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06 15:21:07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
课题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




知识与
技能
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
方法
学习烃的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乙醇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的氧化反应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内容
修改建议
【展示】各种含酒精饮料的图片,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它们含有共同的成分——酒精。
【提问】对于乙醇,你已经了解了它的哪些性质?
【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有醇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小,具有挥发性,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乙醇俗称酒精,在酒类饮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某白酒标签上注有“38°”字样,试说明其涵义。近年来,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你知道假酒中有毒的物质是什么吗?
【讲解】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根据各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四价、氧二价,氢一价),写出其可能的结构式。
(学生可能写出的结构式为和)
到底乙醇是那一种结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学生实验】取1mL无水乙醇于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演示实验】实验3—2
学生填写67页表格。
【分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了氢气,说明乙醇分子里有不同于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存在。证明了乙醇是第一种结构而不是第二种结构,可以简写为:CH3CH2OH或C2H5OH。
【板书】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讲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过渡】乙醇除了可以用作饮料外,还经常用作燃料,如实验室常用酒精灯来加热。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学生实验】实验3—3
【演示实验】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
【归纳并板书】
(2)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
(3)其他氧化剂:CH3CH2OHCH3COOH
【小结】乙醇发生各化学反应时的断键位置,进一步渗透“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阅读】资料一:课本67页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资料二:乙醇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 ??? 人饮酒后,分布于各组织中的乙醇,大部分在肝内氧化分解,很少一部分在其他组织中分解。乙醇先经醇脱氢酶的氧化,被氧化为乙醛,然后在醛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酸,参加体内正常的乙酸代射,最后生成CO2和H2O,释放出能量。乙醛氧化为乙酸的速度较快,因此,在一般饮酒量不多的情况下,乙醛不致于在体内储留,但如果大量饮酒,即可发生乙醛储留,并出现中毒症状。醉酒后,次日出现的不适感往往与乙醛的中毒有关。另外,大量饮酒,也会给人带来其他疾病,如诱发脂肪肝的形成,并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硬化,还可造成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病变、脑病变、造血功能障碍、胰腺炎、肾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等疾病,经常过量饮酒的人,高血压患病率也较高。
CH3OH
钠沉入试管底部,钠表面缓慢放出气泡
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布置作业
[作业] P77 8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
二、乙醇的物理性质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
(2)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
(3)其他氧化剂:CH3CH2OHCH3COOH
课后反思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学生课后要仔细揣摩乙醇发生各化学反应时的断键位置及成键位置。
课件19张PPT。颜 色 :
气 味 :
状 态:
挥发性:
密 度:
溶解性:无色透明特殊香味液体比水小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易挥发一、乙醇(俗称酒精) 1、物理性质  ⑵ 如何检验酒精是否含水?用工业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蒸馏,可得无水酒精。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思考与练习 已知4.6克无水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克CO2 和5.4克H2O,则无水乙醇中含有哪几种元素?你能写出其化学式吗?完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6∶ 18.8克CO2 中含有C元素:
5.4克H2O中含有H元素:则4.6克无水乙醇还含有O元素:乙醇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其化学式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4克0.6克1.6克C2H6OC2H6O+3O2 2CO2 +3H2O2、乙醇的分子结构实验测定分子式为 C2H6O ,
结构可能有两种,到底是哪种呢?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究竞那一个是乙醇的分子结构式?要由实验确定。问题:B式A式②①① [学生实验]将两块金属钠分别投入盛有冷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观察钠与水、与乙醇反应的现象有何异、同?哪一个更剧烈?填写下表:浮在水面
熔成球形
发出嘶声
放出气泡
剧烈先沉后浮
仍为块状
没有声音
放出气泡
缓慢?2Na+2H2O=2 NaOH +H2↑现象的本质原因:钠浮在水面上,而在乙醇中是先沉后浮水的密度>钠的密度>乙醇的密度产生的气体燃烧产物使干燥的小烧杯变朦胧,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的气体是氢气钠和石蜡反应吗?石蜡的成分是?不反应,成分是烷烃钠和乙醇反应说明乙醇中的氢和烷烃中的一样吗?不一样说明乙醇为A式定量实验:实验测定,4.6克(0.1mol )无水酒精可与
足量金属钠反应,收集到标况下1.12升
(0.05mol)氢气 :
nC2H6O∶nH2 =2∶1
实验结论:A式而B则为甲醚的分子结构, 甲醚不能与钠反应由此证明乙醇的结构式应为_______,2、乙醇的分子结构分子结构结构式: CH3CH2OH
或C2H5OH这一原子团--羟基
写作-OH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乙醇乙烷观察比较:烃的衍生物的概念:烃分子中的H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练习一
下列几种物质是否属于烃的衍生物?
如果是烃的衍生物,请指出它们的官能团。
A. B. C.CH3CH3 D.CH3CH2OH

