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生命活动的调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5-30 22: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的感应现象
分析与解答 植物受到刺激会产生反应,有些特殊植物对刺激的反应是非常快的,例如含羞草,当叶子的表面被触摸时,叶子就会自动折叠,但大多数植物的运动非常缓慢以致我们忽略了根、茎、叶的细小变化,这就需要长期细致的观察。如盆栽植物花盆的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花盆中的泥沙,就会发现,根较多地向浇水多的方向生长,这种植物的感应性称为向水性。
例2 1880年,达尔文用一种禾本科植物为材料研究植物的向光性。他将胚芽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纸,放在窗前,将另一部分不套锡纸的胚芽也放在窗前。8 h后,套锡纸的胚芽直立生长,未套锡纸的胚芽弯向窗外。1928年,荷兰人温特把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1~2 h后,拿掉胚芽的尖端,再把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达尔文的实验后,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请写出温特实验的假设及对照实验设计方案。 分析与解答 (1)达尔文通过观察胚芽具有向光性这一现象,提出了“在单侧光照射下为什么胚芽会弯向光源生长”这一问题。他是通过控制胚芽尖端照光和不照光这一实验变量,进行对照实验而得知单侧光是通过胚芽的尖端起作用的。
(2)温特根据胚芽的尖端可能含有某种物质的假设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如果胚芽尖端确实含有能引起胚芽弯曲的物质,则这种物质会通过琼脂块传递给胚芽尖端下面的部位。具体的实验过程是:把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1~2 h后,拿掉胚芽的尖端,再把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实验结果是胚芽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那么,究竟是胚芽尖端的物质,还是琼脂块中的物质使胚芽弯曲的呢 于是温特设计了实验的对照组,他将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实验结果是胚芽没有弯曲(直立生长),这样就否定了琼脂块中含有能使胚芽弯曲的物质的可能性,使实验结论更可靠。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胚芽向光性的真正内因是胚芽尖端的某种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故命名为生长素。
A组
1.捕蝇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身圆形或肾形,二裂,第一裂片上有刚毛,蝇触动此毛,叶片闭合。这种行为称为 ( )
(A)向地性 (B)向化性 (C)向触性 (D)向水性
2.下列不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
(A)向日葵的花盘朝太阳
(B)蝶类在白天活动
(C)植物茎的背地生长
(D)水中的衣藻向有光的地方游动
3.下列不属于植物感应现象的是 ( )
(A)吸收水和无机盐
(B)向日葵幼嫩的花盘跟着太阳转
(C)许多植物的叶片在秋天会脱落
(D)含羞草受触后叶片会合拢
4.农民在种植番茄和棉花时,为了促使多生侧枝,以便多开花、多结果,最佳的处理方式是 ( )
(A)摘除侧芽
(B)摘除主干上的顶芽
(C)大量施肥
(D)剪去老的枝条
5.植物的下列反应,不是由于环境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 )
(A)根向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向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受触动后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方向生长
6.如图是对燕麦胚芽的有关研究,仔细分析图中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生长素对胚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B)生长素在胚芽中只能向一个方向运输
(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的尖端
(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胚芽尖端以下的部位
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
(A)促进果实的成熟
(B)促进植物的生长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落花落果
8.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生长素的发现是达尔文、温特、郭葛三人的阶梯性实验完成的。从实验目的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来看,达尔文的实验属于 (填“探索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温特的实验属于 (填“探索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温特的实验的可信之处在于他在实验中应用了 的科学方法,即在实验中只采选一个可变因素,这一可变因素是
10.用手触动含羞草时,你会观察到含羞草的何种行为 这种行为属于何种感应性
B组
11.栽培的番茄,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可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涂于花上。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是 ( )
(A)促进受精作用
(B)促进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C)促进胚珠发育成种子
(D)吸引昆虫传粉
1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其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
(A)均在胚芽的尖端
(B)均在胚芽尖端的下面
(C)胚芽尖端的下面和胚芽的尖端
(D)胚芽的尖端和胚芽尖端的下面
13.将胚芽的尖端置于甲、乙两琼脂块上,从右侧照光,如图所示,从胚芽尖端顶部纵向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扩散到两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浓度,结果是 (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不能进行比较
14.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问,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番茄产量未受影响,而向日葵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15.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其中第②号和第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阳光能射入箱内。
