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 孙永晖
一、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地位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必修3表达交流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单元,通过写作实践来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本次说课是必修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立论”,就是根据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即提出论点。 www-2-1-cnjy-com
论点的价值决定着一篇议论文的价值。一篇文章的成败,取决于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深刻与否。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www.21-cn-jy.com
学习目标及确定依据
(1)学习以“材料”为话题的议论文的立论;
(2)多思善想,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比较筛选,学习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确定依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面对材料作文,常常手足无措,有畏难情绪,出现此种现象关键是学生没有应对的方法。【来源:21cnj*y.co*m】
3.学习重点、难点
围绕材料作多角度分析思考和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
二、教法:
1.问答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渐入佳境,了悟真道。
2.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交流,智慧碰撞,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3.例题导引法。运用教材上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总结,得出结论。
三、学法
1、学情分析
议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在应对材料作文方面更是无所适从,加上训练方法不当,写作时靠运气。写起文章也爱在故纸堆里找素材,没有时代气息。 21教育网
2、学习方法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看老师收集整理的图片素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竞赛,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探讨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21·世纪*教育网
(一)图片导入,激发热情(展示学习目标)
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张图片。(提示学生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
(二)联系高考,引出内容
运用多媒体,展示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中的四种图形。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因此,“横看成岭侧成峰——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三)例题导引,探究方法(展示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展示教材“话题探讨”中“滥竽充数”的画面,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1、学生复述“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2、分三组讨论立意并展示成果。
问题引领:(教师须引领学生充分讨论,循序渐进,力求突破)
(1)寓言中从主旨的角度该怎样审视、立论?
(2)寓言中涉及到哪些对象,从每一个对象入手可思考出什么立论?
(3)寓言中哪是因哪是果,据此可思考出什么立论?
3、学生讨论总结思考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教师及时点拨)
(1)主旨切入法——善于抓住整个故事的主旨,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而一个事物或材料,可以从“中心”和“反中心”两个角度去审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中心立论: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人要有真才实学。
反中心立论:南郭先生溜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2)对象切入法——材料中往往涉及几个对象,抓住对象尤其是主要对象常常能使学生拓开思路,选准最佳立意。而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 齐愍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能够深入群众 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 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21cnjy.com
(3)因果切入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21·cn·jy·com
齐宣王制定了“大锅饭”制度,从而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
齐愍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从而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
4、选择最佳角度立论
一个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那么,选择最佳立论角度的要领有哪些呢? (1)选择最贴近材料主旨的角度 (2)选择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3)选择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 (4)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四)课堂演练,检测反馈 2·1·c·n·j·y
1、阅读课后《写作练习》训练二,根据下面的材料,思考写作角度。 2、教师提示:我们先把材料内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去分析、理解,就不难把握这段文字的含义,不妨设立几个问题入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泰勒斯观望星辰的目的是什么? (2)他为什么会掉进坑里? (3)假如他既看天空又顾脚下该怎样? 21*cnjy*com
3、学生分三组讨论,然后总结出材料作文的多种立论。
(1)探索宇宙的奥秘,进行自己的研究;
(2)只顾钻研,一心探索,没看脚下;
(3)不会掉进坑里,也不会得出“明天有雨”的结论; 由此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目中无“坑”恰恰是心中有“星”的表现;而唯有这样的“痴迷”才能成就大事……【出处:21教育名师】
(五)回顾总结,师生互动。(内容见板书)
(六)布置作业,拓展探究。
发放阅读材料《蜗牛人生》。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本节课讲的方法立论。然后选取能充分发挥自己写作水平的立论写一篇议论文。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特将议论文审题编成诗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形象总结。2-1-c-n-j-y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一)多角度分析思考 主旨切入法 对象切入法 因果切入法
(二)选取最佳角度 1、贴近材料主旨 2、具有新颖性
3、有时代感、针对性 4、适合自己写作
议论文审题立意歌
议论材料很广泛,审题立意是关键。
通读材料抓主旨,此种手法最易见。
找准对象分主次,复杂材料变简单。
由果溯因细探源,即使偏难亦豁然。
最佳角度多思辨,写作方向蕴其间。
作文立意方法多,敬请诸君多钻研。
如果明了此中理,笑傲文场若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