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考(生物)复习策略的尝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有关中考(生物)复习策略的尝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5-12 20: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一)关注课标,解读考纲,突出主干(二)研究试题,把握脉搏,心中有数 (三)科学复习,合理安排,点面结合 有关中考(生物)复习策略的尝试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主题2 生物的新陈代谢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一)关注课标,解读考纲,突出主干细胞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一)关注课标,解读考纲,突出主干 主题2
生物新陈代谢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人体新陈代谢(一)关注课标,解读考纲,突出主干 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是一个
统一的整体植物的感应性神经系统激素(一)关注课标,解读考纲,突出主干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植物的生殖与发育遗传与进化(一)关注课标,解读考纲,突出主干 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人类与生态环境(一)关注课标,解读考纲,突出主干例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宁波市区所有的鸟可称为一个种群
B.细胞经过分化可产生不同的组织
C.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大
D.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007·浙江宁波)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例2.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国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区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现。该湿地公园属于(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
(2007·浙江杭州)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例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情况,取两株大小基本一致、发育相近的健壮
的天竺葵苗,分别放在等质量的A,B两瓶液体中培养,其中A瓶装蒸馏水,B瓶装土壤浸出液。
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瓶植株在质量和长势上的变化如下表:(1)B瓶植株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株进行 ▲ 作用,合成了有机物。
(2)A,B两瓶植株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 ▲ 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3)经测定每升B瓶溶液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1 .12克,那么我们在配制此溶液时,在每升水中应加入多少克NH4NO3?(假设溶液中的氮元素全部由NH4NO3提供,溶解过程中忽略体积变化)(2006.宁波) 主题2 生物新陈代谢例4.小召在田间发现一株白化的水稻苗,即有部分叶片是不含叶绿素的,呈白色,如图所示。小召将植株带回,经48小时饥饿处理后(即黑暗中放置48小时),然后在阳光下放置8小时,分别取绿叶和白色叶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只有绿叶中有淀粉存在,这可以证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因素是 ▲ 。“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 (2007·浙江衢州) 主题2 生物新陈代谢例4.把一株直立植物放倒后,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如图所示。这说明植物
A.能够繁殖 B.具有向性
C.能够运动 D.具有磁性
( 2007·浙江温州) 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例5. 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 控制的。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肌肉组织会处于暂时性缺氧状态,此时肌肉细胞会进行 ▲ ,并产生乳酸,导致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疼现象.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燕发散热,但这也造成了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此时人体如何通过自身调节来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 ▲
(2007·浙江杭州) 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例6.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伟大的,我们应该铭记。请回答:
(1)人类胚胎发育的起点是▲ 。
(2)人类的胚胎主要是在母亲的 ▲ 中发育的(填相应的器官名称)。
(3)母亲妊娠至两个月时,常会出现呕吐。从神经调节的反射类型看,该现象属于 ▲ 反射。
(2007·浙江宁波)例7.国家商务部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不得销售散装冷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新标准规定.速面米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2007·浙江宁波) 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二)研究试题,把握脉搏,心中有数 1、试题注重双基的考查2、试题注重能力的考查3、试题注重设置科学情景4、试题注重实验创新的考查5、试题注重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1、试题注重双基的考查例8.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属于(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 群落 D.生物圈
        (2007·杭州中考) 重视基础概念理解与掌握,对付基础类的题目,
保证学生在答题中万无一失.例9.图示为某公园的绿篱,仔细观察被绿篱遮盖的土壤,发现很少有其它植物生长,而绿篱外围相似的土壤中,其它植物生长良好。这一现象说明▲ 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该公园可看成一个半人工化的生态系统,与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 ▲ .