(1)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若将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的情况是 。
16.如图为温特实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表示 ;④表示 ;⑤表示的实验结果是 。
(2)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实验结果是
(3)由此说明, 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 运输到 ,并且能够促使 的生长。
17.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会跟着太阳转,放在窗台上的草本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这些现象被称为向光性,是植物对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种适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光线能够使植物体中的生长素(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因此,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这是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为什么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呢 你的假设是
第一节植物的感应现象
1.C 2.C 3. A 4.B 5.C
6. B 7. D 8. D
9.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对照 琼脂块是否与胚芽尖端接触
10.叶片合拢,叶柄下垂,属于向触性
11. B 12. D 13.C 14. B
15.(1)①、②或③、④ (2)①、③
(3)向开孔处生长
16.(1)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 将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 胚芽向放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2)停止生长
(3)胚芽尖端 尖端 下部 胚芽下面某些部位
17.光合作用 光线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移动(或光线使生长素分解)
第二节动物行为
例1下列不属于动物的节律性行为的是 ( )
(A)青蛙的冬眠
(B)猫头鹰的昼伏夜出
(C)燕子的迁徙
(D)马戏团动物的表演
本题答案为D。
例2学会投篮的猴子若在投篮后不给食物吃,时间长了,其投篮动作会迟钝。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分析与解答猴子投篮的行为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行为,这种后天学习行为的形成需要多次训练,食物奖励是促使动物反复训练的动力。若动物得不到食物奖励,就不能坚持训练,而不反复进行训练,已经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就会消退。
A组
1.下列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马戏团动物的表演
(B)蜜蜂的舞蹈语言
(C)鹦鹉学舌
(D)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
2.下列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
(A)眼里含沙流眼泪
(B)读悲剧小说流眼泪
(C)小孩打针流眼泪
(D)切洋葱时流眼泪
3.家犬遇到陌生人,开始会发出“哼”的低音喉鸣,进而提上唇露犬齿,陌生人再不止步,它就会发起攻击。这种行为属于 (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捕食行为 (D)逃逸行为
4.下列反射不是生来就有的是 ( )
(A)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
(B)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
(C)手一碰到火就会缩回来
(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5.从树丛到草间,从屋檐到墙角,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蜘蛛网。这是蜘蛛的住所、通讯线路、交通要道、捕食陷阱、“餐厅”、“婚床”、“育幼室”。有人观察发现,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属于
行为。
6.细心的小明观察发现猫头鹰有白天休息、晚上觅食的生活习性。猫头鹰的这种现象是对环境中的 刺激作出的反应。
7.用玻璃棒轻触蚯蚓的各部分,其后端的反应较前端灵敏;用手电筒照射蚯蚓的各个部分。其前端很快发生避开反应,后端反应较弱。由此可见,蚯蚓具有 觉.具有能对 发生反应的功能。
8.(1)人熟睡时,有一只蚊子叮他的脸庞,他没有醒,但会用手去搔痒。这一行为属于
(填“本能”或“后天学习行为”)。
(2)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实行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已形成了习惯,这一行为属于
(填“本能”或“后天学习行为”)。
9.我们知道,动物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爬行、奔跑、游水、飞行等运动方式,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都是动物的行为。请你再举出一些动物行为的例子。
B组
1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它是一种运动的、变化的动态过程
(B)它是一种先天性的本能
(C)它与动物的生存环境相适应
(D)它有一定的生理基础
11.某同学认为,昆虫在飞行时发出“嗡嗡”的声音是由于翅的拍动而产生的。由于直接观察昆虫翅的拍动过程有一定的困难。他寻找间接证据来证实其观点。下列选项中,不能够支持他观点的是 ( )
(A)人说话时喉头振动
(B)某人悠闲地荡秋千
(C)拨动绷紧的橡皮筋
(D)抖动纸张
12.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的性行为主要是由性激素来决定的
(B)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同等重要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后天形成的
(D)动物的行为主要是用来繁殖后代
13.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说明 ( )
(A)猫的行为刺激来源于身体内部
(B)老鼠的叫声不是猫行为的刺激因素
(C)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迟钝
(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14.青蛙在繁殖季节有雌雄抱对现象,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 )
(A)它们属于体内受精动物
(B)它们在进行交配
(C)雄性在向雌性求偶
(D)增加了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15.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把雄性大山雀从它们占领的领域移走,一般8~10 h以后,该领域会被其他雄性大山雀占有;如果取走大山雀以后,播放它呜叫的录音,则20~30 h甚至更长的时间无其他鸟占据该领域。这一实验证明了 .
