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学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学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05 16:04:53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乙 酸
[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2.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知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知道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
一、认识乙酸的酸性
1.乙酸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2.乙酸又叫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是常用的酸味剂,具有酸的通性。现通过以下两个实验来认识乙酸的酸性:
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醋酸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醋酸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①加入石蕊溶液呈红色。②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生成。以上实验说明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
(2)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比较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画出装置图并说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答案
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气泡,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酸性:乙酸>碳酸>硅酸。
归纳总结
羧基、醇羟基及水中氢原子活泼性比较
R—OH
H—OH

能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比醇反应剧烈)
氢氧化钠
能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碳酸钠
能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碳酸氢钠
能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结论 活泼性:羧酸(—OH)>水(—OH)>醇(—OH)
1.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  )
A.CH3COOH与水能以任何比互溶
B.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C.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 mol·L-1
D.1 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C
解析 选项A只说明CH3COOH易溶于水;选项B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选项D说明CH3COOH显酸性。(选项C中的数据说明CH3COOH没能完全电离,即说明CH3COOH是弱酸——尚未学到)。
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消耗金属钠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O3浓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CH3CH(OH)COOH
②HOOC—COOH
③CH3CH2COOH
④HOOC—CH2—CH2—CH2—COOH
答案 ①=②=④>③ ②=④>③=①
解析 有机物分子里的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Na反应放出H2,则消耗金属钠的质量①=②=④>③;而只有羧基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所以产生的气体的体积②=④>③=①。
二、乙酸的酯化反应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观察右边试管中的现象并闻气味。
1.右边试管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闻到什么气味?
答案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油状液体,且能闻到香味。
2.做对照实验:右边试管中不盛放饱和Na2CO3溶液而是浸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其他装置和操作相同。
(1)实验结束后闻到香味了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没有闻到香味;乙酸乙酯的香味被挥发出来的乙酸的强烈刺激性气味掩盖了。
(2)由此可见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②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③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
(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该反应中的水是由氢原子和羟基结合而得,试猜想该反应的历程中断裂的有可能是哪种化学键?
答案 反应的历程可能是酸去羟基醇去氢或者是醇去羟基酸去氢。
(4)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可用示踪原子法来证明:若用含18O的乙醇和不含18O的乙酸反应,可以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O原子,而水分子中不含18O原子,这说明化学键是怎样断裂的?
答案 这说明酯化反应的一般过程是羧酸分子中的—OH与醇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

(5)该反应中浓H2SO4起什么作用?
答案 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②吸水剂——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
酯化反应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3.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 C
解析 根据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的规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18O与16O的位置。
,而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是按“酸加羟基醇加氢”来反应的,观察可知含有18O的物质有3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
B.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原子生成水
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
D.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酯蒸气通过导管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 B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
(3)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CaCO3为主)(  )
(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  )
答案 (1)× (2)√ (3)√ (4)×
2.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
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
答案 D
解析 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
3.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有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是C3H6O2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B
解析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能和NaOH溶液反应。
4.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1 mL,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D.石蕊层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答案 D
解析 A项,在乙酸乙酯挥发过程中,乙酸、乙醇也挥发,A正确;B项,浓硫酸起催化作用,同时吸收生成的水,使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C项,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酸、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分离,C正确;D项,由于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三层顺序为乙酸乙酯、石蕊、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中有乙酸使石蕊变红,碳酸钠水解显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从上到下颜色为红、紫、蓝,D错误。
5.回答下列问题:
Ⅰ.断①键发生__________反应,乙酸能使石蕊溶液变________色,其酸性比碳酸强。
(1)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氧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断②键发生________反应,与CH3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取代 红
(1)2CH3COOH+2Na―→2CH3COO-+H2↑+2Na+
(2)CH3COOH+OH-―→CH3COO-+H2O
(3)2CH3COOH+CuO―→2CH3COO-+Cu2++H2O
(4)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Ⅱ.酯化或取代 
[基础过关]
题组一 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
①乙酸的电离,是a键断裂
②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b键断裂
③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
CH3COOH+Br2CH2Br—COOH+HBr,是c键断裂
④乙酸变成乙酸酐的反应:
,是ab键断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a键;在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b键;与Br2的反应,取代了甲基上的氢,断裂c键;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一个乙酸分子断a键,另一个分子断b键,所以B正确。
2.下列物质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产生H2的速率排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NaOH溶液 ③醋酸溶液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 C
解析 金属钠与NaOH溶液反应,实质上是与其中的水反应。已知钠与水反应的速率比乙醇快;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更大,与钠反应速率更快。
3.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最好的试剂是(  )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苯 D.水
答案 A
解析 饱和碳酸钠溶液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取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有机物可能是(  )
A.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答案 A
解析 氢的活泼性:羧基>醇羟基。Na既能与羟基反应,又能与羧基反应;NaHCO3只与羧基反应,能生成CO2与H2的量相等的只有A。
题组二 酯化反应
5.将1 mol乙醇(其中的羟基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水分子中一定含有18O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45 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8的乙酸乙酯
答案 A
解析 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的原理为CH3CHOH+CH3COOH+H2O,因此生成的水中不含18O原子,乙酸乙酯中含有18O原子,生成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CH3CHOH参加反应,生成酯的物质的量为0<n(酯)<1 mol,即质量关系为0<m(酯)<90 g。
6.将质量相等的下列各物质完全酯化时,需醋酸质量最多的是(  )
