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议论中的记叙
材料一:
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从小我便住在外婆家。7岁那年,因为妈妈工作的关系,我回到了家——一个全然陌生的家。父亲的脾气不好,妈妈处处忍让,但也没见他脸上露出过笑意,仿佛自己成为家中的元老是名副其实的。
他规定每晚六点以前必须开饭。有一次,母亲因烧鱼而晚开饭,父亲便一言不发,坐在那太师椅上。微胖的身驱,仿佛一个生锈的大水壶,只要一经加热,便可以沸腾。我不敢靠近,害怕会一触即发。那闸门式的嘴,好像只要一经打开,愤怒之词便会如潮水般涌来。
于是,每天我都循规蹈矩,不敢有丝毫犯规。一日,因汽车误班,我回到家时已六点半,我犹豫着,始终不敢进门,徘徊在家门口。父亲拖着生病的身子开门张望,发现我在门口。我转身想逃,还没来得及,就觉得肩头一松,书包已被拿下,莫非他要打我?我不敢往下想,但父亲只是拍拍我的头,带我进门。“饿了吗?”见我点头,便不住往我碗里夹菜。
材料二:
爱,是我们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崇尚爱,尊重爱,奉献爱。正是因为有了爱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得以延续到今天。
上到爱祖国、爱人民,下到爱父母、爱朋友,我们的生活中无不存在爱。正是这点点滴滴发琐碎的爱,才谱写了不朽的生活篇章。
徐本禹正是怀着一颗无私的爱心,只身一人走向大山里,用温柔的双肩担负起不该属于他的那份重担;邰丽华对艺术的热爱为我们勾勒生命的蓬勃和人生的高洁;李春燕对父老乡亲们的爱使她成为照亮苗乡的月亮……
世界需要爱,我们人人都需要爱的呵护、爱的滋润。没有爱的世界,将是怎样的黑暗,我不敢想象。我只知道,有爱的世界就有光明,有爱的地方就有天空,你我伸出手来,让世界充满爱。
1. 记叙文里的记叙
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2. 议论文中的记叙
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
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
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
洪教头要求比武,林冲却是“不敢 ”。 “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为了论证“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的观点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用了不足50个字定向转述了这个故事,紧扣“退让”,突出“退让”后的胜利,有力地论证了“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议论中的记叙因如何操作呢?
①把握文体明差异。以叙引议,议在叙中。
《“挺起胸膛”的音乐家》素材运用:
一名挪威青年漂洋过海来到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
身无分文的年轻人来到学院外不远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勒紧裤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的人驻足聆听,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饥饿的他最终捧起了自己的琴盒。
就在此时,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仍在年轻人的脚下。年轻人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在地上。”
无赖接过钱,重新仍在年轻人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年轻人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给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的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无赖被年轻人的镇定和智慧震撼了,心虚地捡起地上的钱放入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者中有双眼睛,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年轻人,他就是学院里的那名主考官。见此情景,他立即决定给这个年轻人求学的机会。
这个年轻人就是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著名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试以“尊严”为话题运用这则素材
尊严,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精神上显得充实,无论贫富贵贱。挪威音乐家比尔、萨丁为出名前,曾在街头卖艺。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他脚下,他弯下腰拾起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掉在地上。” 无赖接过钱仍在地上并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
比尔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的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义正词严的话,让他在侮辱面前保持了尊严。尽管身处不顺之境,生活窘迫,但仍不忘做人的尊严,这是一种对人生气节的坚守,是对生命意义有着深刻理解的执着。在金钱面前,这位青年挺起了胸膛,平凡的他因珍惜尊严而伟大。
《义利之辨》
昔陶朱公游历四方,商贾之迹遍布天下,成为一代富豪,却亦能舍却万贯家财,扶危济困,终成一代豪侠,为世人所敬仰;而晋之石崇盘剥布衣,富甲天下,沉香铺地,龙涎照明,可谓人间极乐。然而树大招风,无尽的财富最终成为了恐怖的祸患,身败名裂,尸骨不存。义利合一,才能不被祸患的沟壑吞并,使财富的涌流为自己造福。如若不然,必将招致无穷的灾祸,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得安宁。明义利之辨,才能让金钱凭借正义的力量,铸造出内心的安逸和物质的富足。
议在叙中
②对记叙的事例要辨别真伪,与论点一致。
《骄者必败》
赵括败于秦军
曹操败于赤壁之战
项羽自刎于乌江
巴黎公社失败
希特勒为苏联红军所败
③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记叙的角度,确定记叙的详略。
美文欣赏
《精神的伊甸园 》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一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说。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有一种尖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也许,我们并不能像美国作家海伦 凯勒那样,虽然盲聋,却依然保持一种崇高的品德……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当我们在车站看到我们所等的公交车已来,我们大可不必争先恐后,我们可以让别人先上,那种“秩序井然”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欲过马路却颤颤巍巍,我们也可以主动上前一步,扶爷爷过马路,这种“关爱之情”不正是我们异口同声地赞扬的吗?……
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异质”?!
的确,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试想,如果精神不发展,人文素养不培养,那么社会还会再进步吗?……是的,我们必须向全世界乃至全人类呼吁——“构筑精神的伊甸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体现了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深刻的内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寄寓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寻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是可怕的,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概括之,即“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着的。”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作者在这篇议论文中是怎样运用叙述的?
【片段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就“爱心能否要求回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名给市长写信求助的中年妇女最近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她曾经是一位爱心妈妈,如今为何开口向社会求助?她付出的爱心能得到回报吗?
王艳玲,今年47岁,吉林省的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因抚养资助孤儿的爱心行为成为“2005年度感动江城十大人物”之一,“2006年度吉林市三八红旗手”, 2007年4月全票当选“全国十大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曾经感动了一个城市的人,最近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母亲病重需要大笔的医药费,儿子大学马上毕业需要还清4年两万多元的助学贷款,还要替曾经抛弃她而今得了尿毒症的前夫四处筹钱维持生命,儿子希望妈妈帮他找个满意的工作……这一系列的事情让这位大姐一筹莫展,几近崩溃。王艳玲想呼吁一下,看看像她这样的人,对社会毕竟有一点点贡献的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给她出点好主意,有没有什么好项目,让她把这个难关渡过去。她说,她也不是想要回报,只是想在困难的时候,希望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