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实验探究专题化学部分2008.5SJ中考复习讲座l实验按目的可分为:
探索性实验——是对尚不了解的研究对象进行探索(如研究什么未知性质、未知规律……)。探索性实验的特点是“试”,所以也称为试验。
验证性实验——是对某些可能的结论或假说进行确定或否定。(如证明什么……) ?一、实验类型 l实验按研究的精确程度可分为:
定性实验——目的在于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如溶解性、酸碱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研究)
定量实验——目的在于求出某些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关系函数)或用数量关系来阐述某些规律;(如溶解度、酸碱度、中和滴定等)
一、实验类型实验与探究题考查的内容: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交流评价进行实验一、考查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二、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三、考查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方法提要l?实验设计的原则及实验方案评价的要求: 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药品经济、安全环保。l?实验设计步骤:明确实验目的——充分占有资料——设计合理方案 即: 科学性、约简性、安全性、可行性l科学实验的设计要做到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简化、纯化或强化研究条件,以方便得出结论。 l?实验设计题包括:
实验仪器的设计与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改进、制备方案的设计、实验装置组装设计、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连接等等。二、实验方法提要 1、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自己设计的一致,即可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甲同学的设计方案如下:
被测溶液 加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 加稀盐酸 不溶
乙同学的方案:
溶液 加稀盐酸 无沉淀生成 加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
试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严密? 说明理由。
乙同学的方案严密些。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2小森同学在滴加FeCI3 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I3 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FeCI3 溶液能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进行了探究。得出结论:FeCI3 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森同学知道FeCI3溶液中含有H2O、Fe3+和CI-三种微粒,于是又做了三种猜想:
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I3溶液中的H2O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I3溶液中的Fe3+
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I3溶液中的CI-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那一种猜想,理由是 。
小森同学又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填写下表: 过氧化氢溶液里有水分子考查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向盛有5ml 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I,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冒出猜想2正确硫酸铁溶液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考查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 3. 已知混合气体可能由H2、CO、CO2组成。某学生选择下列适宜的装置(同一种装置允许重复选择)设计实验,使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装置以研究该气体的组成(假设每步都是完全反应)。 A B C D 问:(1)学生所选择的仪器及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是(填代号) 。
(2)按上述先后排列顺序,各仪器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D→ A→ C 4.稀盐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经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H2O分子、Cl-离子和H+离子。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研究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稀盐酸中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分析: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变量有H2O分子、Cl-和H+。由于没有只含Cl-和H+的物质,本题在解题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法(肯定法)和排除法(否定法)。(1)归纳法:取HC1、H2SO4 、HNO3等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则可能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排除法:即取不含H+的物质,如取NaCl、 KC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结果试液不变红。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水,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也不变红。则不可能是Cl-和H2O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可能是H+使石蕊试液变红色。5.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共同探究。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 (填选项编号)方法立即确信。 A 讨论 B 调查 C 实验 D 上网
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C打开瓶塞进行观察,若瓶口有白雾冒出,就是浓盐酸,否则不是。6、小红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①试管②导管与橡皮塞③煤气和煤气炉 ④托盘天平⑤筷子⑥铁钉⑦铜丝⑧食盐⑨食醋⑩石灰水
小红若要探究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需要用到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_试管、导管与橡皮塞、食醋、石灰水
考查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 7、某同学经探究发现该装置(如图)有洗气、检验、集气和储气等多种用途。
(1)若此装置用来除去某些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此时气体从 (填A、B)口进气。(2)若要验证氢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瓶内应该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 6、某同学经探究发现该装置(如图)有洗气、检验、集气和储气等多种用途。(3)若从A口进气,则可收集的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 ;若用做收集氢气,从____口(填A、B)进;若将装置倒置,为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则要从 口进气。(4)若此装置充满了水,用来收集并测量气体Y的体积,该气体一般 (填“可溶”还是“不溶”)且不与水反应,此时从 口(填A、B)进气,水从另一导管排出进入量筒即可测出体积。1、提出的猜想要准确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存在漏洞,不能信口开河;解题时注意的问题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假设,选用的实验用品要恰当;实验方案理论上合理,实际上可行,操作上简便易行、安全,还要经济环保。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交流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也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练1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a202+2H20=2NaOH+H20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
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氧气使溶液褪色。向稀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通入氧气观察指示剂变质或氢氧化钠溶液太浓或过氧化钠变质等练2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填Ⅰ或Ⅱ)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_____。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Ⅱ硫酸钠和硫酸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碳酸钠溶液有气泡冒出练3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1)你认为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 。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馏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列空格)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练3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1)你认为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 。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馏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列空格)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搅拌并用温度计测温度温度计示数升高将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温度升高(3)丙同学取步骤②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继续进行探究。他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 ,理由是 。溶液呈酸性酚酞也是无色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