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原卷
一、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就____大,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就会不会停下来。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第一次小车都要从____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实验中是通过观察小车运动的____来判断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实验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___而概括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____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____,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是否受力无关,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____,惯性____。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有益的惯性,也应该防止惯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二、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____,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__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并且在____,这两个就彼此平衡。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的物理方法是____。
3、二力平衡的应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____和____是一对平衡力;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竖直方向匀速向上、向下运动时、匀速水平运动时(绳子是竖直的),物体所受的____和绳子对物体的____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____和____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例1 (2017白银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不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如果撤去的这个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则物体将会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变式跟进1】(2017丽水5)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考点二:惯性】
例2 (2017南京7)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傾,说明车有惯性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D.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考点】惯性.
【解析】A、用力拍打被子,被子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就和被子分离了,利用了灰尘的惯性,故A正确;B、汽车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人会向前倾,这说明人有惯性,故B错误;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故C正确;D、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当锤柄遇到地面停下后,锤头因为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所以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D正确.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B.
【变式跟进2】(2017福建14)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 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
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 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
【考点三:二力平衡】
例3 (2017牡丹江6)如图所示,星期天小明去海洋馆观看海狮表演,看到海狮将球顶在头上静止不动.分析此时受力情况,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21cnjy.com
A.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
B.球受到的重力和球队海狮的压力
C.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
D.海狮的重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A、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对海狮的压力,这两个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分别作用在海狮和地面上,即两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海狮的重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且方向都竖直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21·cn·jy·com
【答案】A.
【变式跟进3】(2017江西1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c-n-j-y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到相互作用力
一、选择题
1、(2015安徽)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
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
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
2、(2016吉林)欧洲杯足球赛正火热进行中,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
A.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
B.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
C.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
D.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
3、(2017德阳2)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它一定是静止的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越大
4、(2016三明)2016欧洲杯足球赛6月10 日在法国开幕。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属于惯性现象的是:()2·1·c·n·j·y
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5、(2017郴州11)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6、(2017南京8)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水平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时一对平衡力
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
7、(2017海南8)如图所示,给四个静止的物体同时施加方向相反的力F1和F2的作用,其中能继续保持静止的物体是:()【来源:21cnj*y.co*m】
8、(2017黄石1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B.竖直向上拋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C.物体只要受力越大,就会运动越快;如果不受力,物体很快会停下来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9、(2017福建12)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10、(2017安徽13) 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11、(2016天津)直升飞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F>G+f B.F<G-f C.F=G+f D.F=G-f
12、(2017烟台5)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13、(2017泰安15)如图是用力F把一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
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二、填空题
14、(2017淮安10)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民俗,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____,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2017安徽6) 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该货物的惯性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2017安顺9)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17、(2017成都16)2017年5月1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武装直升飞机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____(“向上”、“向下”或“为零”)
三、实验题
18、(2017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和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对实验的影响。【出处:21教育名师】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19、(2016柳州)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
(2)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____,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____,小车运动得越____.由此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一、选择题
1、(2016十堰模拟)学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四位同学概括出下列四条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说: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乙同学说: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丙同学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D.丁同学说: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
2、(2017北京朝阳二模)如图所示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三次实验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
B.实验表明小车所受阻力越大,滑行距离越短
C.在毛巾表面小车速度减小得最快
D.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3、(2017益阳模拟)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4、(2017深圳信息卷)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画,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必须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锤头向下运动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5、(2017北京东城二模)用手提着一根挂有重物的轻弹簧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手突然停止运动时,则重物:()21*cnjy*com
A.仍保持匀速上升 B.立即停止运动
C.开始向上减速运动 D.开始向下加速运动
6、(2016深圳宝安模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能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改变木块的运动方向
C.使木块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D.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7、(2017北京海淀二模)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
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2017孝感模拟)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明选考了实心球项目,在抛掷实心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抛掷出去的实心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抛掷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中受到小明的推力
C.抛掷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利用了实心球的惯性
D.实心球落地后,实心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
9、(2017北京平谷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现象,但宇航员仍有惯性
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
D.不考虑空气的作用时,被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作用
10、(2017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模拟)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
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2017武汉黄陂)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肩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如图所示,当甲、乙两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且布带的重力不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甲比乙的体重大就一定能取胜
12、(2016深圳宝安模拟)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教室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13、(2017武汉青山三模)“移动式划船机”在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B.操作划船运动时,划船机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2016东莞虎门捷胜中学二模)小明用竖直向上的50N的力拉一个重力100N物体,物体静止在在水平桌面上:()21*cnjy*com
A.小明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面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2016广东最后模拟)如图所示,各图与相应描述相符的是:()
A.排球被接起后,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B.运动员滑雪时,穿上表面积较大的滑雪板,主要是为了减小滑雪板与地面的摩擦
C. 冰壶最终停下,是因为运动员使劲摩擦冰面使冰壶的惯性增大,运动得更远
D. 跳水运动员能够起跳,是因为跳板对她的作用力大于她对跳板的作用力
16、(2016黑龙江名校联考四模)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
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
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
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
二、填空题
17、(2017武汉黄陂)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小球由于________落到小杯中.21教育网
18、(2017益阳模拟)骑自行车远足,因其节能、环保、时尚,已经深受同学们喜爱,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一部分结构图,用力刹车时是采用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____.
