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大象科学运动形式一: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运动形式二: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但地
球本身不自转运动形式三:地球在自转运动形式四: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我们提出的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各种运动形式都能说明昼夜交替的现象吗?资料资料资料资料分析与解释分析与解释分析与解释分析与解释通过多年的探索,现在人们知道:
太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天空中闪烁着群星,都是像太阳一样能发光的恒星。它们距离地球很远,其中最近的也有4.22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光每秒传播约30万千米。) 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已能观测到10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神奇的宇宙空间,
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随着天文观测不断进步,“地心说”暴露出许多问题。逐渐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所取代。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近四年的观测和计算,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日心说”。
“日心说”认为,太阳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公转还同时自转。 “日心说”对天体的描述大为简化,同时打破了过去认为其它天体和地球截然有别的界限,是一项真正的科学革命。这种学说和宗教的主张是相反的。为宣传和捍卫这个学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因为支持“日心说”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被教会判处终身监禁但他对科学独立的信仰从来未被动摇过 。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很多科学家为之付出了努力,也有很多科学家受到了迫害……
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并不会因此而停止……昼夜交替的认识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昼夜交替的认识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要约8760个小时的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昼夜交替的认识 “地球自转,不公转”时,地球自转一周就会发生一次昼夜现象。如果是这样,地球上某地的昼夜长短、气温变化就天天一样,不会出现差异,也就不会发生四季变化。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昼夜交替的认识 只有“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才会既有昼夜变化,又有四季变化,才符合真实的情况。 在古代,以希腊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体则以地球为中心,在不停地运动。这种观点,就是“地心说”。公元二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把当时天文学知识总结成宇宙的地心体系,发展完善了“地心说”,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天体运动图象。
托勒密(90-168)Claudius Peolemy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昼夜交替的认识 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秒。 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太阳绕地球一圈要花1046.6小时。《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习题
判断题:
1 在地球上,南北同纬度的地方可以同时看见日出。
2 猫头鹰的昼伏夜出是因为白天天敌太多。
3 东西同经纬度的地方可以同时看见日落。
4 东北的西瓜特别甜是因为东北夏天的白昼很长。
5 经度每个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6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7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由两级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问答题:
1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
答案
判断题:
1-7 对错错对对对对
问答题:
答:不会。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同一时刻的各地的时间不同。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教案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昼夜变化》单元的起始课。昼夜现象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运动以及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通过猜想、假设、模拟实验等手段,使学生理解昼夜现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尝试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解释,并且进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难点: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准备:
小地球仪(或乒乓球)、手电筒、实验记录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课件,由描写日出和日落的诗句和昼夜变化的图片引出昼夜现象。
2.提问:日出和日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每天,我们都能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的出现。同学们,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吗?昼夜现象又为什么会交替着出现呢?(板书:昼夜变化?)
二、通过实验探究提出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或解释
1、 教师演示实验:
(1)如果让地球仪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2.小组通过模拟实验提出假设或解释:
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上述四种情况都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我们观察的昼夜现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用模拟实验来证明。
三、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1、分别对这四种情况进行检验
师生讨论: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④地球自转;这三种情况与我们知道的事实相悖;所以只有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是正确的。(板书:与地球自转有关)
2、探索地球如何进行自转:自西向东
提问:我们知道了昼夜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但是我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吗?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出示图片)
学生:北京
教师:事实的确是北京先迎来黎明。如果要保证北京先迎来黎明,我们做实验观察一下,看看地球必须怎样转到才能做到?
3. 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实验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板书: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四、课后小结: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并且了解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相关昼夜变化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与昼夜有关的还有哪些知识?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