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荷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荷花》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02 22:4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三下
3 荷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能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荷花的美。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教学素材】
1.荷花的资料、图片。
2.叶圣陶的资料。
3.关于荷花的诗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出示)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课件出示)21cnjy.com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3荷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课件出示)
挨挨挤挤、破裂、花骨朵、翩翩起舞 (课件出示)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漂亮的荷花,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 “裳”与衣服有关,下边是“衣”字,不要错写成“常”;
“蜻”是昆虫,左边是虫字旁,不要错写成“晴”;
“蹈”与足有关,是足字旁,第十四笔是横折;
“佛”字第四笔是横。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六、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 ”画下来。(课件出示)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课件,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课件出示)2·1·c·n·j·y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课件出示)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课件: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21·cn·jy·com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课件出示)
②全开的白荷花( )。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课件出示)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课件出示)www.21-cn-jy.com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课件出示)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课件出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课件出示)21·世纪*教育网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二、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背课文。
3.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附:板书?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抒情的写景物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荷花细致的描写,体现了荷花的美丽。在教学中我闻荷花、看荷花、赞荷花、变荷花又回到看荷花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抓住重点词来体味——重点词“冒”
《荷花》这篇文章非常适合阅读,并且学生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进行仿写,其中有许多好词佳句,适合学生积累,运用到作文中去。
例如描写荷叶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单单一句话就写出了荷叶的三个特点——多、绿、圆。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更多了。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体会,就是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其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研讨。在这段话中,虽然有许多好词佳句,但是毕竟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也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必须有详有略,所以,在这段话中,我重点抓住了“冒”字,让学生来体会这个字用得真好!一开始,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段话中,那个词语或那个字你觉得用得特别好?学生一下子找到了“冒”这个字。接着我问:怎么样的长出来才叫冒呢?在我的预设之中,学生应该会非常活跃,答案也会丰富多彩,例如:高兴地长出来,迫不及待地长出来……但是另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眼睛瞪得大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学生都没什么反应,一看这个情形,我也傻了,我再怎么预设,也没想到学生会是这样的反应。因此,我只能换一个问题:荷花冒出来是想干什么呢?这下,学生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方向,有的说因为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长出来了,有的说她想要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快速地长出来了,还有的说她想要和青蛙,小燕子来打招呼,很高兴地长了出来……没想到,问题一更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而且感受到了“冒”字用的好处!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好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好的体会句子中重点词把握。
2.学习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仿写其他的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归纳出荷花的三种姿态,学生很快就总结出来了,一种是才开,一种是全开了,还有一种是花骨朵儿,接着,我让学生看着板书,把荷花的三种姿态进行复述,学生因为有了刚才熟读的基础,现在又有板书的提醒,让他们复述下来轻而易举,这样既体会到了荷花的三种姿态,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就积累了好词佳句,课后背诵课文时就比较轻松了。最后,我让学生进行想象,除了这三种姿态,还会有哪些姿态?有的说昂首挺胸,像士兵,有的说低头不语,像害羞的小姑娘……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写其他的花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后布置作业时,我把学生分为三类,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花,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如果有一点困难,可以采用大家刚才讨论过的,如果还是不会写,可以利用荷花这一课中的第三自然段。这样的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了。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