19、(2016齐齐哈尔龙沙区模拟)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N.继续增加推力F,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了,则物体____(选填“会”或“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实验题
20、(2017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模拟)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方法是:比较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得到“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____________.
(4)若要利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除需要一个木块外,还需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
5.2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解析卷
一、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就越大,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就会不会停下来。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第一次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实验中是通过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判断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实验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www-2-1-cnjy-com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是否受力无关,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有益的惯性,也应该防止惯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二、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就彼此平衡。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的物理方法是反证法。
3、二力平衡的应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竖直方向匀速向上、向下运动时、匀速水平运动时(绳子是竖直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例1 (2017白银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不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如果撤去的这个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则物体将会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变式跟进1】(2017丽水5)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解析】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后来伽利略提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再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②③①.故选C
【答案】C
【考点二:惯性】
例2 (2017南京7)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明错误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说明灰尘有惯性
B.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傾,说明车有惯性
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D.手握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说明锤头有惯性
【考点】惯性.
【解析】A、用力拍打被子,被子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就和被子分离了,利用了灰尘的惯性,故A正确;B、汽车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人会向前倾,这说明人有惯性,故B错误;C、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故C正确;D、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当锤柄遇到地面停下后,锤头因为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所以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D正确.故选B.
【答案】B.
【变式跟进2】(2017福建14)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脱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 B.老虎加速过程惯性增大
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 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答案】C.
【考点三:二力平衡】
例3 (2017牡丹江6)如图所示,星期天小明去海洋馆观看海狮表演,看到海狮将球顶在头上静止不动.分析此时受力情况,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A.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
B.球受到的重力和球队海狮的压力
C.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
D.海狮的重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A、球受到的重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对海狮的压力,这两个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分别作用在海狮和地面上,即两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海狮的重力和海狮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且方向都竖直向下,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变式跟进3】(2017江西1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到相互作用力
【解析】A、由图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和木块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地面和木块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一、选择题
1、(2015安徽)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
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
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
【解析】试题分析:司机驾驶车辆时必须系安全带,主要是防止汽车因某种原因突然减速,人由于惯性仍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向汽车挡风玻璃受伤,惯性是物质的性质,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时,其他因素不能改变惯性的大小;故答案选C。
【答案】C
2、(2016吉林)欧洲杯足球赛正火热进行中,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
A.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
B.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
C.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
D.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
【解析】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都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需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引起的,属于惯性现象,故A、C、D选项不符合题意;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惯性无关,B选项符合题意,选填B。
【答案】 B
3、(2017德阳2)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它一定是静止的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越大
【解析】A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C正确;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B错误;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速度改变的越快,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4、(2016三明)2016欧洲杯足球赛6月10 日在法国开幕。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解析】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作用,不是惯性,故A错;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惯性,故B错;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故C正确;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惯性,故D错;应选C。
【答案】C
5、(2017郴州11)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解析】A、鸡蛋碰石头时力是大小相等的,只所以鸡蛋破是因为鸡蛋的耐受力小;故A错误;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故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有惯性,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6、(2017南京8)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水平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时一对平衡力
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
【解析】A、箱子没有运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推力的大小,故A错误;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假如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状态.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7、(2017海南8)如图所示,给四个静止的物体同时施加方向相反的力F1和F2的作用,其中能继续保持静止的物体是:()
【解析】A、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 C、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故不是一对平衡力,物体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D、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物体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8、(2017黄石1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B.竖直向上拋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C.物体只要受力越大,就会运动越快;如果不受力,物体很快会停下来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解析】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的重力等,故A正确;B、竖直向上拋出的物体,上升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阻力,没有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是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故B错误;C、物体受力越大,运动不一定越快,如果不受力,物体不一定会停下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停下来,故C错误; D、摩擦力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而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即摩擦力可作为阻力,有时也能作为动力,例如,人走路时的摩擦力就是人前进的动力.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9、(2017福建12)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来源:21cnj*y.co*m】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解析】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是平衡力.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与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A.
