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盐”出》习题
填空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物体的(?????)或(?????),物体的沉浮(????????)。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的(?????)、(?????)有关。当物体的(?????)一定时,物体越重越容易(?????),越轻越容易(?????);当物体的(?????)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大越容易(?????),体积越小越容易(?????)。?
2.马铃薯放在清水里会(????),放入盐水中可能会(????)。同体积的清水的质量比盐水的(????)。?
3.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到水底了。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进水里,它会(?????)。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里要下沉,放在盐水里要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也能改变物体的沉和浮。如在水中加入适量的(?????)可以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由此可见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方法有:(????????)、(????????)、(?????????)和借助外力。
4.物体在水中(????????),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他们的(?????)和(?????????)有关。改变物体排开的(?????),物体在水中的(?????)可能发生改变。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下沉。物体(?????)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
答案
填空题:
1.?质量??体积??不会改变??质量??体积??体积??下沉??上浮??质量??上浮??下沉?
2.?沉??浮??轻?
3.?重量??漂浮??重量??沉??体积??沉??上浮??液体??盐??改变重量??改变体积??改变液体性质?
4.?有沉有浮??材料??液体的性质??水量??沉浮??浮力大于重力??浮力小于重力??体积??等于
《水落“盐”出》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对食盐析出的方法提出猜想和假设。
2.经历对比实验的过程,知道水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3.意识到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片、石棉网、三脚架、食盐、水、火柴、滴管、玻璃棒。
重点难点:
对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
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大胆猜想,实验探究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小红军将盐水渗进棉衣里骗过了敌人,回到山上小红军将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水落盐出》。小红军靠自己的机智将盐水带了回来,那么怎样才能把盐从水中取出来呢?大胆猜想一下,看你能想出什么办法?
评:教师从上节课的故事引入,既唤醒了学生记忆中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引入新课,简洁明了,直扑主题。
生: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
生:可以把棉衣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了以后把盐打下来。
生:把盐水放在火上烧。
生:急用时把盐水放在火上烧,不急用时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的用火烧、用太阳晒这几种方法,可以称之为加热。这种除去盐水中的水来取盐的现象叫蒸发。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酒精灯、蒸发皿等实验器材,我们用实验验证一下加热的办法是否有效。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示范。首先,点燃酒精灯,然后我们往蒸发皿里放入盐水,为了更快地得到结果,我们只往里面滴入两滴盐水,注意看我的滴管(只滴两滴)。同时,为了比较这个方法是否最快,我们往玻璃片上也滴上两滴盐水,然后把蒸发皿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通过实验来比较这两种办法哪个可以更快地把盐取出来。大家看明白了吗?在大家动手之前,请看大屏幕上的温馨提示:
1.请注意正确使用和熄灭酒精灯。
2.在水烧干时应用夹子把蒸发皿取下来,并及时熄灭酒精灯。
3.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三角架和石棉网,以免烧手。
4.及时将实验现象、结果等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师:大家明白怎么做了吗?好,下面各小组长就带领你们的小组成员开始实验。一个用火加热,另一个不加热。开始!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评: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实验前,教师先示范,并点明实验注意事项,为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做好分组实验奠定了基础。
师:刚才我们做了这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手拿实验记录表)用酒精灯烧时水在冒“白气”。
生:蒸发皿里的水逐渐减少。
生:水蒸发了。
生:蒸发皿里的水烧干了。
生:没有烧的玻璃片上的水几乎没有变化。
生:我看到盐出来了。
师:很好,那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用火烧水干得快。
师:用科学术语说应该是用火烧水蒸发得快,其他小组呢?
生:用火烧水蒸发得快。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也会用科学术语说了。看来大家的实验结果非常一致,酒精灯加热的水蒸发得快,那么酒精灯加热改变了水的什么呢?
生:改变了水的温度。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了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那么水蒸发的快慢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老师有两个玻璃片,分别滴上一滴盐水,想让其中一个玻璃片上的水蒸发得快一些,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可以放在有风的地方。
生:可以把盐水摊开。
生:可以用书扇风。
生:可以放在风扇下面吹。
生:可以用嘴吹。
师:同学们想到了用摊开和扇风的办法,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一下。首先我们先来做“摊开”的实验。大家往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盐水,其中一个用玻璃棒摊开,另一个不摊开,比较一下哪一个水蒸发得快。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手拿实验记录表)摊开的水慢慢变干。
生:摊开的水干了,没摊开的水没有变化。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没摊开的水是没有一点变化吗?
生:有变化,四周干了一点点。
师:对,没摊开的水也有变化,只是蒸发得慢,那么你通过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生:摊开的水蒸发得快。
师:其他小组呢?
生:一样。
师:这次大家的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摊开的水蒸发得快,那么把水摊开是改变了水的什么呢?
生:改变了水的面积。
师:对,是水的表面积大小发生了变化。那么,谁能按照刚才老师总结的方法来说一说水蒸发的快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做最后一组实验。这次我们还是在两个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盐水,都用玻璃棒摊开,其中一个用课本来扇风,注意不能用嘴吹,因为我们嘴吹的风是热的,这样就改变了不止一个条件。另一个我们要放在一个没有风的地方,然后我们来比较哪一个水蒸发得快。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扇风的玻璃片上已经看到盐了。
生:我用嘴舔了一下玻璃片上的盐,感到是咸的。
师:你很大胆,但要注意,这样是不卫生的。
生:我用手摸了一下玻璃片,感到上面有很多小颗粒。
生:扇风的水已经全干了,没扇风的水只干了一点点。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十分仔细,并且表达得十分完整。那么,通过这个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用书扇风的水蒸发得快。
师:其他小组呢?
生:一样。
师:这次大家的结果依然一致,扇风的水蒸发得快,那么老师再问大家,扇风使水的上方什么改变了?
生:有空气流动。
生:空气流动快了。
师:对,扇风加快了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那么,这次谁能说一说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水蒸发的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有关。
评:教师设计具有驱动性、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不但让学生动手,更让学生动脑,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件40张PPT。水落“盐”出教学目标:1、知道通过蒸发减少水分,能分离盐水中的盐和水。2、探究得出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知道水的沸点与冰点。3、培养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自学提纲:1、怎样帮助小红军把盐从水中取出来呢?2、了解水有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3、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三态变化呢?4、什么是水的沸点?什么是水的冰点?自然界中的水 水冰水蒸气 窗花霜 雪冰雪露云雨气 态固 态液 态 受热 受冷受冷受热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吗? 受冷 受热能不能分别举些例子?总结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气态、液态。
水的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观察生活中的三态变化,举例说明。拓展活动: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降水降水降水降水蒸发地下径流地表径流蒸发蒸发蒸发下渗堂清检测:1、水的三种状态为:( )、( )和( )。2、常见的固态水有( )、( )、( )等。3、气态的水又称( ),是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空中的( )和( )就是空气中的( )变成的小水珠。4、水的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 ),这就是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