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集训2:中考复习错题精选精练之植物的新陈代谢

文档属性

名称 错题集训2:中考复习错题精选精练之植物的新陈代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06 22:06:00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1-c-n-j-y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 mod=studio&op=detail&stid=7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B A D C D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1)利于呼吸;
(2)莲的第一片浮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莲子中的子叶.后续形成的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莲的光合作用21cnjy.com
(3)形成叶的对称特点相同是因为遗传,位置不同导致生长状况等方面不同可能与变异及光照、无机盐等环境因素不同有关21·cn·jy·com
12.(1)吸收O2的量   (2)遮光
13.(1)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有关    (2)CO2被耗尽
14.①④⑤
15.(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21教育网
16.丙   A
17.枝条上部的果实能继续长大,下部的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实不能继续长大  枝条上部的果实能得到叶的有机物,枝条下部的果实不能得到叶的有机物www.21-cn-jy.com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8.(1)肥沃土壤的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的无机盐;
(2)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多种无机盐,无机盐要溶解在水中被运输;
(3)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多种无机盐,无机盐要溶解在水中被运输
19.(1)大于
(2)植物的呼吸作用、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
(3)增强
(4)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20.(1)一
(2)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有多(合理即可)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线滤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回答“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或“时间过长”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1·c·n·j·y
四、解答题(21题6分,24题4分,23题4分,24题6分,共20分。)
21.“松土”使得土壤颗粒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的空隙变大,溶解氧气多,利于根的呼吸,易于成活。
“带土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保护根尖,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
“剪掉部分枝叶”: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常常去掉一部分枝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的产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①往水中滴1-2滴消毒液,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减少或杀灭水中微生物,防止茎腐烂,有利于鲜花保鲜.
②去除部分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有利于鲜花保鲜.保留2-3片叶子,保持一定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茎中的运输。
③45°斜剪茎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茎底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茎对水分的吸收。
④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的目的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
24.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分),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1分)。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氧气充足时蜡烛能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就会熄灭(1分)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1分);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继续燃烧补充氧气(1分),所以B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1分)。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错题集训2:中考复习错题精选精练之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21教育网
A.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的保护幼根和根毛
B.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
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
2.根吸收水分进入到根的内部,再运输到叶,一般不需要经过的结构是(  )
A.根尖以上的结构 B.茎的木质部 C.叶脉的导管 D.茎的韧皮部
3.沿河观察时,会发现某些生长多年的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的树干上有树瘤,树瘤形成的原因是害虫侵害树干,影响了树干中输导组织的运输功能。以下是分析这种现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害虫侵害树干,破坏了树皮中的导管
B.柳树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受到影响
C.柳树体内水分运输受到影响
D.柳树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受到影响
4.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又单独测得枝条的质量稍有增加.则装置重量减少以及枝条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21cnjy.com
A.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 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5.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环境相适应的。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项 目 表面积(mm2) 表皮厚度()
甲型叶 292 14
乙型叶 144 24
A. 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 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 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 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6.小红为了探究细胞如何失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如下实验: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甲、乙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浓盐水和清水,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如图)。放置一段时间,试管液面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甲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将上升
B.甲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将下降
C.乙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将上升
D.乙玻璃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7.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2·1·c·n·j·y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B.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C.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萌发的种子
8.如图中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www-2-1-cnjy-com
B.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C.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9.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与光合作用相比,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B.白天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m点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一昼夜内该植物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是p点对应的时间
10.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 ( http: / / www.21cnjy.com )腾作用散失掉。如图所示,现有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装置,装置内水面相平,两株植物的叶片大小、形态及功能相同。将两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比较甲、乙装置中两细管底部的压强(压强用P表示),正确的是(  )21*cnjy*com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当条件适宜时,莲的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莲子的淤泥中开始萌发,萌发后长成的第一片中必须在几天之内破水而出,在水面上形成浮叶,否则莲会死亡。浮叶提供的有机物让淤泥里的幼体生根并长出一条地下茎,地下茎逐渐形成日后的藕。每小段藕之间同样可以长出叶,它们按照同样方式破水而出,最终形成了神奇的对称现象(如图)。
(1)生长在淤泥里的藕,其内存有较多空气,这对藕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出处:21教育名师】

(2)莲的第一片浮叶与后续形成的叶,在从水底向水面生长过程中,它们需要的有机物来源有何不同? 。
(3)同种莲的许多种子在池塘的不同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萌发后,形成叶的对称特点相同,但在叶的大小、形态及生长状况方面存在许多差异。简要说明其异同的原因: 。
12.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选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来源:21cnj*y.co*m】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
13.绿色植物能捕获光能。右图为测定金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间的距离(cm)测得的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
灯与烧杯间的距离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气泡数(个/min) 18 15 10 8 6 4 2 0
  (1)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 ( http: / / www.21cnjy.com )5 cm,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10克黄豆萌发成100克黄豆芽的过程中,能发生变化的是:
①能进行呼吸作用 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
④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有机物减少 ⑥有机物增多
15.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性,这种适应性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如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片上气孔的数量和分布是不同的。如表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___。取植枝大小且叶片数大致相同的乙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实验开始时各装置的质量相同,24小时后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质量明显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版权所有:21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如图所示是果树上的一段枝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条,只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已经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割,那么这两个果实是否能继续长大? ,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8.某同学为研究造纸厂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问题设计了这样的一组试验: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内倒入肥沃土壤的浸出液,在B试管内倒人与A试管等量的经造纸厂污水污染过的农田土壤浸出液.向两支试管内分别移出两株生长同样健壮的水稻幼苗,两星期后,水稻幼苗不同生长状况,如图A、B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内的幼苗,生长健壮,叶色鲜绿,这是因为 。
(2)B试管内的幼苗生长弱小,叶色枯黄,是不是缺乏营养物质?为什么?
。(3)通过这一组对照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9.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 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同样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
20.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21·世纪*
(1)采用方案 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了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
四、解答题(21题6分,24题4分,23题4分,24题6分,共20分。)
2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决定把种在花盆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批玫瑰花移栽到校园道路旁的绿化带中.他们首先对绿化带中的土壤进行松土,然后把带“土坨”和剪掉部分枝叶的玫瑰花种在绿化带里。请你依次说明“松土”“带土坨”“剪掉部分枝叶”的目的各是什么?
22.室栽培是园艺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保暖、加温、透光等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保护喜温植物御寒、御冬或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要获得高产,需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最佳方案应是白天温度维持在25℃左右,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并且在利用温室种植时,可向温室内施放适量的CO2,请分析以上做法的科学意义。
23.网购的鲜花配有如图所示的保鲜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护说明,每一步配有如下文字:①往瓶内加适量的水,再滴入1-2滴84消毒液;②去除部分叶片,仅保留2-3片;③45°斜向剪去茎的底部后插入水中;④摆放花瓶时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空调出风口。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鲜花保鲜养护说明中的科学原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 ② ③ ④
24.A、B 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A、B 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