16.如果将公鸡的睾丸割除,公鸡就不再啼鸣,求偶行为消失;如果将睾丸重新植入被阉割的公鸡体内,公鸡的啼鸣和求偶行为就得到恢复。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
17.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以下实验:
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
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
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
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 (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学习行为”)。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
(3) 实验④说明了 。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吗 请说明理由。
18.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问题,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蝙蝠数量/只 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 3201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832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047 35
第二节动物行为
1.B 2.B 3.B 4.D 5.先天性 6.阳光和温度 7.触 光
8.(1)本能 (2)后天学习行为 9.略
10.B 11.B 12.A 13.D 14.D
15.鸟类在繁殖期间的呜叫声有保护领域的功能
16.雄性激素有激发和维持公鸡的呜叫和求偶行为的作用
17.(1)后天学习行为
(2)先响铃声再喂食,多次重复
(3)没有食物奖励,已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就会消退
(4)会理由略
18.(1)进行对照或对比
(2)蝙蝠不是通过眼(视觉)来发现障碍物的
(3)耳
(4)光线较暗的夜间生活环境
第三节人体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例1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感受各种刺激
(B)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C)能产生感觉
(D)能进行信息处理
答案为B。
例2当人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答人的耳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的,由耳廓收集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使中耳的鼓膜振动,若声源的振动幅度大,即声音的响度大,较大的气压超过鼓膜的承受能力,会使鼓膜破裂而失聪(传导性耳聋)。由于中耳有咽鼓管,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会使声波通过口腔进入咽,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这样可使鼓膜两侧的气压达到平衡,从而保护了鼓膜。
A组
1.下列感觉的形成,与鼻的功能有关的是 ( )
(A)不慎摔倒后身体感到疼痛
(B)闻到厨房中散发出来的香味
(C)感到天气炎热
(D)吃食醋时感到有酸味
2.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
3.膝跳反射中枢、呼吸中枢和语言中枢分别在 ( )
(A)脊髓、脑干、大脑 (B)大脑、脑干、小脑
(C)脊髓、大脑、小脑 (D)大脑、脑干、大脑
4.蓝眼睛和黑眼睛中的蓝、黑颜色是指 ( )
(A)角膜的颜色 (B)虹膜的颜色
(C)晶状体的颜色 (D)视网膜的颜色
5.位于颈的前部、喉和气管两侧的内分泌腺是 ( )
(A)唾液腺 (B)甲状腺 (C)胸腺 (D)垂体
6.神经元的功能是 ( )
(A)获取信息 (B)传递信息 (C)处理信息 (D)获取并传递信息
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
(A)脑 (B)脊髓 (C)脑神经和脊神经 (D)脑和脊髓
8.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其痛觉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 ( )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
(C)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均在大脑
9.2005年春节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节目《千手观音》获得一致好评。这些残疾演员基本上失去了 觉,他们在演出时,主要通过 觉从手语老师处获取信息进行表演的。而盲人在依靠盲杖走路时,主要是通过 觉,因为他们失去了 觉。
10.在人的皮肤上,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 皮肤部位对触觉较敏感, (填“手指”或“手背”)处的皮肤对热觉较敏感。
11.盲人“阅读”盲文,必须通过 感受器接受信号,然后由神经将信号首先传给
中枢。
B组
12.下列腺体中,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的是 ( )
(A)胃腺 (B)皮脂腺 (C)肠腺 (D)甲状腺
13.某视力正常者后脑着地摔伤后,眼睛看不见周围物体了,则受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眼球 (B)视神经 (C)视觉中枢 (D)小脑
14.人耳是听觉感受器。下列关于人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耳膜的作用是将空气振动形成的声波放大
(B)人耳能感受任何频率的声波
(C)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液体产生振动
(D)耳蜗是内耳中产生听觉的结构
15.下列关于盲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盲点是视神经穿过视网膜的地方
(B)盲点处没有感光细胞
(C)盲点在视网膜的近鼻侧
(D)盲点是视网膜上不能成像的地方
16.雄性激素是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睾丸每天分泌的雄性激素约为7 mg,其中约2%呈游离状态,其余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下列有关雄性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使其不容易通过肾脏排出
