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三专题2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三专题2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06 17:06:09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1. 道尔顿原子模型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一、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2. 汤姆生原子模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模型。认为原子是可以再分的。3. 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褔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卢瑟福认为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高速运动。卢瑟福——原子之父4.波尔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普朗克的相关理论与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相结合,较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5、电子云模型质子数原子的组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Z个(A - Z)个Z个原子是电中性的!+原子序数=质量数ab+dXC+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
c——代表离子所带得电荷;
d——代表化合价
e ——代表原子个数 ea、b、c、d、e各代表什么?原子与离子的关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失电子得电子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1、运动特征:运动空间极小无固定运动轨迹速度极快宏观、微观运动的不同1、核外电子以极高的速度、在极小的空间作应不停止的运转。
不遵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不能测出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即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2、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 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机会的大小,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的称为电子云。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一、电子云注意:
A.小黑点的含义
B.小黑点疏密的含义
C.H原子电子云的形状电子云: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图象。
电子云中的小黑点:
并不是表示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而是表示电子在此空间出现的机率。
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说明电子出现的机会多,而电子云密度小的地方说明电子出现的机会少。一、电子云关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你已经知道哪些规律? 回顾能量越高。离核越远;分层运动(排布);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低的区域运动AD趁热打铁(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每层≤2n2个。最外层≤ 8个(K层时≤2个),如果最外层为8个(K层为2个)就达到了饱和稳定结构。次外层≤ 18个,倒数第三层≤ 32个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1)电子分层排布的依据是什么?
(2)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层上的电子能量一样吗?运动区域的形状一样吗?
(3)为什么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
思考
分层依据:能量的较大差别;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或离核远近的不同。(一)电子层(又称能层)(二)原子轨道——电子亚层 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
处在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
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二)原子轨道:
指量子力学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主要区域。1、原子轨道类型(又叫能级):
轨道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轨道的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原子轨道形状——电子云轮廓图s轨道——呈球形s原子轨道p原子轨道p轨道:纺锤形(哑铃形)d原子轨道d轨道:花瓣形的;f 轨道形状更复杂。 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第四电子层:有四种形状,决定有四种类型轨道,记作4s,4p,4d,4f。ns,np,nd,nf等。第一电子层:只一种形状——球形对称,只一种类型轨道,用s表示,叫s轨道,记作1s。第二电子层:有二种形状,所以有二种类型轨道。分别是:球形,记作2s;纺锤形,用p表示,叫p轨道,记作2p。第三电子层:有三种形状,决定有三种类型轨道。 记作3s,3p,3d。原子轨道种类数与电子层序数相等,即n层有n种轨道。(三)轨道的伸展方向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p轨道含3个轨道,可容纳6个电子分别记作:px、py、pz。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
1个轨道,可容纳2个电子。d轨道有5个伸展方向,有5个轨道,可容纳10个电子;
f轨道有7个伸展方向,有7个轨道,可容纳14个电子。小结:各电子层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目和可容纳的电子数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③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
等,如2px、2py、2pz轨道的能量相等。①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 < np < nd < nf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 < 2s < 3s < 4s……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原子轨道时,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如下规律:2px=2py=2pz有下列四种轨道:①2s、②2p、③3p、④4d,其中能量最高的是( )
A. 2s B.2p C.3p D.4dD用“>”“<”或“=”表示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⑴3s 3p ⑵2px 2py
⑶3s 3d ⑷4s 3p <=<>趁热打铁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⑴2s 2p 4s
⑵3s 3p 4p2s<2p<4s3s<3p<4p趁热打铁P12问题解决(4)电子自旋电子平行自旋:
电子反向自旋:↑↑↑↓电子的自旋方式有两种:顺时自旋和逆时自旋。分别用↑↓表示。(1)电子分层排布的依据是什么?
(2)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层上的电子能量一样吗?运动区域的形状一样吗?
(3)为什么每个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n为电子层数)?