—NO2 NH2
E. F. G. CH2COOHBDFG3 、乙醇的化学性质演示: 钠与无水酒精的反应: 乙醇钠乙醇镁(1)、与活泼金属反应(如Na、K、Mg、Al等)2              (CH3CH2O)2Mg + H2↑注意几个问题(1)该反应属于 反应 (2)为什么反应速率比水慢呢?置换[结论]?1、羟基决定乙醇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
    2、羟基中的H原子的活泼性:醇<水
     3、结构决定性质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水是电解质,而酒精是非电解质(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彻底氧化 (在空气中燃烧)②不彻底氧化 结构简式:CH3CHO乙醛交警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
K2Cr2O7Cr2(SO4)3(橙红色)(绿色)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讨论:乙醇的功过是非 第二课时
本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本节共1课时完成,教学对象为省级重点中学平行班学生。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和乙酸的用途。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又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烃类以及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也是羧酸类化合物的基础,为学生学习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有关醋酸的感性知识,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确定、官能团和化学性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探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条件。
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用形象具体的视频材料,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轻松愉快的实验探究和观察来描述本节内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设计着重于设计贴近生活、有趣的情境及问题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配以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知识感受。思路如下:①通过食醋解酒的视频引入课题,创设情景及问题组,引导学生探究食醋解酒的原因。②通过实验验证,拓展巩固提升学生对乙酸及其官能团的认识,并掌握其酸性,初步认识酯化反应。
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酸的探究实验,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及羧基官能团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实验、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方法
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
信息素材:喝醉酒用食醋解酒的视频报道片段,食醋图片,食醋除水垢的动画短片,乙酸产品图片,乙酸和乙醇的球棍模型
实验素材: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NaOH溶液,乙酸溶液,冰醋酸,稀盐酸,镁条,酚酞,紫色石蕊试液,Na2CO3溶液
课前分组:依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景,


新 课
【创设情境】饮酒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是过量的饮酒却造成了很多问题,于是人总是希望在寻找一种既能得到饮酒的快乐,又能免除酒后的痛苦——尽快解酒。下面我们观察一种解酒的方法:
播放食醋解酒的视频报道片段和网络资料。
【启发提问】从刚才的视频和相关报道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呢?为什么食醋能解酒呢?请同学们讨论后说出你们的推测。
【小结】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副板书】食醋解酒原因:初步猜测(食醋里含的某种成分与乙醇发生反应达到解酒的效果)
【多媒体展示】食醋商标
引发学生产生疑问
学生经讨论得出各种猜测结果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知道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初步推断是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才能解酒
由学生熟知的视频报道片段出发,巧设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



示,




【过渡】根据食醋的商标,同学们知道食醋里主要含乙酸,乙酸到底是个什么物质呢?
【板书】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质
【问题】同学们,你在日常生活中对乙酸有哪些了解?乙酸有哪些性质?通过体验你对乙酸的直观感受有哪些?
【实物展示】各类食醋、与常温下纯净乙酸, 比较它们的物理性质,再从冰箱里拿出冰醋酸,观察

【讲述】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乙酸又叫冰醋酸。当温度高于117.9℃时,乙酸由液态变为气态。
【演示实验】将纯净乙酸分别与水和乙醇混合后均混溶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板书】强烈刺激性气味,无色液体,有挥发性,熔点16.6℃,沸点117.9℃,易溶于水和乙醇
【过渡】同学们刚才初步认识了乙酸的物理性质,那乙酸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球棍模型展示】通过展示乙酸和乙醇的球棍模型,作比较,写出其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二、乙酸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或
【问题】
1.同学们请分析乙酸的化学式,它和已经学过的烷烃和乙醇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乙酸前半部分是什么?(甲基)后半部分是什么呢?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乙酸结构式中前半部分是甲基,后半部分是由一个碳氧双键和羟基组成的羧基,羧基就是乙酸的官能团)
【板书】官能团:—COOH 羧基

