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初中自然科学复习专题——十试题精选及信息方程式书写梁湖镇中——梁四君
二00四年十二月1.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该诗体现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
A、
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 D、CaCO3+2HCl=CaCl2+H2O+CO2↑ 2.山茶花、杜鹃花、栀子花等适宜在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仙人球适宜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现测得某土壤的pH约为7~8,该土壤适宜种植的花卉是( )。
A、仙人球 B、杜鹃花
C、栀子花 D、山茶花3、一瓶密封保存的KNO3饱和溶液,当温度改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管升温还是降温,溶液成分都保持不变
B、温度升高,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不变
C、温度降低,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D、温度升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4、人口腔内唾液的PH值在进食过程中和进食后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从进食开始至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10分钟至40分钟酸性逐渐减弱并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符合的函数图象是( )5.将一定质量的CaO加到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减少,然后逐渐增大到原来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到原来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分数6、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有关空格内: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氢气 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
(4)具有相同 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5)Na与Na+属于同—种 ,
(6)铁原子核内含有26个质子和30个 ,
(7)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为1个的原子
得失 ,
(8)酸在水中电离时能产生相同的氢 。
(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7、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S02、NaOH、粉尘、CO2、甲醇、CO六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填人下列空格内
(1)饮用假酒引起中毒导致眼睛失明,是由于假酒中含有 的原因。
(2)用煤炉取暖时发生中毒,原因之一是由于室内
排放不畅而引起的。
(3)人们在进入干涸深井前必须做灯火实验,这是因为深井中可能积存有大量的 ,
(4)煤中一般都含有硫元素,煤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 气体。8.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9、阅读下面的短文并简要回答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经过加工、调配和消费,最终以废弃物撤向土壤,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向土壤中排放和转化。当输入的污染物质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必然引起土壤情况的恶化,发生土壤污染。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1)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2)据你所学化学知识提出
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至少三种)。10.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像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70%的CH4,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
(1)这种集气方法叫 。针对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的特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 。
(2)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 导管。
(3)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以上两步,能被吸收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再通人纯氧气中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
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
蓝,石灰水变浑浊。仅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
此未知气体的组成,结论 。11.钮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应,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2.“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现有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的一种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另一种产物加盐酸后能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14、钛(Ti)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能与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从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金属钛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氯化钛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钛,并有大量酸雾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鲜鸡蛋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CO2,为停止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鲜鸡蛋的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写出氯气和消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工业上用它来制取漂白粉)17、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极细小的铁粉,这些铁粉与人体中的胃酸作用,从而减轻缺铁性贫血。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再见,同学们课件25张PPT。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一、常见仪器的使用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
四、综合实验药匙 石棉网蒸发皿坩埚钳 锥形瓶长颈漏斗干燥管漏斗量筒烧杯 胶头滴管铁架台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一、常见仪器的使用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
5、取粉末状药品 。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
7、量取80mL的盐酸 。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集气瓶药匙或纸槽蒸发皿量筒 8、将锌粒加入试管 。
9、取18克NaCl固体 。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11、盛硫磺在集气瓶中燃烧 。
12、拿到热的蒸发皿 。
13、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
14、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加液体 。
15、给较大量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器,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 。镊子天平漏斗燃烧匙坩埚钳石棉网长颈漏斗烧杯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指出错误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检验气密性下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三、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1、气体的制取—— ①发生装置
比较下列几套装置:实验设计:
现有下列仪器,设计一个制氢气的装置,要求反应能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实验设计:
现有下列仪器,设计一个制氢气的装置,要求反应能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实验设计:
现有下列仪器,设计一个制氢气的装置,要求反应能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气体的收集方法
和实验操作顺序/②气体的收集
A装置适宜收集 气体;
B装置适宜收集 气体;
C装置适宜收集 气体;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之处:实验操作顺序③气体的净化、转化与检验练习1、为了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的CO2和水蒸气,两位同学将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下面两个装置,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练习2、实验室用锌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氢气中常常混有少量的HCl气体和水蒸气,现用下面的装置除去HCl气体和水蒸气,装置如何连接?下一单元
