕后,江泽民同志向中外记者介绍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前排左起分别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合影1.时间:1997年
2.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3.内容:
(1)大会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
(2)大会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文选》书影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大会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充分表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坚定决心。《毛泽东选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初级阶段理论)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3. 中共十四大江泽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并将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4.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正式形成。概括评价邓小平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探究点:国家面貌新的历史性变化的十年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性盛会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上作报告 江泽民提出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上作报告 江泽民提出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江泽民、胡锦涛会见出席中共十六大的代表(2002年11月15日)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会议决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江泽民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这次大会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做了部署2008年汶川地震航拍图2008年 北京奥运会新课探究1.中国梦的提出(1)首次阐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首次阐述中国梦。探究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深刻阐述:2013年3月17日,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国家强大,
中国人在世界上就有价值、有地位、有精神、有尊严长征七号中国“天眼”辽宁舰(2)中国梦是民族振兴梦 “民族复兴”和“民族振兴”,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更不允许欺凌蹂躏。华人会活得更有尊严,受到公平的待遇。所以说,中国梦本质上是民族梦(3)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的依靠在人民,发展也在人民,而个人之梦也只有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能成真3.两个“一百年”目标(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堂小结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92年1月至月,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全面系统阐明邓小平创立的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997年9月,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
帜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11月,中共十七大——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
目标做了部署20012年11月,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
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学习测评1.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 )。
A.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姓“资”姓“姓”的三条标准是( )。
①是否有利于增加公有制经济成分
②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
己的行动指南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BBD4.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 )。
A.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C.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5.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D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握手的两位中共领导人分别是谁?
(2)他们各自怎样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为何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答:右是邓小平,左是江泽民。答: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发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①1978年12月,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②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目标,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
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③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明确提出了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 ⑤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