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核心素养下的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下)
选择题是历史考试命题中最常见的基本题型,一般占总分值的一半左右,是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体现“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选择题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它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选项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近年来命题者把“识图”、“材料”等题引入选择题,命题方式更加多样化,使选择题的考查目标延伸向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结合全国各地近几年的中考题,目前选择题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十种:(1)概念型选择题;(2)人物型选择题;(3)组合型选择题;(4)比较型选择题;(5)因果型选择题;(6)方法型选择题;(7)漫画型选择题;(8)表述型选择题;(9)排序型选择题;(10)材料型选择题。从历年全国中考试卷情况来看,第(5)和第(8)类选择题所占的比重明显较高,而且,基于历史学科的中考现状,难度与灵活度不会很大,破解此类选择题成为重中之重。
★类型六:方法型选择题
方法型选择题是近年历史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该题型关注同学们的学科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生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不在是考察的重心,只是一个载体,突出考查的是历史的学科方法。标志性词语主要有研究讨论推测调查等。www.21-cn-jy.com
例题6(2016·重庆B卷第14题)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B.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C.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解析】解答此类题要明确题目设问。本题考查属于历史观点的选项,我们要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都是历史史实,并没有提出什么观点;而因为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这明显提出了历史观点。
【答案】D。
解题点拨: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和分析作为载体和桥梁的题干知识的来龙去脉;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如识图读图、材料处理、计量、阅读和换算年代的技巧等;从分利用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发散思维。
【跟踪训练】
1.(2017?东平县二模)主题式学习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一种学习方式。下列历史事件及所反映的主题对应正确的有( )项
①若把但丁、哥伦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人物组合在一起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最适合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②若把罗斯福、希特勒、纳粹党、日本军部法西斯等图片组合在一起,研究主题是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若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人物图片组合在一起,这组图片反映的恰当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与发展者21*cnjy*com
④“冷战与美苏争霸、欧洲复兴、日本崛起、欧盟成立”。如果要给以上知识点确立一个主题,合适的是多极格局下的世界【出处:21教育名师】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2.(2015?连云港二模)日本学者田中正明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准确的是( )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田中正明否定传闻(口述)历史具有考证价值,体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
C.此观点准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3.(2017?山东滨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青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2015春?宿城区校级期末)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发生在宋代的商业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海外贸易兴盛,港口众多
B.出现了便于交易的纸币
C.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
D.出现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类型七:漫画型选择题
漫画型选择题是近两年流行的题型,一般由漫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漫画部分常由图片、标题或注释组成,图片是漫画的主体,通常刻画特色鲜明的人和物。有 些图片无法表达的意思,就需要用文字对图片内容作适当补充。漫画选择题具有鲜明的主题,集趣味性、比喻性、讽刺性、深刻性、理论联系实际于一体,既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例题7(2017?泰安)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认识。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抗战胜利后”“和平方案”以及代表蒋介石的小人及他手中的兵器,联系所学可知,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备战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故①②③符合图片信息和历史史实。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C
解题点拨:解答漫画型选择题,第一步要把握漫画的情景,理解漫画的主题,分析漫画的寓意;第二步将漫画、题干要求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链接;第三步在对漫画和课本内容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判断,选出正确答案。21cnjy.com
【跟踪训练】
1.(2017?南安市)如图,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美帝国主义)给鸡(西欧各国)拜年”,漫画讽刺的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2.(2017?长沙)如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 )
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
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3.(2016?青岛)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4.(2017?潍坊)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
A.消极抗战 B.片面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开展游击战
5.(2017?泗县二模)如图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一幅题为《无法自拔》的漫画,它所指的国家是( )21·世纪*教育网
A.德国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6.(2017?惠民县模拟)如图是讽刺20世纪30年代某一国际事件的漫画,对这一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反映了慕尼黑阴谋的实质
B.进一步刺激了德国的野心
C.助推英法绥靖政策到顶点
D.缓解矛盾带来欧洲的和平
7.(2017?海南)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其开始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C.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类型八: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包括肯定型选择题和否定型选择题。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在”“反映出”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性词语,如“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目的”等。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21·cn·jy·com
【例题展示】
例题8(2017春?重庆校级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德国突袭法国 B.德国突袭波兰
C.德国突袭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只得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1*cnjy*com
