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实验探究专题 生物部分中考复习讲座2008.5SJ一、实验探究专题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微小生物和装片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
通过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探究来了解呼吸作用的特点
通过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的氧气的实验,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意义
通过观察蒸腾作用及其对体内水分上升的影响实验,描述蒸腾作用的意义和进行的部位
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条件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知道判断三种血管的依据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微小生物和装片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1变.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后,为便于观察液泡,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或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或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或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或缩小光圈 例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改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06中考】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两只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土壤,各种上一粒小麦种子,然后定期在A烧杯中浇清水,在B烧杯中浇配置的完全培养液,观察两只烧杯中种子的萌发情况。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改进,请你提出你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1)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的有无 (2)不能。原因是①土壤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有机养料,不应该选择土壤介质 ②清水中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应选择蒸馏水 ③各放上一粒种子不合适,因为种子的发芽率很难达到100%,可能因为种子自身的原因而不能萌发,导致实验失败(3)烧杯中各种10粒种子,改清水为蒸馏水,不需要土壤 2.左下图是某生物科技小组设计的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你的实验体验,8小时后气温计的计数将有何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你预测U型管中的有色液体液面将会出现什么变化?通过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探究来了解呼吸作用的特点(3)请你根据图中所示装置,简要说明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案;
(4)请你设计验证装置中萌发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的实验方案?
(1)温度明显升高 说明呼吸作用能放出热量(2)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只写右侧升高也可)(3)在同样的装置中,放入萌发后煮熟的大豆种子(4)点燃蜡烛,并快速放入敞开盖的装置内,蜡烛熄灭。 12.某同学在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中,制定了如下方案:
(1)两组同时滴加碘液后,第一组___色,第二组___色。
(2)设计第二组的目的是为了形成__________。
(3)由以上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唾液中含有_______,它必须在一定的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对淀粉起到消化的作用。(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条件)13.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3)以上三种处理中,哪种处理不妥,请回答并指正 。
(4)在设计此探究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 。(1)①和④ (2)唾液
(3)③把不搅拌变成充分搅拌 (4)没有 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
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烧杯)
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
稍停片刻,再用清水冲掉碘液。实验现象:甲摘取的叶片除银边不变蓝外,其余部分都变蓝;乙摘取的叶片全部变成蓝色。
请回答:(1)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光合作用所需的 等条件进行了探究(2)实验结论: (3)你认为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对实验结论不可靠的进行说明) (4)如果让你做该实验,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通过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的氧气的实验,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意义(1)光,叶绿体 (2)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产物是淀粉 (3)甲不可靠乙可靠;甲将整个叶片放在阳光下照射,缺乏对照实验(4)甲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1928年,温特实验1、把胚芽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把琼脂分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的一侧,结果向对侧弯曲生长。
2、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说明: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从尖端运输到下部,促进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