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06 09:3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
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960--1368年,中国先后经历了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和南宋和金
对峙以及元朝大一统三个历史时期。(907年)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五代)南方各地又陆续或并存过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北汉势力。称为十国。史称:“五代十国”。史事链接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7课识图寻踪 三幅图分别展现哪一民族的风情?崛起与分立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汴京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政权
名称建立
时间建立
民族建立者都城自主学习完成表格时间:
建立者:
定都: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汴京风俗叙史契丹人的生活: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tián 猎是生涯。
契丹的兴起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章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创制文字。 耶律阿保机 党项人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 元昊文物证史 坐落在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距银川城区42公里,是历代西夏帝王的陵墓。在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陵区随地势错落布列着九座帝王陵墓和140多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墓。西夏陵每座帝陵都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建筑群,各个陵园方向都朝南偏东。规模与北京明十三陵相当。 战争与和平宋辽关系耶律德光在位时,
契丹从后晋皇帝
石敬瑭手中得到
幽云十六州。幽云往事宋辽关系---战守内虚外北伐失利北伐?宋辽关系---战澶州之战北宋与辽的关系——战和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守内虚外)1004年澶州战役1005年澶渊之盟战和阅读教材P55页
找出“澶渊之盟”内容。 澶渊之盟时间: 年
内容:双方 ,北宋每年送给辽 .
1005年撤军,各守疆界“岁币”(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签订了盟约对双方有什么好处?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之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
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双方经济
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景象。
宋辽和议,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积极:消极:我看历史? 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阅读P56页的内容
回答:宋夏战和1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的原因是什么?
2 宋夏议和的内容?
3如何评价宋夏议和如何看待宋夏之间的和议1.大量的岁币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和议换来了安定局面,双方的
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宋与辽、西夏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交易。榷场探史明理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正义的。 契丹族、党项族与
汉族融合的表现在哪些方面?交融与发展三、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文字契丹矛多元汇聚 文字辽西夏 印章辽西夏 器物辽西夏 钱币辽西夏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生产方式与技术……西夏铜牛材料阅读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从这段材料中找出辽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任用汉人为官;
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三、碰撞中的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
(1)奖励垦荒,学会农耕
(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任用汉人为官。
(3)模仿汉字结构,创造契丹和西夏
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字铸造钱币。 西夏飞天壁画民族走向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融合两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在中国境内崛起,并建立起辽、西夏、金、蒙古等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暴力冲撞与和平交往的沧桑变迁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逐渐融合。小结我能行1.如果你想考察辽与西夏的历史,
你会去今天的( )
A 开封和宁夏
B 辽宁和银川
C 杭州和宁夏
D 辽宁和宁夏D 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3.10世纪初,定都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
A鲜卑 B契丹 C女真D蒙古
我能行BB B 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 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4.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A我能行 5. 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6.西夏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铁木真BC我能行7.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
C、包拯 D、寇准8.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DC我能行寻踪辽夏:
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随辽夏政权的兴衰在历史上发展和变迁情况。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