现在你知道了吗?1、下列轨道含有轨道数目为3的是
A、1s B、2p C、3p D、4d 3、第三电子层含有的轨道数为
A、3 B、 5 C、 7 D、 9 2、3d轨道中最多容纳电子数为
A、2 B、 10 C、 14 D、 184.第二电子层最多含有的电子数是
A、2 B、4 C、 8 D、10 √√√√√ExerciseC、同是s轨道,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5、下列关于电子层与原子轨道类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任一电子层的原子轨道总是从s轨道开始,而且原子轨道类型数目等于该电子层序数D、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Exercise课件20张PPT。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韦纳·海森堡;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物理学家。他是194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薛定谔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称为量子物理学之父。 “分身术”与“薛定谔之猫”原子核不衰变死猫原子核衰变活猫量子力学推导:原子核处于衰变和不衰变的叠加态 猫处于死与活的叠加状态结论:密闭箱中同时出现
衰变原子+未衰变原子 死猫+活猫!科学界反应:实验验证:1996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Monroe等人用单个铍离子作成了“薛定谔的猫”并拍下了快照,发现铍离子在第一个空间位置上处于自旋向上的状态,而同时又在第二个空间位置上处于自旋向下的状态,而这两个状态相距80纳米之遥!(1纳米为1米的十亿分之一)——这在原子尺度上是一个巨大的距离。想像这个铍离子是个通灵大师,他在纽约与喜马拉雅同时现身,一个他正从摩天楼顶往下跳伞;而另一个他则正爬上雪山之巅!——量子的这种“化身博士”特点,物理学上称“量子相干性”。 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听到薛定谔猫佯谬时说:“我去拿枪来把猫打死!” 薛定谔、爱因斯坦终生为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的谬误而努力,然而有生之年却未能如愿!也许有一天终有人能解开此谜?宏观和微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微观世界是如此奇妙,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有力的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薛定谔们所创造的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从量子化的角度去探索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电子出现的位置、能量高低、运动情况)悬疑一:下列是高一时我们学习过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n层容纳最多电子数=___________.此公式如何而来?2n2由波尔理论相邻能层电子跃迁只会有一条谱线!为什么会有两条或更多那?悬疑问题二薛定谔方程 与原子轨道1887-1961
E.Schrodinger ,
奥地利物理学家思维历程: 量子力学的诞生了解: 薛定谔方程(1926年提出) Hψ=Eψ
?-量子力学中描述核外电子
在空间运动的数学函数式,即原子轨道
E-轨道能量(动能与势能总和 )
m—微粒质量,
h—普朗克常数
x,y, z 为微粒的空间坐标
?(x,y,z) 波函数薛定谔方程推导出的处于第3层一些原子轨道的空间形状:原子轨道与电子层的关系: 原子轨道可以理解为电子在某一层上出现的空间范围。一、原子轨道概念和描述1、定义:量子力学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称为原子轨道.
2、概率描述:电子云(概率)
电子云:形象的描述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称为电子云图
3、二者关系:电子云是轨道的概率描述,电子云的空间拓展范围原子轨道相同,即每一种取向的电子云代表一种特定原子轨道。可以用电子云的取向来形象的描述原子轨道原子轨道的确定(电子云)第二层电子云的形状有如:形状和电子层数有关系吗每一种形状的电子云又有不同的的取向;取向就是一个特定的原子轨道!例如p能级有:
电子云离核远近(能层)电子云形状(能级)电子云取向(特定轨道)二、原子轨道(电子云取向)的 量子化描述:①主量子数n: (能层 )描述电子离核的远近或电子云在核外空间的扩展程度 n值越大能量越高。
n取值为正整数1,2,3,4,5,6…
 对应符号为 K,L,M,N,O,P…
  n 所表示的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能层。
练习:下列各层电子能量的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M层 B . K层 C . N层 D . L层 ②角量子数l(能级) :描述(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形状.
l 取值为 0,1,2,3… (n-1).共n个数值.
符号为 s, p, d, f 等.
 若电子n、 l 的相同,则电子的能量相同.
在一个电子层中,l 的取值有多少个,表示电子层有多少个不同的能级.
练习:找出下列条件下能级的数目,并写出其能级的符号
A. n=1 B. n=2
C. n=3 D. n=41 1s2 2s 2p3 3s 3p 3d4 4s 4p 4d 4f规律: 每层的能级数值=电子层数③磁量子数m: 描述电子云的空间取向,即原子轨道态。
 m可以取0、±1、±2 … ±l共(2l +1)个数值.
n、 l 、m确定,原子轨道就确定了.