A.甲醇 B.丙醇
C. D.
答案 D
解析 若某醇质量为1 g,该醇相对分子质量为Mr,该醇分子中含有x个羟基。则1 g该醇含羟基(也即酯化时需羧基或醋酸)物质的量为×x=,比较4种醇值,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甲醇:;乙二醇:;丙醇:;甘油:,可见相等质量的4种醇中,甘油酯化消耗的醋酸最多。
题组三 多官能团性质的判断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反应为(  )
①酯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取代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该物质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反应的物质(  )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从题述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因此具有同乙烯、乙醇和乙酸相似的化学性质,故该物质可与①氯化氢、②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与③纯碱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与④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能力提升]
9.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简式为,试写出:
(1)乳酸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跟少量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在浓H2SO4存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解析 乳酸有—OH和—COOH两种官能团,羟基只能与钠反应,而羧基与Na、NaHCO3均反应,并且—OH和—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当两分子乳酸发生酯化反应只生成一分子水时,其结构为链状。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OH。
(1)请写出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官能团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羟基 羧基 碳碳双键
(2)用少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与之反应 沉淀溶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该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COOH、和—OH;可利用酸性验证有机物中含有—COOH。
11.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
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一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2)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
(3)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碎瓷片 防止暴沸 (2)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萃取、分液 蒸馏 蒸馏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分
解析 只要熟悉乙酸乙酯制取实验,就比较容易答好第一个小题。对于第(2)和(3)小题,可从分析粗产品的成分入手。粗产品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种物质,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
12.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乙醇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1)柴油是含C15~C18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中的________类。
(2)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X,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Y,Y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5)工业上通过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乙醇,反应类型是________;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环氧乙烷(),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烃 (2)CH3CHO (3)羧基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水 紫色石蕊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
(5)加成反应 
解析 (1)碳氢化合物属于烃类。(2)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为CH3CHO。(3)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直接氧化得到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4)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可以利用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而乙酸溶于水的特点,选择水来鉴别;也可以利用乙酸的酸性,选择石蕊溶液来鉴别。(5)乙烯水化制备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乙烯被氧化成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13.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 mL浓硫酸、3 mL乙醇和2 mL 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地加热3~5 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____________(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
答案 (1)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然后再加入乙酸(或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好后再加浓硫酸并在加入过程中不断振荡) 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BC
(3)分液漏斗 上口倒出
解析 (1)浓硫酸稀释或与其他溶液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操作不当会造成液体迸溅,故应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然后再加入乙酸,或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好后再加浓硫酸,并在加入过程中不断振荡。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①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②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
(3)分离不相混溶的液体应采用分液法,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课件29张PPT。第1课时 乙 醇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2.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
3.知道乙醇中—OH上的氢可以被金属置换,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达标检测 ——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新知导学1.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所学化学键知识讨论,符合该分子式的有机物有几种可能的结构式?一、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答案 答案2.向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医用注射针头的单孔塞,检验放出气体的纯度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浑浊现象。