【答案】B
解题点拨:表述型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常的解题方法有: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②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跟踪训练】
1.(2017?广东)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2·1·c·n·j·y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
2.(2017?自贡)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如图是条约内容,请指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3.(2017?黑龙江)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7?绥化)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5.(2017?甘肃)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6.(2017?兴隆台区校级模拟)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极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其爆发的标志是(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2017?吉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8.(2017?益阳)某班级举行辩论会,辩论双方主要观点概括如图。请判断此次辩论的主题是评价(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类型九:排序型选择题
排序型选择题是在题干中有先后顺序地理位置和逻辑关系等字样和多个数字项组合而成,强调对历史知识时序性、地域性和逻辑关系的考查,即要求将题干所列的空间、时间、因果关系、对应关系等,根据题意要求(时间先后、地理位置、逻辑关系、对应关系等)排列其顺序。【版权所有:21教育】
【典型例题】
例题9(2017?济南)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有关知识点.通过回顾题干所给事件的时间及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即可。根据所学可知,①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9年;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1912年;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④谭嗣同英勇就义的时间是1898年。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④②①。【来源:21cnj*y.co*m】
【答案】D。
解题点拨:解析此类选择题,要求学生识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积累。解题时可用时间标注法,标注出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具体时间,再排序作出选择。通常的方法有:①首位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然后查找以这一史实序号为首的选项,就可以迅速地选出答案。②首尾结合法,按时空延展 顺序找出最早发生的一件史实和最晚发生的一件史实,根据其序号即可选定正确答案。③中间判断法,如果备选项的序号首尾相同,根据备选项中间序号的先后顺序去判断,也能很快确定正确选项。
【跟踪训练】
1.(2017?海南)不久前,“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包括( )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7?重庆)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3.(2017?南京)为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增强当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与珍爱和平的情感,二战后出现的现象包括( )www-2-1-cnjy-com
①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②毕加索创造《格尔尼卡》③设立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④设立国家公祭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7?盘锦三模)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的事件是( )
①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作战②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③德国占领法国,空袭英国④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7?重庆)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定都天京 ②西征、东征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类型十: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全国各大市的热点,因此也应成为我们教学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二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典型例题】
例题10(2017?贺州)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由“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可以看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ABC与材料反映内容不符。
【答案】D。
解题点拨:认真读材料,获取材料中的关键字,关键字非常重要,常常是做题的方向,不能找错,很多关键字其实很明显的。然后联系课本知识进行选择或回答,有多历史材料题的材料来自书上的小字部分或节选自最下面的文献资料。2-1-c-n-j-y
【跟踪训练】
1.(2017?巴彦淖尔)“古都兵变冻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篇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2017?襄阳)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3.(2017?荆州)1912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后又颁布了《公司条例》《农商部奖章规则》等。南京临时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促进文化生活的变迁
C.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 D.推进新式教育的发展
4.(2017?资阳)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法德关系的和解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5.(2017?自贡)某学者评述一政策时写道:“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政策是( )
A.废藩置县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6.(2017?镇江)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1415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200万降至1939年的800万,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化,是由于美国实施了( )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7.(2017?聊城)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就近上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 )
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B.1937年全面侵华
C.1939年闪击波兰 D.1941年突袭苏联
专题二 核心素养下的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下)
选择题是历史考试命题中最常见的基本题型,一般占总分值的一半左右,是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体现“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选择题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它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选项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选择题的考查范围较广,近年来命题者把“识图”、“材料”等题引入选择题,命题方式更加多样化,使选择题的考查目标延伸向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结合全国各地近几年的中考题,目前选择题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十种:(1)概念型选择题;(2)人物型选择题;(3)组合型选择题;(4)比较型选择题;(5)因果型选择题;(6)方法型选择题;(7)漫画型选择题;(8)表述型选择题;(9)排序型选择题;(10)材料型选择题。从历年全国中考试卷情况来看,第(5)和第(8)类选择题所占的比重明显较高,而且,基于历史学科的中考现状,难度与灵活度不会很大,破解此类选择题成为重中之重。
★类型六:方法型选择题
