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21教育网
C
2、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①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②静止在水面的新型国产航母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三要素相同[来源:学*科*网Z③东风系列导弹发射时由推进器提供动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新型国产大飞机 C919 降落时,关闭发动机后飞机由于惯性仍能滑行一段距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2017?烟台)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考点】6L:惯性.
【分析】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故应该是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故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甲车原来静止,甲车受到后面的撞击而突然向前运动而使司机背部受到挤压;第二种情况甲车向后倒车撞到乙车上而停止运动,而使司机背部受到挤压.21·cn·jy·com
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应该是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前运动,故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乙车向前运动车头撞到甲车而停止;第二种可能是乙车静止,乙车车头由于受到撞击而向后运动.2·1·c·n·j·y
【解答】解:由于甲车司机的背部受到挤压,故应该是甲车司机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故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甲车原来静止,甲车的车尾受到后面的撞击而突然向前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保持不动,即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第二种情况甲车向后倒车,甲的车尾撞到乙车的车头上而停止运动,而甲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后运动而使背部受到挤压;21·世纪*教育网
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应该是乙车司机相对于乙车向前运动,故也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乙车向前运动车头撞到甲车的车尾而停止,而乙车司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到乙车上造成身体向前倾斜;第二种可能是乙车静止,乙车车头由于受到撞击而向后运动,而司机由于惯性保持静止而造成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
综上分析:故只有B正确.
故选B.
4、(2017?德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6L:惯性.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有与质量有关.
【解答】解:A、汽车静止在路面上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小汽车上方空气流动大于下方的空气流动,因此小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支持力和空气向上的托力的作用,因此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故B正确;www.21-cn-jy.com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2-1-c-n-j-y
D、惯性只有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不是为了减小惯性,而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B.
5、(2017?泰安)如图是用力F把一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而平衡,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F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解答】解:
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故选D.
6、(2017?临沂)在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战,最终站到最高领奖台上,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的力
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答案:A
专题:力;力与运动
解析:发球手将球发出时,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A正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受力不平衡,不能保持静止,B错误;主攻手大力扣杀时,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C错误;球落入对方场地时,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即球的运动状态也发生改变,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2017?德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它一定是静止的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越大
8、(2017?郴州)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
【分析】(1)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判断;
(4)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21*cnjy*com
【解答】解:A、鸡蛋碰石头时力是大小相等的,只所以鸡蛋破是因为鸡蛋的耐受力小;故A错误;
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误;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故短跑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有惯性,故D错误.【来源:21cnj*y.co*m】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出处:21教育名师】
9、(2017?福建)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平衡力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是平衡力.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来源:学科网ZXXK]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与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10、(2017?眉山)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D.若增大拉力F,则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考点】6S: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7D: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
(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A、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B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即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故C正确;
D、若增大拉力F,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2017?丽水)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6F:力的作用效果;6L:惯性;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转动速度无关;
(2)在同等情况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解:
A、飞叶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所以飞叶的转速变慢;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飞叶的惯性不变,故A正确;
B、轴承内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摩擦,故B正确;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D.
12、(2017?遵义)遵义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赛事中,关于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草坪上静止不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前锋队员将飞来的足球顶向球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在地面上的守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1)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2)力既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能是物体发生形变;
(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
【解答】解:
A、足球在草坪上静止不动时,足球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足球不受摩擦力作用,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前锋队员将飞来的足球顶向球门,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故C错误;
D、静止在地面上的守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2017?临沂)2017年4月19日19时41分,搭载航天“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飞船与火箭分离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在轨道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此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________的;天舟一号的电池板利用的太阳能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惯性 静止 可再生
专题:运动和力;机械运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物体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飞船与火箭分离后会继续向前飞行;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位置不再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太阳能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
14、(2017?德阳)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
【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此题应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出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推力无关.
【解答】解:
(1)甲图中推力在B上,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30N;
(2)乙图中推力作用在A上,此时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所以A所受的摩擦力仍为30N.
故答案为:30;30.
15、(2017?宜昌)用2N的拉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将拉力增加到5N,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做 (选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
【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
【解答】解:
拉力为2N,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拉力平衡,f=F=2N;
当拉力为5N时,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仍不变,滑动摩擦力仍为5N,此时木块将做加速运动.
故答案为:2;加速.
16、(2017?伊春)超市里小红用15N的力推着重30N的购物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购物车安装车轮的作用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当受力不平衡时,物体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变滑动为滚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1)重30N的购物车,在15N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15N.
(2)购物车安装车轮的作用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
故答案为:15;减小.
17、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用20N的水平方向拉力,拉动小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等于 N,阻力的方向向 (选填“西”或“东”)。
19、重为120N的物体在8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所示,物体运动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N.运动的速度是 m/s.
2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作图、论述与实验探究题
21、(2017?六盘水)—天,在某段市区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两小车追尾相撞事故.交警询问时,前车司机说:“我的车速很慢,后车突然加速撞了我的车尾,当时我女儿坐在后排,撞车导致她的头撞到了前排座椅背上.”后车司机说:“前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就追尾撞上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冋答:哪个司机在说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请你写出一条交通安全警示语.
解答:前司机在说谎(1分);如果是后车追尾,前车由于受到撞击会加速向前运动,前司机的女儿,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不可能撞在前排座椅的后背上(2分)(答出惯性得1分, 能简单解释正确得1分);警示语合理即可得分(1分)
22、(2017?镇江)形状不规则的石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为重心,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6H:力的示意图.
【分析】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作用点在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解答】解:物体受到两个力:重力G和支持力F,二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23、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 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来源:Zxxk.Com]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处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
.
【考点】6N: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1)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
(2)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小车运动的距离短,表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3)(4)当水平面是光滑的,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小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据此推出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解:(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速度相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甲;(3)匀速直线;(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24、(2017?武汉)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读出弹簧测力计所示的 拉力就可以得到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在乙实验中砝码随着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砝码受力的示意图.
(3)由 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燥程度有关.
【考点】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砝码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在竖直方向上因静止受平衡力的作用;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确定答案.
【解答】解:(1)只有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水平拉力大小(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木块与长木板摩擦力的大小;[来源:Zxxk.Com]
(2)砝码随着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木块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砝码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因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与木块施加的支持力作用为平衡力,如下所示;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燥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比较测力计示数比较滑动摩擦力大小,故由乙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燥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水平; 木块与长木板;(2)如上图; (3)乙丙.
25、(2017?哈尔滨)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 ,大小 ;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 F4;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 F6.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
四、计算题
26、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骑共享单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其相关数据如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年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云迪同学的质量为50kg,若他在骑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02 倍,则他所受到的阻力为多少N?(g取10N/kg)
27、质量为1000千克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车重的0.3倍,且保持不变.求:
①汽车行驶2000米所用的时间t.
②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f.
③当汽车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变化了300牛时,求:汽车的牵引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