(B)使其不容易进入细胞
(C)抑制雄性激素发挥作用
(D)使其有效浓度低于特定水平
17.人在看物体时,经物体反射的光通过眼球的结构依次是 ( )
(A)角膜→房水→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B)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房水→视网膜
(D)角膜→玻璃体→房水→晶状体→视网膜
18.生活经验表明,当人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 )
(A)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无法接触到食物中的化学物质
(B)味蕾中的味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无法传递到大脑
(C)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对食物中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差
(D)味觉的适应性
19.小明同学请他的同桌小斌闭上眼睛坐在椅子上,小明在他的头上、面前、后方等两耳正中位置拍手发出声音,让小斌同学猜声音是从哪个方向发出的,但小斌同学有好几次都猜错了。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
20.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将两手浸入乙盆,双手的感觉怎样 请说明理由。
第三节 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1.B 2.A 3.A 4.B 5.B 6.D 7.D 8.C 9.听 视 触 视
10.手指 手背 11.触觉 躯体感觉
12. D 13. C 14. C 15. D 16. C 17. B 18. D
19.因为在两者耳朵的中间处发出声音时,声音会以同样的时间到达两只耳朵,所以发出声音的方向就难以判别了
20.左手感到冷,右手感到热。因为将左手浸入甲盆,左手的皮肤温度就接近甲盆热水的温度,再把左手放入温水中,这样左手感受到的是低于皮肤温度的刺激,是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将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冷的感觉。同理,右手是热觉感受器兴奋,最终产生热觉
第四节人体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例1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其原因是
分析与解答切除胰腺,即切除了胰岛,导致胰岛素缺乏,使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的分解作用大大减弱。血糖在体内的利用减少,肝糖元分解加速,由肝脏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大大增加,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大大超过正常水平,部分糖随尿液排出。本题答案为:狗尿中含有糖分。
例2当男性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喉结突出、长出胡须等不同于女性的现象,这是由
激发和维持的,男女在外形上出现的这种差异称为 。
分析与解答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这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进入青春期后,除生殖器官的差异外,男子出现喉结突出、长出胡须,女子乳房发达等差异现象称为第二性征。为什么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第二性征呢 因为人进入青春期后,睾丸和卵巢等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使它们具有产生性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和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功能,性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一定部位发挥作用,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发挥不同的作用,于是产生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第二性征。答案为:雄性激素、第二性征。
例3夏季,在气候干燥的地方不觉得很热,而在同样气温的空气湿度大的地方,人却感到闷热。请说明原因。
分析与解答人体皮肤散热的方式有直接散热和间接散热。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主要通过直接散热,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或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人体散热就主要通过汗液蒸发(间接散热)进行。汗液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皮肤中的热量,使人体皮肤温度下降。在干燥的地方,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少,有利于皮肤表面的汗液蒸发;而在潮湿的环境中,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不利于皮肤表面的汗液蒸发,这样从皮肤带走的热量就少,人就会感到闷热。
A组
1.多细胞高等动物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
(A)神经系统 (B)激素 (C)二氧化碳 (D)氧气
2.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导致 ( )
(A)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B)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C)长大后身材不受影响,智力低下
(D)长大后身材不受影响,智力正常
3.人在安静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 ( )
(A)脑 (B)内脏 (C)肌肉 (D)皮肤
4.下列关于人的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大约为37℃
(B)人的体温与性别、年龄和精神状态等有关
(C)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有所差异
(D)在安静和体育锻炼时,人的体温是一样的
5.阉割幼猪后有利于肉质肥厚,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 ( )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6.甲亢病人常不能控制自己,急躁,易生气。这是因为体内甲状腺激素 ( )
