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语
禁忌语
委婉语 ?小结
一、?称谓语???
(1) 亲属称谓??
(2)?社交称谓???(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
(3)?敬语和谦语
??二、禁忌语?????????????????????????????? ???????1、生理上的缺陷。???????2、家庭不幸。????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4、特定的风俗习惯。
?三、委婉语????? 1、有些事物或现现象,人们从来不原直说,必须用婉言????????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王晓椿准备在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来一起吃饭,为此写了一份请柬,请将不得体的地方改正过来。? 老叔: ????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老爸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荣幸被邀参加,务必前来,o?k?!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在交际中应适当、正确使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了解一些传统的语言文化,并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敬语和谦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自称“在下、鄙人、小弟、愚兄、属下、老朽等”
称自家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谦称小结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 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小:小女、小儿、小犬。 微:微臣。卑:卑职。
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家母、家慈、家兄
舍:舍弟、舍侄禁忌语什么是禁忌语?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你知道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一些内容吗?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1、生理上的缺陷。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对方不够开朗大度,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只好采取间接表达方式。2、家庭不幸。像亲属死亡,父母离异,婆媳不和,父子关系紧张,子女品德不端,晚年膝下凄凉,身有难言之隐,患上不治之症,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则不宜贸然询问。 3、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
4、特定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也不不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的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人不高兴。 讲话要注意避讳,早已成为人们的注意问题了。再探讨一下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对聋子表示照顾,说就讲“你耳背,请往前坐!”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如你亲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一个谙熟外文人的人,在几个不通外文人面前,大谈掌握外文的重要性,甚至说什么当今时代,不掌握一门外语,简直是新型文盲。这样会引起听者的不快。 注意对象的身份,在交谈中十分重要,忽视这一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对象的年龄,也是说话时不可忽视的因素。就说问岁数吧,如果是十二三岁的中学生发问,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就要使用不同的问法:“你几岁了?”──问小孩;“你多大年纪?”──问同龄人和中青年;“您高寿?”或“您高龄?”──问七八十岁老人。恰当使用不同的问语,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注意避讳。
四川方言中“舌”与“折”、“蚀”同音,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这图吉利,便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你到了四川就不要张口闭口买猪舌头、牛舌头。
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当然也说不得。
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究其实,又是谐音作怪,原来在上海话里“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为了免生不快,你只好从俗从众,管好自己的舌头。 现在仍然使用的社交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委婉语委婉语
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 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思考: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婉言语,应该怎么使用呢?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总结两种:直言和婉言。 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的节奏很快,大家都要节约时间,不提倡曲曲折折、吞吞吐吐、慢条斯理的说话,要求直捷、明快。
“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对于有些事物,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1、有些事物或现现象,人们从来不原直说,习惯上必须用婉言。如人们避讳说“死”,可以用其他词来说,“逝世”、“见马克思”、“没了”。例如,“元旦刚过,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七月盛夏,朱委员长不幸逝世……九月,毛主席又永远无可挽回地离开了人民”。
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婉言。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如把自己的意见说成“不成熟的意见”,把自己突出的成绩说成“我做得还很不够”等。。实际使用: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面,你应该怎么说好呢?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排队去。”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小结在交际中,我们学会了准确的称呼、注意避讳,能娴熟地运用婉言语,世间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多了一分和谐,多了一分文明。 称谓语(拓展了解)
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尊称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20岁(男) ——弱冠;???
30岁(男) ——而立之年;
4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 ——杖朝之年;????????
80~90岁 ——耄耋之年;?????
?90岁 ——鲐背之年;???????
100岁 ——期颐。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