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我们来养蚕》练习
一、填空
1、在适宜的( )与( )下,蚕卵就会孵化出( ),没有孵化的卵颜色较( ),已孵化的卵颜色较( )。
2、蚕最喜欢的食物主要是( ),蚕是靠( )来呼吸的;蚕生病了要( );蚕生活的环境要( )、( )
3、养蚕时,我们要从蚕的( )、( )、( ) 、( )、( )等方面来考虑。
4、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
5、刚出壳的蚕很( ),如果想让小蚕挪地方,应该用( )帮助它。
6、刚产下的蚕卵颜色是()的,以后颜色会逐渐变成( ),蚕卵的样子像( )。
7、刚出壳的小蚕叫( ),它的大小只有( )它的颜色是( ),像( )
二、判断题
1、蚕卵是有生命的,观察是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
2、蚕宝宝是由蚕卵变来的。( )
3、蚕卵孵化时如遇气候干燥,可在蚕卵上喷少量的水。( )
4、刚孵出的小蚕头小身体大,全身白色。( )
5、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第二肌肤”的美称。( )
6、蚕卵是静止的,所以它是没有生命的。( )
7、蚕卵在孵化过程中,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它的样子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8、为保证蚕卵正常孵化,要将蚕卵放置在消毒的温暖的室内。( )
9、为防止蚕宝宝感冒,所以要把蚕房的门窗关闭。( )
10、蚕不会生病。( )
三、简答题
1、在蚕宝宝出生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2、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3、写一种和蚕属于同类动物的昆虫?
4、给蚕卵、蚁蚕画一张自画像。
2.1《我们来养蚕》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环境 温度 小蚕 深 浅
2、桑叶 气门 及时隔离 温暖 潮湿
3、食 宿 呼吸 保健 安全
4、中国
5、弱小 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
6、蛋黄色或黄色 灰绿色或紫色 细粒芝麻或大米粒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
1、答: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因为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 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控干水分才能喂它;饲料不能太稀,否则它会拉肚子。
2. 答: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刚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长1.2~1.3毫米。经过1-2天我就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过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蚕妈妈可产400-500个卵呢,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
3、蝴蝶
4、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我们来养蚕
科学苏教版 四年级下
导入新知
猜一猜
小时穿黑衣,大时换白袍,造间房子,不留门窗。
(打一种动物)
蚕
导入新知
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喜欢吃什么食物?
它长大之后会干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养蚕?
蚕有什么用处?
你们养过蚕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蚕及学习如何养蚕?
新课讲解
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
我知道蚕爱吃桑叶,蚕可以吐丝,它吐的丝可以做丝绸和蚕丝被;蚕长大后变成蚕蛾……
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
新课讲解
它只吃桑叶吗?
关于养蚕有哪些感兴趣又可以研究的问题?
除了桑叶,蚕还吃其他植物的叶子,如榆树叶、生菜叶、蒲公英叶等。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它也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呼吸?
蚕需要呼吸空气,蚕的身体侧面有两排小黑点,那是它的呼吸器官,叫做气孔。
它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
它会生病。生了病后,要及时为蚕室、蚕具冲刷消毒,通风透气。
新课讲解
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
蚕宝宝怕冷,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最好,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可以在纸盒里养,因为纸盒可以吸去桑叶所散发的水气,可保持蚕居住的干燥环境。
纸盒要放在通风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新课讲解
可以在蚕房里养,蚕房可以调节温湿度,促进蚕生长发育。蚕房四周可以栽植树木,以便夏秋遮荫防热,通风透气
新课讲解
如果养蚕困难的话,也可以养蚂蚁、菜青虫、蜗牛等其他小动物,还可以比较它们的饲养过程和形态的异同。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蚕这位新朋友。
蚕的生长记录
新课讲解
观察蚕卵
卵是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卵的变化,从形状、大小、颜色……
新课讲解
观察蚕卵
蚕卵是圆形的。蚕卵中间有点凹下去。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蚕卵和一粒米差不多……
新课讲解
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刚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长1.2~1.3毫米。经过1-2天我就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过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蚕妈妈可产400-500个卵呢,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
我的记录
第一天……
蚕卵
蚕卵的适宜温度在20-25度,时间为2-3天孵化,注意:蚕卵孵化期间需透气避光保存。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观察蚁蚕
看,我们的小蚕像蚂蚁一样从卵壳内钻出来了,我们仔细观察它们啊!