【过渡】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乙酸和乙醇的结构上看起来好像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却有很大的区别,从前面的知识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酸到底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食醋来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动画短片
学生产生好奇,迫切想知道乙酸它是个什么物质
学生体验乙酸和醋:观察、闻气味……并说出各类食醋以及纯净乙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认真观察,跟已学过的乙醇球棍模型作对比,写出乙酸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学生思考后可能的回答:
乙酸结构式的前半部分是甲基,后半部分有一个碳氧双键和一个羟基
学生产生疑问,想知道到底乙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对乙酸的探究兴趣
通过对球棍模型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物质世界的微观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究,




【多媒体展示】播放食醋除去水垢的动画
【问题组】
为什么食醋可以除水垢呢?
这说明它具有什么性质呢?
怎样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以及它的酸性强弱呢?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以及它的酸性强弱呢?请写出实验方案,药品:NaOH溶液,乙酸溶液,稀盐酸,镁条,酚酞,紫色石蕊试液,Na2CO3溶液
【小结】
证明乙酸酸性:
方案1:向试管加入约2mL醋酸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方案2:向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和2滴酚酞,再加2mL醋酸溶液,红色溶液变浅,说明醋酸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证明酸性强弱:
向两支试管编号A,B,在A,B试管中各放入一段已除去氧化膜的镁条,A试管中加入约2mL醋酸溶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稀盐酸,B试管生成气体速率比A试管中生成气体速率快,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再向C试管中加入约2mL醋酸溶液,再加入约1mL碳酸钠溶液,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醋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实验比较出乙酸的酸性强弱呢?
【总结】总结学生可能的回答:
醋酸有弱酸性,酸性强弱顺序为:HCl> CH3COOH
CH3COOH > H2CO3
【提问】
同学们已经通过上面的实验验证了乙酸具有弱酸性,为什么它有酸性而乙醇不具有酸性呢?
从乙酸的结构式分析,它有多少种氢呢?(两种氢)
到底是哪种氢提供的氢离子呢?(羧基提供氢离子)
乙醇在跟钠单质反应时为什么是羟基上的氢而不是甲基上的氢呢?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纠正补充,乙酸显酸性是由于乙酸的官能团---羧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使其显酸性,并且是羧基提供氢离子
【板书】三、乙酸化学性质:
弱酸性(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顺序为:
HCl> CH3COOH > H2CO3
【过渡】根据上面我们对乙酸结构的讨论已经知道它由于具有官能团羧基而具有弱酸性,那么乙酸的其他化学性质是不是也是由羧基决定的呢?
【情景回顾】食醋解酒,验证起初的猜测,同学们在最开始已经初步推断出是食醋中的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解酒,那你们的猜想是否是正确的呢?接下来我们将用实验来验证
【教师演示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震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图组装好仪器。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加热试管3min ~5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的液面上。

[边做实验边强调注意事项]添加药品的顺序要正确;导管口不要插进饱和碳酸钠;浓硫酸的作用及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2.向装有饱和碳酸钠和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加入约2mL石蕊试液。(不震荡)
3.用力振荡
【过渡】实验中,加入石蕊试液未振荡时溶液分层并显示不同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
(①在饱和碳酸钠的上面,有带香味的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
②溶液分为三层:红、紫、蓝;③溶液分为两层,乙酸乙酯层变薄但不消失,有气泡产生,下层为蓝色)
答:
(1)上层显红色是因为乙酸乙酯显酸性,也可能答是因为乙酸乙酯中有挥发出来的乙酸。
(2)中间是石蕊试液本身的颜色,
(3)下层显蓝色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4)有气泡产生说明上面的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的挥发出来的乙酸,这就说明前面使石蕊变红的是乙酸而不是乙酸乙酯
【小结】总结学生得出的答案后归纳,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乙酸乙酯是带香味的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密度比水小,说明了的确是乙酸与乙醇发生了反应,我们把酸和醇发生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板书】2.酯化反应
概念:酸+醇→酯+水
【拓展】在这个反应中我们用的催化剂是浓硫酸,在人体内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从而达到解酒的效果
【问题】根据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已经知道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这个反应具体的反应过程是怎样的呢?
【讲述】同位素标记法
【多媒体展示】播放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动画,再分析、讲解、板书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反应方程式:
【拓展】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如梨里含有乙酸乙酯,苹果和香蕉里含有异戊酸异戊酯等。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酯可用作溶剂,也可用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过程中积极快速的思考问题组
学生可能的回答:是因为醋酸有酸性,可以除去水垢
引起学生的强烈探究兴趣,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思考后归纳出乙酸的酸性及乙酸的酸性强弱
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组,一步一步努力思索其答案
学生心中的疑问得到一步一步的解答
学生回想起课堂刚开始时对解酒原因的推测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
学生恍然大悟,证实了之前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的猜测,更进一步认识了食醋解酒的原因
学生产生疑问,想追根究底的知道酯化反应的过程
学生从身边常见的食物了解到酯类物质的存在
由最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以生活的角度来看化学