10、(2017安徽13) 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A.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物体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答案】D
11、(2016天津)直升飞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F>G+f B.F<G-f C.F=G+f D.F=G-f
【解析】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题意可知,直升机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有:升力F、重力G和阻力f,其中升力F竖直向上,重力G和阻力f都是竖直向下,则三者的关系是:F=G+f,故选C
【答案】C
12、(2017烟台5)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解析】由于甲车司机的背部受到挤压,故应该是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故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甲车原来静止,甲车的车尾受到后面的撞击而突然向前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保持不动,即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第二种情况甲车向后倒车,甲的车尾撞到乙车的车头上而停止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应该是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前运动,故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乙车向前运动车头撞到甲车的车尾而停止,而乙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到乙车上造成身体向前倾斜;第二种可能是乙车静止,乙车车头由于受到撞击而向后运动,而司机由于惯性保持静止而造成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综上分析:故只有B正确.故选B.
【答案】B.
13、(2017泰安15)如图是用力F把一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
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解析】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选D.www.21-cn-jy.com
【答案】D.
二、填空题
14、(2017淮安10)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民俗,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____,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
【解析】划桨手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船桨一个反作用力而使船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停止划水,船继续前进一段路程,这是由于惯性,船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引起的.
【答案】相互;惯性.
15、(2017安徽6) 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该货物的惯性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质量不变,所以该货物的惯性也不变。
【答案】不变
16、(2017安顺9)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21·世纪*教育网
【解析】箱子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0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0N.
【答案】等于;10.
17、(2017成都16)2017年5月1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武装直升飞机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____(“向上”、“向下”或“为零”)
【解析】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都作用在飞机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所受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合力方向向上.
【答案】平衡力;向上.
三、实验题
18、(2017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和__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对实验的影响。2·1·c·n·j·y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解析】(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平衡的。(2)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以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3)两位同学改进实验是为了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所以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是:BAC。(4)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故卡片的策略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1)静止 (2)重力 拉力 拉力
(3)B AC 阻力 (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19、(2016柳州)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
(2)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____,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____,小车运动得越____.由此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解析】(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距离,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由此联想到在雨雪天,道路的摩擦力减小,汽车刹车时的滑行距离变大,为了安全,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增大汽车之间的距离.(3)由实验结果能证明,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4)由(2)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将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1)同一高度;(2)距离;小;远;增大;(3)B;(4)匀速直线.
一、选择题
1、(2016十堰模拟)学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四位同学概括出下列四条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说: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乙同学说: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丙同学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
D.丁同学说: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
【解析】A、物体静止时,受到平衡力作用,故A选项错误;B、物体受平衡力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匀速状态,故B选项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物体在没有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2、(2017北京朝阳二模)如图所示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三次实验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
B.实验表明小车所受阻力越大,滑行距离越短
C.在毛巾表面小车速度减小得最快
D.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A、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要控制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故三次实验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故A正确;B、毛巾、棉布、木板对小车的阻力逐渐变小,运动的距离变小,故实验表明小车所受阻力越大,滑行距离越短,故B正确;C、在毛巾表面小车运动的距离最短,因初速度相同,故速度减小得最快,故C正确;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去维持,故D错误.故选D.
【答案】D
3、(2017益阳模拟)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解答】解:(1)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二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不正确;(2)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等于果实受到的重力,故CD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答案】A
4、(2017深圳信息卷)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画,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必须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锤头向下运动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解析】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但它总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故A错误;B、跳远运动员运动前助跑,跳远运动员在腾空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跳得更远,利用了惯性,故B正确;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是平衡力,即他的推力等于车所受的阻力,故C错误;D、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故选B.21cnjy.com
【答案】B
5、(2017北京东城二模)用手提着一根挂有重物的轻弹簧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手突然停止运动时,则重物:()21·cn·jy·com
A.仍保持匀速上升 B.立即停止运动
C.开始向上减速运动 D.开始向下加速运动
【解答】解:轻弹簧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拉力平衡,拉力等于重力,当手突然停止运动时,重物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变小,则弹力减小,重物所受的合力向下,故开始向上减速运动.故选C.
【答案】C
6、(2016深圳宝安模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能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改变木块的运动方向
C.使木块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D.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解析】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则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变大,滑动摩擦力变大,所以A正确;B、改变木块的运动方向,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B错误;C、木块运动速度越来越大,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C错误;D、接触面积减小,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D错误.故选A.21*cnjy*com
【答案】A
7、(2017北京海淀二模)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
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
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A、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青蛙所受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B、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青蛙受到桌面对青蛙的力,这个力与青蛙对桌面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故C正确;D、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要大于青蛙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8、(2017孝感模拟)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明选考了实心球项目,在抛掷实心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2-1-c-n-j-y
A.抛掷出去的实心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抛掷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中受到小明的推力
C.抛掷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利用了实心球的惯性
D.实心球落地后,实心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
【解析】A、抛掷出去的实心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正确;BC、空中飞行的实心球与小明之间没有力的作用,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所以实心球会向前运动,故B错误,C正确;D、实心球落地后,实心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B.