新课讲解
喂它吃东西
给它建一个家
给它找一些朋友……
讨论:我们的蚕宝宝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
新课讲解
我的蚕宝宝从卵中出来是这样的:黑黑的像蚂蚁,大约有3毫米,要及放大镜才看得清楚,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极细小。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蚁蚕要吃嫩叶而且要切碎。
我的记录
第10天……
蚁蚕
新课讲解
刚出壳的蚁蚕经过2-3小时就要进食桑叶,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让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它。
新课讲解
大家对养蚕的方法和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位养高手,但养蚕是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从中也会发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想自己领养一只蚕吗?赶快来填写我们的领养证吧!
新课讲解
领养证
为了更地了解蚕的一生,丰富人全经历,体验养蚕乐趣,我自愿参与养蚕活动。养蚕时,保证蚕的食物供应,及时清理蚕粪,每天观察,作好养蚕记录。
领养人:
年 月 日
家长 签字:
新知讲解
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的长大了。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呢 同学们对蚕的每一次成长要做好记录哦!
新课讲解
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课外拓展
中国养蚕的历史
我国是最早的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我国古代的蚕桑叶十分发达,养蚕历史久远,早已经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蚕桑文休。据专家们考证,中国古代的养蚕开始于5000多年以前,而在殷墟早骨文中已大量出现蚕、丝等象形文字。
课堂练习
1、刚产下的餐卵颜色是( )的,以后颜色会逐渐变成( ),蚕卵的样子像( )
2、刚出壳的小蚕叫( ),它的大小只有( )它的颜色是( ),像( ),蚁蚕很( ),我们不能手去捏。如果想让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 )轻轻帮助它。
3、 蚕吃得食物主要是( ),蚕是靠( )来呼吸的;
灰绿色或紫色
黑色
蚂蚁
细粒芝麻或大米粒
蛋黄色或黄色
桑叶
气门
我知道
弱小
干毛笔或羽毛
蚁蚕
3~4毫米长
板书设计
这节课我们知道养蚕的一些科学知识:
1、养蚕过程的一些问题。
2、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3、观察蚕卵和蚁卵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所发生的变化 。
4、知道怎样为蚕的生长做好记录。
布置作业
1、通过网络、书籍、询问家长的方式了解更多养蚕的知识,下节课交流。
2、为了把蚕养好,我们要制定一个养蚕的计划。
课堂小结
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儿童创造、小动物的乐趣。培养学生爱心、细心、小心、布耐心,喜欢、触及生命,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家庭亲情活动的好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的伟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2.1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课题 2.1我们来养蚕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2、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3、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4、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边研究。
重点 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难点 观察蚕卵和蚁蚕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导入:小时穿黑衣,大时换白袍,造间房子,不留门窗。 (打一种动物)出示:蚕及图片 学生认真思考、交流。 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养过蚕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吃什么食物?它长大之后会干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养蚕?蚕有什么用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蚕及学习如何养蚕?(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揭示课题。
讲授新课 一、养蚕的科学知识1、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出示图片养蚕的工具)2、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反馈:我知道蚕爱吃桑叶,蚕可以吐丝,它吐的丝可以做丝绸和蚕丝被;蚕长大后变成蚕蛾…… (出示桑叶、吐丝、蚕丝被图片)3、关于养蚕有哪些感兴趣又可以研究的问题?(1)问题一:它只吃桑叶吗解析:当然不是,除了桑叶,蚕还吃其他植物的叶子,如榆树叶、生菜叶、蒲公英叶等。但由于蚕是一代一代地繁殖在桑树上,所以就逐渐形成了最习惯吃桑叶的特性。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2)问题二:它也要呼吸空气吗?它靠什么呼吸?解析:需要呼吸空气,蚕的身体侧面有两排小黑点,那是它的呼吸器官,叫做气孔。蚕就是通过气门或气孔进行呼吸的。(注:气门指蚕的幼虫两侧的9对孔,气孔指蚕卵表面所布满的无数的通气道。) (3)问题三:它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解析:它会生病。生了病后,要及时为蚕室、蚕具冲刷消毒,通风透气,发现病死蚕,应将其放入盛有漂白粉或石灰的缸中,集中深埋或烧毁,并请兽医现场诊治。(注:消毒时可用漂白粉、鲜石粉)。 (4)问题四:把蚕养在什么地方最好?解析:蚕宝宝怕冷,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最好,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一:在纸盒里养最好,因为纸盒可以吸去桑叶所散发的水气,可保持蚕居住的干燥环境。(注:纸盒要放在通风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二:把蚕养在蚕房里最好。