综 合 实 验/四、综合实验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
①气体的制取、净化、性质的组合;
②混合气体成分的验证;
③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结合;例1、草酸(H2C2O4)是一种无色晶体,实验室用其加热制取CO气体:
H2C2O4 =CO↑+CO2 ↑ + H2O
①加热草酸制取CO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与实验室制 (O2、H2、CO2)相同的装置
②要得到干燥纯净的CO,并用CO还原氧化铁,写出各装置正确连接顺序 。
③装置丙中NaOH的作用是 。
④尾气应如何处理 。
例2、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三种气体组成,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设计一实验,并回答问题(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
①装置连接的顺序是 。
②你所选 择的第一装置的作用 。
③最后一个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
④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现象 。
⑤若省略第二个装置,不能验证的气体 。
例3、甲、乙两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回答问题:
①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
②B装置作用 ;C装置作用 。
③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总质量为10克,充分反应后,E装置的质量增加1.8克,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④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如果没有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 (偏大、偏小)。
例4、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和NaOH溶液。要用如图所示装置对H2和CO2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则:
①甲中应盛 ,乙中应盛 ;
②首先打开活塞a,可分离出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③再关闭活塞a,向b中加入稀盐酸,又可分离出 ,反应化学方程式 。
④b仪器为何要伸入液面下 。
课件13张PPT。化学实验专题复习2005年自然科学中考复习——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请说说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在实验室检查制取氧气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很好,在导管移出水面时之前松开手,出现的现象是( )
A、连续产生气泡 B、断断续续地产生气泡
C、导管中液面上升 D、导管中液面下降 思 考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该装置应该如何来检查气密性呢? NO2如图所示,向试管内加入某物质后,发现U型管左侧水位下降,右侧水位上升,请推测放入试管中的物质可能是什么?请说明理由。已知氨气(NH3)极易溶于水,现将甲图的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然后打开止水夹,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待红磷燃烧完毕,广口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待木炭燃烧完毕,广口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如图所示,广口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时,某同学设计出了如图的装置,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他的设计理念。某同学为了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图1、2。请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图1中会出现的现象,图2实验的作用是什么?图1 图2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 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 A、B两处都不变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放着PH=1的无色溶液,气球内放着一种固体粉末,现将该固体粉末倒入无色溶液中,发现气球胀大,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有同下图的装置两个,气球内分别盛放着两种不同的金属粉末A和B,,先同时将两种金属粉末倒入无色液体内,发现两只气球均胀大,且A比B的快,最后B气球的体积比A气球的体积大。试分析A与B可能是什么金属A金属B金属如图所示,旋塞K2关闭着,装置A中盛有氯化氢气体,装置D. E, F, G中分别盛有五种不同的溶液、H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的饱和溶液。B装置中的大试管内壁预先用酚酞试液浸润,K为开口很小的尖嘴玻璃管(提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盐酸。)
根据下列操作顺序,填空:
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K1,当NaOH溶液快要滴完时,关闭旋塞K,打开旋塞K2,此时在“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NaOH与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___反应在A装置中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
(2)填写下列实验报告:已知如图所示,锥形瓶A中盛放的气体可能是CO2、CO、H2、O2中的一种;B管中的是螺旋状的红色光亮铜丝;漏斗C中盛放某种液体,在实验时,液体不够时可以得到补充。问:
(1)光加热B管一段时间,发现铜丝表面略发黑原因是: 。(2)打开漏斗C上的话塞,把其中的液体慢慢滴人A瓶,铜丝表面变得更黑,此时A中的气体和C中的液体所有的组合是(可不填满):
①A中: ,C中: ;
②A中: ,C中: ; 上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
A. 升高、升高 B. 升高、不变
C. 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拓展: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你认为:氧气钢瓶的出气口应该连接在a处还是b处?实验室要收集O2时,O2应从 端通入。若要用水将收集在装置的O2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端流入。水课件26张PPT。专题一 基本概念及原理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注意点一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硫,硫酸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金属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多数碱,盐
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易错易混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物质的分类易错、易混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四、化学用语 五、溶液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B、用一氧化碳冶炼生铁 C、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Ca2+ ②NO2 ③2NO ④ ⑤2PO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1.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均敞口放置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两瓶溶液的( ) A、质量都变小了 B、体积都变小了 C、质量分数都变大了 D、质量分数变小了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 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有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H3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单质或化合物) 写出由碳、氢、氧、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常用作还原剂的气态化合物:_____________;(2)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
(3)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4)正盐___________;(5)酸式盐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 反应前后,Na、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A)2Mg+O2 =2MgO
(B)CaO+H2O= Ca(OH)2 (C)2KClO3 =2KCl+3O2↑
(D)CaCO3= CaO+CO2↑ (E)H2+CuO= Cu+H2O
(F)HCl+NaOH= NaCl+H2O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推理,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作出恰当概括: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铅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氧化物 B、盐
C、金属或合金 D、碱 6.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形成酸雨 C、发生沙尘暴天气 D、二氧化碳物质使地球表面气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