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讲述的第二个地理区域。前一节教材介绍的东北三省是一个以行政区域为基础划分的综合地理区域,又是教材讲述的第一个区域,因而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区域的地理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本节介绍的黄土高原则是一个以黄土景观为特色的地形区,所以教材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突出其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认识区域的重要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文明的摇篮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请阅读课文24-25页内容。
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
二、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请大家合作完成P27的活动题。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过渡:黄土高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我们看看它的样子。?
读图归纳:读P27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读图:P27黄土高原的川。?
小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下课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课堂小结】
世界黄土最大的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略。
课件23张PPT。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乌鞘岭长城秦岭太行山1、位置和范围: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北京社稷坛2.古代文明陕西黄帝陵3.黄土风情信天游
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黄土的世界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想一想 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貌景观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 黄土峁: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2、黄土的形成水成说风成说风水雨相说科学家的假说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中亚、蒙古 风成说证据(1)厚度均匀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3)矿物成分不同
(4)有古土壤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的黄土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