(2007·浙江宁波) 重视信息分析、筛选、获取能力的考查,试题提供信息的方式,不少以各种形式的图表来表达。 2、试题注重能力的考查2、试题注重能力的考查例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现象,这是因为霉菌能从茶叶中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生长与繁殖的结果。
(1)霉菌是一种真菌,从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成分来看,霉菌属于▲ 。
(2)某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A、B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对照,通过实验可得出霉菌的生长与繁殖跟▲ 有关。
(3)为了进一步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是▲ 。 (2007·浙江宁波)2、试题注重能力的考查例1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是____(选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2)甲和乙在青春期出现的外表上的不同变化称为第____性征。
(3)专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含____(选填“蛋白质”、“糖类”或“脂肪”)丰富的食品,因为它是人体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2006.浙江台州) 例12.火星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行星之一,随着各种探测器靠近或登陆火星,人们对火星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氢气,大气压为6一7百帕,还找到火星上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根据以上认识,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钢铁在火星上容易生锈
B.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C.声音不能在火星大气中传播
D.火星上可形成风
           (2006.浙江宁波)3、试题注重设置科学情景例13.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1)纯黄色玉米种子,由太空返回后进行种植,长成高大植株,经过自花传粉后出现从未有过的“红色”性状.这是由于细胞核中 ▲ 改变引起的。
(2)火星大气与地球的原始大气很相似,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科学家想使人类在未来移居火星成为可能,必须改变火星大气的组成,提高氧气含量。为此,请参照地球的进化历程,你认为在细菌、真菌、蓝绿藻(原核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樟树四种生物中,.适宜被送上火星进行实验的是 ▲ 。 (2006.浙江舟山)3、试题注重设置科学情景例14.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他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个小时。“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很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CO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蓝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来自于离“蓝月亮”最近的 。
(2)“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数善于飞翔,合理的解释是 、 。
(3)“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的多,(不考虑砍伐因素)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4)你认为“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相比 (选填“更高”“更低”“差不多”或“难以判断”),你的理由是 。 【06杭州中考】3、试题注重设置科学情景例15.为了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东东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①将一定量吸干水的新鲜豆芽分别装入1只塑料袋和1只大口塑料瓶中;②在塑料袋口连接上导管和橡皮管,扎紧塑料袋口,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将大口塑料瓶的盖子拧紧,不使外界空气进入;③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请回答:(1)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将夹子移去,让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 。
(2)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用温度计测量豆芽的温度,结果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这个现象说明了 。
(3)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打开大口塑料瓶的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预计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理由是 。
(4)本实验中将豆芽放置在黑暗处的理由是 。
【06年杭州中考】4、试题注重实验创新的考查例16.小明的爷爷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装片,正当他看清高倍镜下的物像时,小明也争着要看.但他看到的像却有点模糊。通过操作,小明得到了清晰的物像。他的操作方法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调整装片位置
(2007·浙江宁波)4、试题注重实验创新的考查例1. 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两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如图物像。
(1)物像位置调节较好的是_______同学。
(2)为使另一位同学也能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我们建议他把装片向_______移动(请选“左”或“右,’)。 (2006.宁波)4、试题注重实验创新的考查5、试题注重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2007·浙江宁波)图为某公园的~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m3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A人体的含水量 B球内二氧化碳含量
c球内氧气含量 D.球内的明暗程度生活小窍门: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原来软体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一干二净,起到净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分,使水草长得更好;水草既能供金鱼食用,还能产生氧气,为金鱼的生存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1)鱼缸中金鱼、田螺、水草等所有的生物可以称为一个______
(2)田螺的加人使一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增强。 (2006.浙江宁波)5、试题注重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三)科学复习,合理安排,点面结合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形成网络,发展迁移 教材中的实例分析:
(各类插图、阅读材料、
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生物环境个体 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人水,土壤,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疾病 破 坏可持续发展免疫2、形成网络,发展迁移(吸收作用)2、形成网络,发展迁移3、应试训练,技巧指导一、注重基础知识,控制教学难度二、注重变式训练,突出实验探究三、注重语言表达,强调解题规范 四、注重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焦点3、应试训练,技巧指导一、注重基础知识,控制教学难度
从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并没有出现偏、难、怪题,因此,平时教学中屡试屡爽的题海战术的效果就被弱化。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恰如其分地落实课程标准、考试纲要中的教学要求。3、应试训练,技巧指导二、注重变式训练,突出实验探究
从中考试题分析,发现有些题目在不同的年份其呈现形式或设问角度不同而已。譬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主干知识点,就有如下角度:
①利用银边吊兰来证明光合作用的两大条件:光照和叶绿素
②利用NaOH溶液对空气的处理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二氧化碳
③利用图表分析一天中光合作用的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
④利用实验情景把相关知识和化学有机结合起来
3、应试训练,技巧指导三、注重语言表达,强调解题规范 如果你有心跟学生聊聊,他们普遍认为生物难以把握,特别是语言的表达和组织。确实,在平时的练习中,常常出现: ①专业术语不够清晰,如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常把‘生产者’答成‘植物’
②专业术语擅自更改,如‘自动调节能力’说成‘主动调节能力’
③语言表达不够到位,如‘酶的催化作用减弱’说成‘酶的催化作用消失’

⑤前因后果关系混乱,甚至颠倒。
⑥评价时太简单,没有科学意义。3、应试训练,技巧指导四、注重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焦点1、关注自己: 2、关注周围: 3、关注生活: 4、关注社会: 谢谢指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