(注:蚕房一般修建在保温干燥的地势,能做到“六面光、天花板、对流窗、地火道、防蝇窗、消毒池、蒸气灶”等,蚕房四周要栽植树木,以便夏秋遮荫防热,通风透气,调节蚕室温湿度,促进蚕生长发育。26度上下的温度是养蚕的最适宜。 二、蚕的生长记录1、如果养蚕困难的话,也可以养蚂蚁、菜青虫、蜗牛等其他小动物,还可以比较它们的饲养过程和形态的异同。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蚕这位新朋友。 2、观察蚕卵(1)出示文本:卵是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卵的变化,从形状、大小、颜色…… (蚕卵的相关图片)(2)蚕卵是圆形的。蚕卵中间有点凹下去。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蚕卵和一粒米差不多…… (3)我的记录: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刚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长1.2~1.3毫米。经过1-2天我就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过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蚕妈妈可产400-500个卵呢,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4)蚕卵的适宜温度在20-25度,时间为2-3天孵化,注意:蚕卵孵化期间需透气避光保存。3、观察蚁卵(1)看,我们的小蚕像蚂蚁一样从卵壳内钻出来了,我们仔细观察它们啊! (2)讨论:我们的蚕宝宝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喂它吃东西。给它建一个家。给它找一些朋友 ……(3)我的记录我的蚕宝宝从卵中出来是这样的:黑黑的像蚂蚁,大约有3毫米,要及放大镜才看得清楚,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极细小。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蚁蚕要吃嫩叶而且要切碎。(4)刚出壳的蚁蚕经过2-3小时就要进食桑叶,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让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它。 4、大家对养蚕的方法和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位养高手,但养蚕是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从中也会发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想自己领养一只蚕吗?赶快来填写我们的领养证吧!5、领养证 为了更地了解蚕的一生,丰富人全经历,体验养蚕乐趣,我自愿参与养蚕活动。养蚕时,保证蚕的食物供应,及时清理蚕粪,每天观察,作好养蚕记录。 领养人: 年 月 日 家长 签字6、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的长大了。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呢 同学们对蚕的每一次成长要做好记录哦!7、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了解养蚕过程中的科学知识,知道蚕的生长对温度和湿度很重要,对蚕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自主发言,合作探究。蚕卵的孵化需要更适宜的环境,记录蚕卵的样子。通过参与,更能体会蚕卵也是有生命的,图片的显示更直观。蚁卵的样子,观察蚁卵需要注意的问题,记录它们的成长的过程。同学们对养蚕都产生了兴趣,希望亲手养自己的蚕。 了解养蚕过程中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做解析,让学生为以后养做好准备。第二部分主要讲解了蚕卵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同学们在观察中怎么做记录。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第三部分主要讲了小蚕从蚕卵出来的样子,也就是“蚁卵”,通过图片展示蚁卵的样子,让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更能保护生命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同学们养蚕并能记录蚕的一生。
课外延伸 我国古代的蚕桑叶十分发达,养蚕历史久远,早已经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蚕桑文休。据专家们考证,中国古代的养蚕开始于5000多年以前,而在殷墟早骨文中已大量出现蚕、丝等象形文字。(出示古代养蚕图片) 发挥课外连接的作用,了解更多的知识。
课堂练习 我知道:1、 刚产下的蚕卵颜色是(蛋黄色或黄色)的,以后颜色会逐渐变成(灰绿色或紫色),蚕卵的样子像(细粒芝麻或大米粒)。2、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它的大小只有(3-4毫米)它的颜色是(黑黑),像(蚂蚁),蚁蚕很(弱小),我们不能手去捏。如果想让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 )轻轻帮助它。3、蚕吃得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的成果。 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设计 这节课我们知道养蚕的一些科学知识: 1、养蚕过程的一些问题。 2、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3、观察蚕卵和蚁卵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所发生的变化 。 4、知道怎样为蚕的生长做好记录。 课堂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 1、通过网络、书籍、询问家长的方式了解更多养蚕的知识,下节课交流。 2、为了把蚕养好,我们要制定一个养蚕的计划。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把科学延伸到生活中。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激励学生把兴趣进一步引向校外。
课堂小结 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儿童创造、小动物的乐趣。培养学生爱心、细心、小心、布耐心,喜欢、触及生命,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家庭亲情活动的好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的伟大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