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学习无止境,探索无极限.
愿同学们扬起理想的帆,
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勇攀科学高峰!
____老师寄语
电饭煲
白炽灯泡
电暖器
电炉子
电孵化器
电熨斗
2.实质:电能转化为内能.
1.定义: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 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一.电流的热效应
3.组成:
2.原理:
1.定义:
二.电热器
熔点高
电阻率大
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电流的热效应.
主要部件是发热体.发热体应选______
_________的合金.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本身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以及通电时间有关.
猜想:
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
1.影响因素有多个,应当选用_________法.
2.产生的热量不能直接测量,如何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
R I t
控制变量
替代法
焦耳定律的发现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他为热功当量的测量以及能量守恒原理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1837年,焦耳在他父亲的工厂里装配了用电池驱动的电动机,并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测试。在测试中焦耳注意到电机和电路中的发热现象,他想到这和机器中的摩擦生热一样,都是动力损失的原因,这促使他对电流的热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在玻璃管中装入水银,通以强弱不同的电流,测定一定时间内相应的温度变化,从而发现了导体的发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他又利用不同尺寸的导体进行实验,发现一定的电流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在1840年写出的《论伏打电所产生的热》的论文中,他得出了“在一定时间内伏打电流通过金属导体产生的热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和导体电阻的乘积成正比”的结论.
三.焦耳定律
3.单位 电流---安(A) 电阻---欧(Ω)
时间---秒(s) 热量---焦(J)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 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 Q=I2Rt
五.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危害)
电热的利用
1.制成电热器 2.给用电器通电驱潮
电热的危害
1.烧坏电器 2.使导线绝缘皮老化引起火灾
防止电热造成的危害
加快散热(各类电器的散热孔,散热片,电脑的散热风扇)
电脑新型散热器
电脑水冷散热器2
电脑水冷散热器1
电脑主板新型散热风扇
电能的输送
由焦耳定律Q=I2Rt知道,在输电线上由于发热而损耗的电能跟电阻成正比,也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因此,要减少电能输送时的损失,就要减小导线的电阻或者减小输送的电流。要减小导线的电阻,就要使导线粗,这样要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而且会给架线工作增加困难。因此只能从减小输电电流上想办法。这就是远距离输电必须采用高电压的原因。
我国采用的输电电压有110kV,220kV,330kV和500kV,目前世界上正在试验的输电电压已经达到1 150kV。
大型发电机发出的电压有10.5 kV、13.8kV、15.75 kV、18.0kV,都不符合远距离送电的要求。因此,要在发电站内用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再向远距离送电。如果输电电压是220kV或330kV,到了用电区,先在一次高压变电所降到110kV,再由二次高压变电所降到10kV,其中一部分送往需要高压的工厂,另一部分送到低压变电所降到220 V/380V送给一般用户 。
六.知识小结 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掌握了哪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一.电流的热效应
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的现象.
2.实质:电能转化为内能.
二.电热器
1.定义: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2.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3.组成: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三.焦耳定律(控制变量法 替代法)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过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
3.单位: 电流---安(A) 电阻---欧(Ω)
时间---秒(s) 热量---焦(J)
七.知识迁移 练习巩固
1.下列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 )
A 电烙铁 B电熨斗 C电剃刀 D电饭煲
2.下列情况中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
B 家用电器长时间停用,隔断时间应通电一次.
C 家庭电路一般安装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流过 大时,切断电路
D 大型爆破工作,用电热引爆炸药.
3.某导体的电阻是2Ω ,当通过的电流为2A时,1min产生的热量是_____多少焦.
解:Q=I2Rt=(2A)2×2Ω×60s=480J
A
直流电源
A
研究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研究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