【答案】B
9、(2017北京平谷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现象,但宇航员仍有惯性
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
D.不考虑空气的作用时,被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作用
【解析】A、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力的作用,故A正确;B、惯性是一切物体都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现象,但宇航员仍有惯性,故B正确;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等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故C错误;D、篮球被抛出后,获得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篮球被抛出后,与手脱离,不再受推力作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只受重力作用,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
10、(2017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模拟)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
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析】A、课本的重力和课本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故A错误;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文具盒加上物理课本的重力,所以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等于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符合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故B正确;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文具盒,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受力体是物理课本,这两个力不符合“同物体”这一平衡力条件,故C错误;D、选项中的支持力等于课本重力,而压力等于文具盒重力,所以大小不相等,不符合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11、(2017武汉黄陂)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肩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如图所示,当甲、乙两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且布带的重力不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甲比乙的体重大就一定能取胜
【解析】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相互力,故A错误;B、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能否获胜,取决于人所示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甲比乙的体重大,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大,就不一定能决出胜负,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12、(2016深圳宝安模拟)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教室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解析】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A说法正确.B、人用力推车,人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所以车未动.所以B说法错误.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C说法错误.D、教室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受到重力与电线的拉力作用,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A.
【答案】A
13、(2017武汉青山三模)“移动式划船机”在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B.操作划船运动时,划船机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B、影响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14、(2016东莞虎门捷胜中学二模)小明用竖直向上的50N的力拉一个重力100N物体,物体静止在在水平桌面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小明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面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物体静止在在水平桌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50N、桌面的支持力F支持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100N,由三力平衡可得:F+F支持=G,所以,桌面的支持力F支持=G-F=100N-50N=50N,则A.小明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桌面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桌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由ABC可知,D正确.故选D.21教育网
【答案】D
15、(2016广东最后模拟)如图所示,各图与相应描述相符的是:()
A.排球被接起后,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B.运动员滑雪时,穿上表面积较大的滑雪板,主要是为了减小滑雪板与地面的摩擦
C. 冰壶最终停下,是因为运动员使劲摩擦冰面使冰壶的惯性增大,运动得更远
D. 跳水运动员能够起跳,是因为跳板对她的作用力大于她对跳板的作用力
【解析】A、排球被接起后,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不能在最高度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排球此时受力不平衡.符合题意.B、运动员滑雪时,穿上表面积较大的滑雪板,主要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C、冰壶最终停下,是因为冰壶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改变了冰壶的运动状态.冰壶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不符合题意.D、跳水运动员能够起跳,运动员给跳板一个向下的力,跳板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16、(2016黑龙江名校联考四模)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
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
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
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
【解析】A、“雪天路滑”是因为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压力一定,摩擦力会变小.A说法正确.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同一辆汽车,质量不变,惯性的大小也不变.B说法错误.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C说法正确.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D说法正确.故选B.
【答案】B
二、填空题
17、(2017武汉黄陂)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小球由于________落到小杯中.
【解析】如图所示,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是因为小球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最终,小球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落到小杯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随金属片飞出;小球有惯性;受到重力作用.
18、(2017益阳模拟)骑自行车远足,因其节能、环保、时尚,已经深受同学们喜爱,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一部分结构图,用力刹车时是采用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____.
【解析】(1)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2)当刹车时,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因此不能立即停下来.
【答案】增大压力;惯性.
19、(2016齐齐哈尔龙沙区模拟)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N.继续增加推力F,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了,则物体____(选填“会”或“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用50N的力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即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为50N;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推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重力突然消失了,则压力消失,摩擦力消失,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因此将做加速运动.
【答案】等于;不会.
三、实验题
20、(2017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模拟)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方法是:比较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得到“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____________.
(4)若要利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除需要一个木块外,还需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_.21*cnjy*com
【解析】(1)用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2)由于不同的表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即不同表面对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不同而导致其滑行的距离不同,故我们根据小车滑行距离的远近或小车速度减慢的快慢来比较“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根据实验可知,表面越粗糙,滑行距离越近;表面越光滑,滑行距离越远,所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不受摩擦力,即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4)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若要利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应增加不同质量的钢球进行比较(或增加砝码以改变小车的质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2)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3)做匀速直线运动;(4)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