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实验探究题5:功和机械

文档属性

名称 突破实验探究题5:功和机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04 13:25:37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1)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木块运动的距离
(2)质量 动能 (3)乙、丙
2、(1)不同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 ?相同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
(3)错误 ?能量是不会消失的,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3、(1)铅球陷入沙子的深度 转换 (2)A、B 大 (3)C、D 无关
4、(1)不同 同一
(2)当速度相同时,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球滑行距离越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3)=
(4)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
5、(1)变小 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
(2)动滑轮本身有重力 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
6、(1)18 (2)80% (3)无关
(4)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或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7、(1)小聪 越陡 (2)②匀速 ③倾斜程度 粗糙程度 ④机械效率
8、(1)动力臂 当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时,动力的大小与动力臂成反比
(2)4、5与6
(3)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向上方向拉杠杆
(4)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相同
当阻力相同时,阻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越大,动力越大
9、(1)不变 减小 (2)增大 减小 (3)乙
10、(1)实验步骤: a、把木桩A的尖端放在沙槽上,让甲从适当高度下落撞击木桩,观察木桩陷入沙槽的深度;21教育网
b、把木桩A的尖端放在沙槽上,用乙从同一高度下落撞击木桩,观察木桩陷入沙槽的深度。
物体
物体下落高度/m
木桩陷入深度/m

?
?

?
?
(2)
温馨提示:如发现资料中有差错,请在第一时间告之本人(不是向网站投诉噢),可五折获得《突破中考实验题》一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突破实验探究题5:功和机械
1.如图所示,将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上一小铁球,该装置便是“单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该“单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铁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铁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面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2·1·c·n·j·y
(1)本实验使铁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 ,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 来判断的。
(2)如图甲、乙所示,将质量为m1、m2的小球分别移动到与竖直方向成θ1角时放手,m2>m1,两个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相同,此时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后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单摆的运动速度与铁球的 无关。
(3)如图丙所示,将质量为m2的铁球移动到与竖直方向成θ2角时放手,∠θ2>∠θ1,铁球运动到B点时撞击同一木块,比较 两图可知,物体的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2.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 (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 ?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 (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 ,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来源:21cnj*y.co*m】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消失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3.小聪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处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比较 两球,由此可得出结论: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 ;
(4)比较 两球,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 (填“有关”或“无关”)。
4.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距离。21*cnjy*com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 ;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W2(填“>”、“<”或“﹦”)。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有问题,问题是:
更正后完成实验,在如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甲、f乙,则f甲 f乙(填“>”、“<”或“﹦”)。
?5.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
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
实验次数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6.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8
3
6
8
2.5
24
(1)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2)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由本次实验得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填“有关”或“无关”)。
(4)若要提升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 的措施。
7.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
序号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的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2
5.5
1
36.4%
2
较陡
10
0.4
7.0
1
57.1%
3
最陡
10
0.6
8.5
1
70.6%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 (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 ,机械效率越高。21教育网
(2)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 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保持斜面的 不变,改变斜面的 ,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21cnjy.com
④比较两次 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8.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发现,当动力臂或阻力臂发生变化时,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就要随之改变,他们为了知道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与两个力臂大小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左端悬挂等重的钩码如图所示,将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定为阻力F2,在支点另一侧通过悬挂钩码施加动力F1,调节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21·cn·jy·com
表一
实验序号
F2(牛)
l2(厘米)
F1(牛)
l1(厘米)
1
6
10
4
15
2
6
10
6
10
3
6
10
10
6
表二
实验序号
F2(牛)
l2(厘米)
F1(牛)
l1(厘米)
4
6
8
4
12
5
6
12
6
12
6
6
20
10
12
表三
实验序号
F2(牛)
l2(厘米)
F1(牛)
l1(厘米)
7
6
8
5
12
8
6
12
8
12
9
6
20
11
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这是在研究动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分析数据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中动力F1与阻力臂L2变化的关系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动力臂相同,动力的大小与阻力臂成正比。www.21-cn-jy.com
(3)小明为了验证第(2)题中的结论,用以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在支点的左侧对杠杆施加动力,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三,他发现这组实验数据无法验证上述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       ,动力大小相同。21·世纪*教育网
(b)分析比较1、2、3或4、5、6中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       。
9.在同一粗糙水平面固定两个不同斜面,小华同学研究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沿不同的斜面运动,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小球滚动时的不同位置,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位置间距如图所示。 www-2-1-cnjy-com
(1)甲图中A?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2-1-c-n-j-y
(2)乙图中小球B?沿斜面运动过程中的动能 ,重力势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cnjy*com
(3)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运动到斜面底部时与相同的木块碰撞,碰撞之后图 (填“甲”或“乙”)中木块运动距离较大。【出处:21教育名师】
10.实验桌上有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正方体,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桩A、B,一装满沙子的沙槽(如图所示)。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