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
s能级只有1个原子轨道,可表示为s。
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可表示为px、py、pz。
d能级有5个原子轨道,f能级有7个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书写方法:
对于第n层的s轨道,可记作ns,对于第n层的3个p轨道,可记作nPx、nPy、nPz。
练习:找出下列条件下原子轨道的数目
n=1
B. n=2
C. n=3
1 1s4 2s 2px 2py 2pz 3s 3px 3py 3pz 3dxy 3dyz 3dxz
3dx2-y2 3dz2规律:每层的原子轨道数为层数的平方(n2)2练习:根据泡利原理,同一轨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均不 相同.试推断:每个原子轨道最多有几个电子?④自旋量子数ms:描述在能量完全相同时电子运动 的特殊状态(简称为电子自旋状态).
处于同轨道上的电子的自旋状态只有两种.
分别用ms =+1/2或-1/2 (通常用符号↑或 表示).
注意:自旋并不是”自转”,实际意义更为深远.
知识小结:
原子轨道:量子力学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描述原子轨道的量子数是:n、l、m.
描述电子能量高低的量子数:n、l、
描述电子运动的量子数是:n、l、m 、ms.
n、l、m 、ms的取值与原子轨道数的关系.
每层的能级数=电子层数(n)
每层的轨道数=电子层数的平方(n2)
悬疑一:下列是高一时我们学习过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n层容纳的最多电子数=___________.此公式如何而来?2n2由波尔理论相邻能层电子跃迁只会有一条谱线!为什么会有两条或更多那?悬疑问题二问题延伸:单电子原子中第n能层的p能级向s能级跃迁无外磁场时有一条谱线,有外磁场时却分裂成三条,原因?课件32张PPT。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1、原子是由哪些基本微粒构成的?
2、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是否带有电荷?为什么原子是电中性的?
3、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在数量上有什么规律?这些微粒的体积和质量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1. 道尔顿原子模型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一、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课堂求知互动2. 汤姆生原子模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模型。认为原子 是可以再分的。3. 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褔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卢瑟福认为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高速运动。卢瑟福——原子之父α粒子散射实验4.波尔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普朗克的相关理论与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相结合,较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5、电子云模型2 卢瑟福从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3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 A.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的体积
B.原子核带正电荷,且电荷数远大于α粒子
C.金原子核质量远大于α粒子针对训练3 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中,我们可得到的启迪是
A.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奥秘的重要手段
B.早期的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不够细致,所以没有发现正确的原子结构模型
C.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以前的各种原子结构模型都是不正确的,对学习认识原子结构是毫无用处的
D.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是科学发展的形式 4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启示: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都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几位科学家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然科学就是在不断探索中修正错误而前进的。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几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相互交流并写出心得体会。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关知识链接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分布图讨论: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有哪些特征?人们按照图示的方法制作电子云的轮廓图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
90%的空间圈出来 S的原子轨道是________形的,电子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________。 P的原子轨道是________形的,每个P轨道有_______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为符号。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电子层序数增大而_____。 问题1:完成下面表格问题2:问题3:完成下面表格电子层 KLMNOP1s2s2p3s3p3d4s4p4d4f轨道核 外 电 子 填 充 顺 序 图轨道能量顺序↑↓↑↓↑↓↑↓↑↓↑↓↑↓↑↓↑↓↑↓↑↓↑↑↑↑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用轨道表示式表示出26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 (2) (3)
(4)
(5)
(6)
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 ,违反洪特规则的有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轨道和3d轨道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针对训练:1、分别再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式的简化形式、外围电子排布式表示出26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请你通过比较、归纳,分别说出这些不同化学用语所能反映的粒子结构信息。 课堂求知互动1.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3.洪特规则──电子在等价轨道(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总是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这种排布,电子的能量最低。针对训练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及其简化形式、外围电子排布式、电子轨道表示式: 根据洪特规则,人们总结出,当同一亚层轨道半充满、全充满以及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洪特规则特例:半充满全空本课总结:知识体系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电子学说的是 ( )