习,




【练习题】
1.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钙、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下列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
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
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2.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3.酯化反应属于(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4.当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锅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是①②③④⑤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练习,比比谁想得快,谁做的好
乙酸的酸性得到应用,强化酯化反应的原理,实现运用化学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过渡】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下面这句话根据呢?
“酒还是陈的香”
【展示图片】

10年 438.0元 15年638.0元 20年838.0元
【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存放的过程中乙醇逐渐转化为乙醛,乙醛再逐渐变成乙酸,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
学生可能回答:有酯生成
联系生活,使学生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难题,解释诸多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归纳总结,完成结课】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乙酸的结构、官能团、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同学们知不知道乙酸的其他产品呢?食醋醋对人体健康的有没有影响呢?生活中醋有哪些妙用呢?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请同学们课下查阅搜集资料,下节课作简单报告
学生思考,课下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亲身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拓宽知识面







常规作业:①课后习题4,②课后习题5,③课后习题7
④.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铜
⑤. 7.有A、B、C、D、E五种有机物,分别由碳、氢两种元素或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五种有机物各取0.1mol,分别完全燃烧,都能得到4.48L(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
(1)A氧化能得到B,E氧化能得到A;
(2)D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能得到E,D跟氢气加成得到C;
(3)B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则这五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实践型作业:家庭小实验,用家中具备的材料去除水垢
认真完成作业。
将化学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乙酸
一、物理性质:
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无色液体,有挥发性,熔点16.6℃,沸点117.9℃,易溶于水和乙醇
二、乙酸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或
官能团:—COOH 羧基
三、乙酸化学性质:
1.弱酸性(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顺序为:HCl> CH3COOH > H2CO3
2.酯化反应
(1)概念:酸+醇→酯+水
(2)反应方程式:
四、乙酸的用途
(副板书)
食醋解酒原因:
初步猜测

进一步推测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课件32张PPT。廿一日酉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酸请同学们拿起盛有乙酸的试剂瓶,观察乙酸的色、态,打开瓶盖扇闻一下气味,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认识乙酸的物理性质一、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挥发性:易挥发(沸点: 117.9℃ )熔点:低(16.6℃)(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溶解性:易溶于水、[思维延伸]如何分离乙酸和 乙醇?乙醇等溶剂二、分子结构分子式: 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 :CH3COOH或羧基类比学习:乙醇问题探究:乙酸为什么具有酸性? 显酸性断键取代结论:活泼性-COOH中-OH 醇中-OH实验设计可行方案有:三、乙酸的化学性质(重点与难点) 1、乙酸的酸性探究活动——设计验证实验CH3COOH酸性强弱 酸性比较: H2SO3 > CH3COOH > H2CO3① 利用指示剂——石蕊试液;
变红③ 与某些盐反应
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②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可以置换H+为H2性质。
将表面用砂纸磨过镁条插入乙酸溶液,观察现象。酸性: CH3COOH > H2CO3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H2O + CO2↑ Mg + 2CH3COOH → (CH3COO)2Mg + H2↑⑤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④ 与碱反应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2CH3COOH + CuO → (CH3COO)2Cu + H2O 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
?①为什么导气管不能伸入饱和Na2CO3溶液?
②反应后饱和Na2CO3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
③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④为什么要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产物?

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
【观察?思考】②现象:①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液面上有透明、不溶于水、
油状液体产生。防止液体倒吸。③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④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a.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b.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问题探究一1、实验原理是什么?2、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如何脱去水)?3、酯化反应属于哪一类型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2、酯化反应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酯:酸跟醇作用脱水后生成的化合物物理性质:命名:某酸某酯(根据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 低级酯有香味,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有机溶剂,可作溶剂乙酸乙酯的酯化过程 ——探究酯化反应的可能脱水方式可能一可能二同位素示踪法酯化反应的本质: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 实验验证酯化反应属于哪一类型有机反应类型?小结乙酸的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香料、燃料、医药和农药等。迁移应用迁移应用迁移应用迁移应用【迁移·应用】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石蕊 ②乙醇 ③乙醛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CCH3COOH分别跟H—18O—C2H5和H—16O—C2H5
起酯化反应后,两者生成H2O的质量( )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迁移·应用】C播下希望的种子,让
它在我们的哺育下不
断的成长,最终得到
好的收成。愿同学们
每一天都是收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