(1)试推测被点燃的气体是什么?答案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则没有二氧化碳产生,被点燃的气体是氢气。答案(2)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主要成分是烃)中,而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会放出气体,据此分析判断你写出的哪种结构式是乙醇的结构? 答案 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金属钠不能置换出与碳原子直接相连接的氢原子。金属钠能与乙醇反应放出气体,说明乙醇的结构式是 而不是 。答案(3)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 mol乙醇能与过量Na反应生成0.5 mol H2,能否说明乙醇是哪种结构?答案 能。1 mol乙醇能与过量Na反应生成0.5 mol H2,说明乙醇只能提供1 mol H原子,即是 中羟基上的H原子。答案2CH3CH2OH+2Na―→2CH3CH2ONa+H2↑3.若将新切的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反应剧烈程度 钠与水的反应剧烈。说明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不如钠粒沉于无水乙醇底部、不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无响声、反应缓慢相关视频 乙醇的分子组成与结构C2H6O―OHCH3CH2OH
或C2H5OH相关视频1.关于乙醇结构与性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
B.乙醇能电离出H+,所以是电解质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
子活泼 √答案解析解析 A项,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于水,但是不可以电离出OH-,因而显中性,错误;
B项,乙醇是非电解质,错误;
C项,乙醇与钠发生取代反应可以产生氢气,不是乙醇电离产生H+,因此不能说乙醇显酸性,错误;
D项,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正确。2.某种烃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2H6O,下面是探讨其分子结构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价键理论,写出C2H6O可能有的结构式(用A、B、C……标明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答案 解析 由C2H6的结构式 不难推知:C2H6O的可能结构有两种。一种O原子插入C—H键之间,另一种O原子插入C—C键之间。即 和 。(2)取一定量的C2H6O与足量的金属钾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当完全反应时,C2H6O与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
①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C2H6O与钾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
②据实验数据,可确定C2H6O的结构式为(写自编号)______,推断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据数据分析不难推出n(C2H6O)∶n(H)=1∶1,说明C2H6O中只有一个H能被置换为H2,而其他5个H则不能。解析 产生的气体为H2;解析答案H2An(C2H6O)∶n(H)=1∶1,说明C2H6O分子中只有1个H能被置换,即有1个H与其他5个H的空间位置不同,故A式符合要求1.乙醇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 ;
现象: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的火焰,同时 大量的热。
2.乙醇的催化氧化二、乙醇的氧化反应淡蓝色放出红有刺激性红黑3.乙醇与强氧化剂的反应
(1)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乙醇后,溶液由 变为 ,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2)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 。乙醛橙色绿色乙酸 乙醇催化氧化的实质铜丝表面由红变黑铜丝表面由黑变红CH3CHO+Cu+H2O3.(1)把表面附有CuO的铜丝在酒精灯焰心处加热,会发现铜丝由____色变___色,铜丝在反应中起_____作用。答案解析解析 铜丝表面附有CuO,插入焰心,焰心附近会有被气化的酒精未来得及燃烧,乙醇和CuO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黑催化红(2)最近国外研究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新技术:在3 ℃潮湿条件下的水果保鲜室中用一种特制的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使水果贮存过程中缓缓释放的催熟剂转化为没有催熟作用的“酒”。试回答:
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解析解析 熟水果能释放出乙烯,乙烯能催熟水果,要水果保鲜,应把乙烯转化为乙醇,主要的反应为CH2==CH2与水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答案加成4.下列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都是C4H10O,其中不能被氧化为同碳原子数醛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答案解析解析 醇分子结构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要有一个氢原子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OH连在链端碳原子上的醇,即R—CH2OH结构的醇,可被催化氧化为醛,亦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酸。
2R—CH2OH+O2 2R—CHO+2H2O。乙醇的重要性质:与水互溶飘清香,电离水比乙醇强。
钠粒投入放氢气,催化请铜来帮忙。达标检测1.可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无水硫酸铜 B.生石灰
C.金属钠 D.胆矾解析 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则能确定水的存在。1234√答案解析561234答案2.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在Cu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④⑤不可能断裂
D.乙醇是电解质,在水中键①断裂能电离出氢离子 √5612345答案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
B.羟基和氢氧根离子具有相同的化学式和结构式
C.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一定是烃
D.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此现象说明乙醇具有酸性√612345答案4.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解析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随呼吸呼出,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解析6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12345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 、—OH两种官能团,其中—OH能和Na反应放出H2,能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答案√66.下列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其中属于醇类的是_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CH3CHO ⑥CH3CH2CH2OH ⑦CH3COOH1234②④⑤⑥⑦答案解析 烃分子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一系列物质统称为烃的衍生物。即烃的衍生物除了含有C、H元素之外,还含有其他元素。解析56⑥课件28张PPT。第2课时 乙 酸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
2.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知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知道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内容索引新知导学 ——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达标检测 ——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新知导学1.乙酸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
结构简式: ;官能团: 。
2.乙酸又叫 ,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是常用的酸味剂,具有酸的通性。现通过以下两个实验来认识乙酸的酸性:
