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13节 地球的运动 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复习第13节 地球的运动 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06 15: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张PPT)
课型 课时
累计46节
新授课 第一课时
复习第13节
一、
: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12 )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小时。“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阳光下地物体影子变化规律来(测量时间  )的仪器
2、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燃香、沙漏、铜壶滴漏、鸡打鸣、打更、  )、(  )、(   )。
3、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   )和( 泄水型   )两类。
4、( 摆钟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5、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只有摆绳的( 长度   )来决定的,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 一定   )。这就是单摆动的( 周期    )。
6、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天 )。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变化是规律的:太阳升起与太阳落下时影子最( 长 ),但方向( 相反 ),正午时最( 短 )。
7、钟表以( 时针 )、( 分针 )、( 秒针 )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 1秒 ),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 1分 )。
8、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 齿轮   )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 单摆 )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 表针   )运转的。
9、( 水钟 )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   )原理来计时工具。
10、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二、选择题
1、子夜是指( B )。
A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B晚上十二点 C凌晨五点
2、摆的快慢与( B )有关。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3、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 A )证实了这一点。
A、傅科 B、牛顿 C、伽利略
4、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滴漏 C、浑天仪
5、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B )。
A、与同学对表 B、听广播报时 C、自己估测
三、判断题
1、时间的流逝有快慢的。 ( ×  )  
2、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 √  )   
3、半夜三更表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 √ )
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 √ )
5、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四、问答题
1、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答:太阳的高度、影子的长短、鸡鸣
2、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
答:从上课开始,到下一节课在上课大约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