(A)分泌过多,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速度加快
(B)分泌过多,影响了生长发育
(C)分泌过多,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
(D)分泌过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低
7.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对糖代谢的影响是 ( )
(A)肝糖元合成加强,血糖浓度升高
(B)肝糖元合成减弱,血糖浓度升高
(C)肝糖元合成加强,血糖浓度降低
(D)肝糖元合成减弱,血糖浓度降低
8.在山区有时会见到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变态的大蝌蚪,原因是体内缺少 (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9.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途径是 ( )
(A)树突→细胞体→轴突 (B)树突→轴突→细胞体
(C)轴突→细胞体→树突 (D)轴突→树突→细胞体
10.中国运动员张健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全身涂满了油脂类物质,目的是为了减少
(填“直接散热”或“蒸发散热”)。
11.将浸有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去掉脑的蛙)腹部的皮肤上,蛙会出现搔扒反射(扒掉小纸片)。若用探针插入该脊蛙的椎管,重复以上实验,蛙 (填“会”或“不会”)出现搔扒反射,原因是 。
12.人有尿意时,如遇不便排尿的情况,可控制排尿,这一事实说明 。
B组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中游向清水处
14.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婴箱中监护,主要是由于 ( )
(A)早产儿体质差
(B)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的养料不够多
(C)避免被病菌感染
(D)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完善
15.给成年大鼠连续3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 ( )
(A)体重增加
(B)耗氧量下降
(C)嗜睡
(D)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
16.下列疾病中,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是 ( )
①水俣病②糖尿病③呆小症④夜盲症⑤巨人症⑥贫血⑦坏血病
(A)②③⑤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17.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天每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人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一所示,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 )
(2)如图二的甲、乙、丙、丁4幅图中,能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的是 。
(3)从上述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
18.下表是人体在不同情况下各部位产生热量的比例关系:
产热部位 脑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产生 安静时 16% 56% 18% 10%
热量的比例 运动时 1% 8% 90% 1%
(1)人在打篮球时主要的产热部位是
(2)列举一种可以使人体热量增加的方法: 。
19.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1)我们用手触碰含羞草的叶,含羞草会作出反应,它的叶会 。
(2)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比较下图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长素是由胚芽哪个部位产生的 。
(3)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下图甲、乙,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
20.现有玻璃容器若干、自来水、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30只、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及在50℃条件下处理10分钟后的甲状腺激素。若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经过50℃处理后是否还具有生物活性,请根据现有条件,完成以下实验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方案:取3个玻璃容器,按下表进行实验操作。
编号 实验方法
甲组 ( )+饲料
乙组 等量清水+10只蝌蚪+饲料+未经处理的甲状腺激素
丙组 等量清水+10只蝌蚪+饲料+( )
(2)以上实验方案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
(3)实验结果:请预测甲、乙、丙三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得出的结论是 。
21.小王最近买了一只宠物犬,他想训练其能在固定位置大小便。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训练方案。
第四节人体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1.A 2.A 3.B 4.D 5.B
6.C 7.B 8.D 9.A 10.直接散热
11.不会 神经中枢受损,反射弧不完整
12.大脑能控制排尿中枢
13.D 14.D 15.D 16.A
17.(1)B (2)丙 (3)不足 过高
18.(1)骨骼肌
(2)如运动、吃火锅等较热的食物、喝热水等(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19.(1)合拢 (2)尖端 (3)乙
20.(1)甲组:等量清水+10只蝌蚪丙组:经过50℃处理后的甲状腺激素
(2)甲和乙
(3)若丙组蝌蚪的发育速度和乙一样,但大于甲组,说明经50℃处理后的甲状腺激素具有完全的生物活性;若乙组蝌蚪的发育速度大于丙组,丙组大于甲组,说明经50℃处理后的甲状腺激素有部分生物活性;若乙组蝌蚪的发育速度大于丙组,丙组等于甲组,说明经50℃处理后的甲状腺激素完全失去生物活性
21.略
第 1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