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醋酸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醋酸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一、认识乙酸的酸性C2H4O2羧基(—COOH)醋酸CH3COOH讨论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①加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②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生成。以上实验说明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答案答案 
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气泡,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酸性:乙酸>碳酸>硅酸。(2)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比较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画出装置图并说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答案相关视频羧基、醇羟基及水中氢原子活泼性比较解析 选项A只说明CH3COOH易溶于水;
选项B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
选项D说明CH3COOH显酸性。
(选项C中的数据说明CH3COOH没能完全电离,即说明CH3COOH是弱酸——尚未学到)。1.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
A.CH3COOH与水能以任何比互溶
B.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C.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 mol·L-1
D.1 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解析解析 有机物分子里的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Na反应放出H2,则消耗金属钠的质量①=②=④>③;
而只有羧基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所以产生的气体的体积②=④>③=①。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消耗金属钠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O3浓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①CH3CH(OH)COOH ②HOOC—COOH
③CH3CH2COOH ④HOOC—CH2—CH2—CH2—COOH答案解析①=②=④>③②=④>③=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观察下边试管中的现象并闻气味。二、乙酸的酯化反应1.右边试管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闻到什么气味?
2.做对照实验:右边试管中不盛放饱和Na2CO3溶液而是浸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其他装置和操作相同。
(1)实验结束后闻到香味了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油状液体,且能闻到香味。答案答案 没有闻到香味;乙酸乙酯的香味被挥发出来的乙酸的强烈刺激性气味掩盖了。(2)由此可见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该反应中的水是由氢原子和羟基结合而得,试猜想该反应的历程中断裂的有可能是哪种化学键? 答案 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②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③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答案答案 反应的历程可能是酸去羟基醇去氢或者是醇去羟基酸去氢。相关视频(4)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可用示踪原子法来证明:若用含18O的乙醇和不含18O的乙酸反应,可以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O原子,而水分子中不含18O原子,这说明化学键是怎样断裂的?答案 这说明酯化反应的一般过程是羧酸分子中的—OH与醇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
。 答案(5)该反应中浓H2SO4起什么作用?答案 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②吸水剂——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答案酯化反应概念: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酸与醇浓H2SO4,加热酯和水反应可逆且反应速率很慢酯化反应—反应物: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产物: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据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的规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18O与16O的位置。
,而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是按“酸加羟基醇加氢”来反应的,观察可知含有18O的物质有3种。 3.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答案解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
B.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原子生成水
C.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
D.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酯蒸气通过导管伸入饱和
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答案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
(3)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CaCO3为主)(  )
(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  )1234答案5×√√×1234答案2.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
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
成水√5解析 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解析12345答案3.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有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6O2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能和NaOH溶液反应。解析123454.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1 mL,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
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D.石蕊层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答案√解析12345解析 A项,在乙酸乙酯挥发过程中,乙酸、乙醇也挥发,A正确;
B项,浓硫酸起催化作用,同时吸收生成的水,使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
C项,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酸、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分离,C正确;
D项,由于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三层顺序为乙酸乙酯、石蕊、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中有乙酸使石蕊变红,碳酸钠水解显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从上到下颜色为红、紫、蓝,D错误。5.回答下列问题:
?
Ⅰ.断①键发生_____反应,乙酸能使石蕊溶液变___色,其酸性比碳酸强。
(1)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氧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取代答案红2CH3COOH+2Na―→2CH3COO-+H2↑+2Na+CH3COOH+OH-―→ CH3COO-+H2O2CH3COOH+CuO―→ 2CH3COO-+Cu2++H2O(4)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Ⅱ.断②键发生___________反应,与CH3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2CH3COOH+CaCO3―→ 2CH3COO-+5酯化或取代 Ca2++H2O+CO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