A、道尔顿 B、卢瑟福
C、汤姆生 D、波尔课堂反馈 2、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 12
3、以下原子轨道符号正确的是: ( )
A.6s B.2d C.3f D.7p
例13以下电子式排布式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式排布式的是
A.1s22s1   B.1s22s22p53s1
C.[Ne]3s23p63d1  D.[Ar] 3d64s2 5、 下列原子或离子,电子式排布式错误的是( )
A.K 1s22s22p63s23p63d1  B.Ca2+ 1s22s22p63s23p6
C.Cl— 1s22s22p63s23p6   D.S 1s22s22p63s23p46、以下电子式排布式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式排布式的是
A.1s22s1   B.1s22s22p53s1
C.[Ne]3s23p63d1  D.[Ar] 3d64s2 4、 某电子层n,当它为最外电子层时,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为次外电子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应是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8、 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层且只含1 个电子;B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的原子第三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6。 则各元素是何种元素?7.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课件21张PPT。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哪儿是我的位置呀?!电子专题2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原子轨道上排布,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大原理3.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总是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这种排布,电子的能量最低。1s22s22p21s22s22p63s1电子排布式Na通过碳原子和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想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如何书写?C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格式:①电子层数(1,2,3,4……);
②轨道类型(s,p,d,f);
③电子个数(右上角)。练习:请你尝试写出Li、O、Ne、Al、P、Cl、Br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式:1s2用一个小方框表示一个原子轨道,在方框中用“↑ ”或“↓ ”表示该轨道上排入的电子。2s2 2p3轨道表示式:原子结构示意图泡利不相容洪特规则①元素符号;
②轨道框(一个轨道一个框,能量相同的轨道连在一起)s—1 p—3 d—5 f—7;
③电子及自旋状态(↑、↓)。练习:画出下列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O、F、Al、Si、P总结:轨道表达式的书写格式:完成P14表2-3 N、 Mg1.判断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它违反了什么原理?
Al: 1s2 2s22p6 3s13p2
(2) Cl: 1s2 2s22p6 3s23p5
(3) S: 1s2 2s22p6 3s33p3
(4)Ne: 1s2 2s22p6 练习:错对错对2.判断下列有关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中能量最低的是 ( )D你能写出K、Ca的电子排布式吗?1s22s22p63s23p64s11s22s22p63s23p64s2练一练2.尝试写出铬原子(24号)和铜原子(29号)的电子排布式1.尝试写出钪原子(21号)和锰原子(25号)的电子排布式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54s1不是3d44s229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不是3d94s2洪特规则体系能量较低的状态全充满(p6,d10,f14)全空时(p0,d0,f0)半充满(p3,d5,f7)根据洪特规则,人们总结出,当同一亚层轨道半充满、全充满以及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问题解决1、试写出铁原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想想铁离子和亚铁离子谁更稳定?为什么?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Fe2+ 1s22s22p63s23p63d6
Fe3+ 1s22s22p63s23p63d5问题解决 2、原子核外电子是否一定排满里层再排外层即按K、L、M、N、O、P、Q依次排布?
3、对于电子数较多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书写时比较麻烦,有没有简便的方法?4、什么是外围电子?什么是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1.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1【学生活动】写出第8号元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该元素前一个周期的惰性气体原子电子排布结构O:[He]2s22p4
Si:[Ne]3s23p2
Fe:[Ar]3d64s2钠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2.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例如Mg:3s2 )。过渡金属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是其价电子(不仅包括最外层电子,还包括内层电子,例如Fe:3d64s2)。(3)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 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2)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吸收能量释放能量阅读教材P15拓展视野本课总结: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原理和规则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式本课学习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原子核外电子在排布时要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样使整个原子处于最低的能量状态。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量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Ca2+ 1s22s22p63s23p6B. O2- 1s22s22p4C. Cl- 1s22s22p63s23p6D. Ar 1s22s22p63s23p6B练习: (1) Al: 1s2 2s22p6 3s13p2
(2) Cl: 1s2 2s22p6 3s23p5
(3) S: 1s2 2s22p6 3s33p3
(4) K: 1s2 2s22p6 3s23p63d1
2.判断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它违反了什么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正确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