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9 故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9 故乡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03 21:19:55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九 故 乡
EJ·八年级语文下册
1.体会运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3.学习鲁迅先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品质。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鲁迅故里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走近作者
【代表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写作背景
阴晦 猹 祭祀 弶
毡帽 秕谷 鹁鸪 獾猪
chá
bó gū
huì
jì sì
jiàng
zhān

字词积累
huān
颧骨 髀尖 大抵 瑟索
寒噤 潺潺 恣睢 廿年

zì suī
quán


jìn
chán
niàn
【阴晦】阴沉;昏暗。
【愕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看不起。
【伶俐】机灵;灵活。
【惘然】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伶仃】瘦弱无力的样子。
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哪三个故乡?侧重写了故乡的哪两个人物?
整体感知
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闰土、杨二嫂。
人物: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线索——“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再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阅读第一部分,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回故乡”说明了什么?
细读感悟
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
“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
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写出了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文中“我”悲凉的心情。
景物: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
萧索的荒村。
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
作用: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阅读第二部分,分析文中语句,简要概括重要的人物形象。
紫色圆脸、小毡帽、手红活圆实、颈套银项圈
很深的皱纹、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手像松树皮、无银项圈
(健康开朗朝气蓬勃)
(苍老贫困饱经沧桑)
闰土
肖像:
对比
乡间趣事
滔滔不绝
热情活泼
脱口而出
无聊的客套
生活的痛苦
吞吞吐吐
欲言又止
语言:
对比
月夜刺猹、动作灵活
身手敏捷、无拘无束
老友相见、手提纸包
拘束瑟缩、麻木迟钝
动作:
对比
多子、饥荒、苛税、匪、官、绅;
社会落后愚昧
想一想: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
原因
深层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
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作者对其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端庄文静豆腐西施
泼辣刻薄自私圆规
社会挤压、扭曲
可笑可气可恨可怜
杨二嫂:
对比
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细节描写
动作:
肖像:
语言:
神态:
圆规姿势、顺便……塞、飞跑
颧骨高、嘴唇薄
“贵人眼高”、絮絮的说
鄙夷、愤愤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杨二嫂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闰土: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总结:
杨二嫂: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个怎样的人。
“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指什么?
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为什么“害怕”?
“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2)为何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
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6.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充满了哲理。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逾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7.“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
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1.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写法探究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境;
作为少年闰土活动背景的“神异”图画,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故乡、对闰土的热爱;
离乡时的景物描写创造了静谧的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2.对比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1)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照,反映封建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以及纯真的人性被扭曲。
(2)“我”和闰土前后关系的对照,反映封建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于逾越以及对理想的人际关系的渴望。
(3)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照,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
(4)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照,反映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民经济。
(5)“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的关系的对照,反映“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人物形象,典型鲜明,栩栩如生。
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典型形象。
闰土是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杨二嫂是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
“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
课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所见故乡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层忧虑,以及打破隔膜、探求新生活的理想追求。
课堂小结
回故乡
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心情及感受
记忆中的故乡——美丽
现实中的故乡——萧条
闰土
少年——小英雄
中年——木偶人
杨二嫂
年轻——“豆腐西施”
年老——尖酸、贪婪
板书设计
对同一篇小说的主题,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认识。关于这篇课文的主题,你怎么看?请在小组讨论会上谈谈你的认识。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