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岩石和矿物 教育科学版 科学四年级 下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重难点板书设计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提供的工具和自己的观察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石。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学生利用工具,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通过对岩石的观察,收集记录岩石的一些性状。通过阅读资料,能够确定一些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学生对研究身边的矿物有浓厚的兴趣,将生活中的发现利用所学知识检索定位。观察几种常见岩石,了解岩石的组成。能描述常见的矿物。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云母、石英、长石等矿物、观察记录表、课件。
学生准备: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花岗岩、放大镜、阅读资料等。教学过程:五 环 教 学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3分)::同学们,“五一”快到了,你们家打算到外面去旅游吗?打算到山里去吗?如果到山里去旅游时呀,你们会看花、草、瀑布等,其实,你们还可以看山里的岩石,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岩石图片,我们来看看。
这些美丽的岩石是怎样组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岩石的组成》。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10分): 研究花岗岩:
师:请大家拿出花岗岩,仔细观察花岗岩,我们进行小组间的竞赛, 比一比那个小组发现花岗岩的秘密多。
(1)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师巡回指导。(准备:放大镜)
(2)汇报交流。小组派一代表,参加其他组的讨论研究,交流发现所得。
(3)教师提供云母、长石、石英矿物标本。
投影图片:云母、长石、石英标本
(4)学生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交流、汇报:云母有闪亮的薄片;长石有肉红色颗粒;石英有白色透明颗粒。
(5)利用提供的矿物标本再次鉴定花岗岩的成分。
比较:花岗岩中的什么物质与这三种矿物中的哪一种矿物最为接近?
(6)学生再次观察并进行汇报。
小结: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花岗石就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的。三、碰撞激发 小组合作(13分):常见的矿物
教师提供一些矿物标本,学生试着观察,进行描述两块不同的矿物标本。(描述中要求学生不是比较它们的异同,而是分别描述他们的特征。)
(1)投影:煤、硫磺、石膏、赤铁矿、方解石
(2)师解说: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3)你对矿物知道什么?请大家阅读单元资料库《矿物特征卡》,了解人们是怎样描述矿物特征的。
(4)学生阅读单元资料库《矿物特征卡》。
(5)交流汇报: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描述矿物?(学生:名称、性状、用途)
(6)教师提供矿物,学生明确描述矿物着重于哪些方面后,试着模仿描述。
(7)学生制作矿物鉴定分析卡。
(8)汇报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正。四、交流内化,巩固知识 (12分)
交流岩石和矿物分类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说明分类标准。
师:只有六块岩石,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会那么多呢?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预设生:按颜色来分,有几块岩石不能归类。
生:发现岩石有相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特点,还有些特点我们现在还观察不到。
……五、拓展延伸 灵活运用:(2分)
课余时间观察其他岩石,制作岩石矿物鉴定分析卡。
板书设计 岩石的组成
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教学反思
1.对花岗岩的认识的这部内容作了充分的讲解,完成了教学的重点。课堂上在通过一组精彩的图片导入后便自然进入到对花岗岩的认识中了。在这过程中我给了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并教学生如何使用放大镜及及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同时还让学生适时质疑,以便进一步探究科学知识,培养求真的意识
2.注重了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中通过方法的引导及放大镜的使用上,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3.敢于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有疑才会有收获,有疑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学中我多次注意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