方法型选择题是近年历史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该题型关注同学们的学科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生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不在是考察的重心,只是一个载体,突出考查的是历史的学科方法。标志性词语主要有研究讨论推测调查等。
例题6(2016·重庆B卷第14题)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B.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C.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解析】解答此类题要明确题目设问。本题考查属于历史观点的选项,我们要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都是历史史实,并没有提出什么观点;而因为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这明显提出了历史观点。
【答案】D。
解题点拨: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和分析作为载体和桥梁的题干知识的来龙去脉;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如识图读图、材料处理、计量、阅读和换算年代的技巧等;从分利用试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发散思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跟踪训练】
1.(2017?东平县二模)主题式学习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一种学习方式。下列历史事件及所反映的主题对应正确的有( )项①若把但丁、哥伦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等人物组合在一起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最适合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②若把罗斯福、希特勒、纳粹党、日本军部法西斯等图片组合在一起,研究主题是经济危机的影响③若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人物图片组合在一起,这组图片反映的恰当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与发展者④“冷战与美苏争霸、欧洲复兴、日本崛起、欧盟成立”。如果要给以上知识点确立一个主题,合适的是多极格局下的世界A.1项 B.2项 C.3项 D.4项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奠定基础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以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影响,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消除危机影响,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德国和日本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传到俄国,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二战结束后,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美苏争霸是冷战的产物,欧洲复兴,日本崛起都是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的变化,随着日本西欧的经济的恢复,逐渐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牵制力量,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D。
2.(2015?连云港二模)日本学者田中正明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准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B.田中正明否定传闻(口述)历史具有考证价值,体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C.此观点准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口述历史指的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历史研究方法,对历史研究有参考价值。田中正明借否认“口述”方式来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严重伤害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
【答案】D。
3.(2017?山东滨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青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有关知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A。
4.(2015春?宿城区校级期末)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发生在宋代的商业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海外贸易兴盛,港口众多
B.出现了便于交易的纸币
C.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
D.出现闻名世界的大城市
【解析】本题以《全球通史》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纸币的出现。最能证明宋朝发生了“商业革命”的现象是出现了便于交易的纸币。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纸币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答案】B。
★类型七:漫画型选择题
漫画型选择题是近两年流行的题型,一般由漫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漫画部分常由图片、标题或注释组成,图片是漫画的主体,通常刻画特色鲜明的人和物。有 些图片无法表达的意思,就需要用文字对图片内容作适当补充。漫画选择题具有鲜明的主题,集趣味性、比喻性、讽刺性、深刻性、理论联系实际于一体,既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1*cnjy*com
例题7(2017?泰安)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认识。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抗战胜利后”“和平方案”以及代表蒋介石的小人及他手中的兵器,联系所学可知,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备战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故①②③符合图片信息和历史史实。
【答案】C。
解题点拨:解答漫画型选择题,第一步要把握漫画的情景,理解漫画的主题,分析漫画的寓意;第二步将漫画、题干要求和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链接;第三步在对漫画和课本内容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跟踪训练】
1.(2017?南安市)如图,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美帝国主义)给鸡(西欧各国)拜年”,漫画讽刺的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分析能力。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就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资本主义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目的是为了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及其卫星国,对抗社会主义,争夺世界霸权这与“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寓意相近
【答案】B。
2.(2017?长沙)如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 )
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
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有关内容。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交叉完成了,伴随着德意志的统一,德国政府积极开展发展经济的措施,鼓励发展科技文化事业,重视重工业发展,但德国改革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容克地主阶级主张对外扩张,同英法重新瓜分世界;俄国在农奴制改革的同时,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俄国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以此分析漫画实质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和俄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
【答案】C。
3.(2016?青岛)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内容与影响。通过观察图片《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得出:黄鼠狼代表的美帝国主义向代表西欧各国的公鸡提出援助计划,最后公鸡被吃得只剩鸡毛,代表西欧各国在马歇尔计划之后遭遇了经济危机。漫画寓意着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意在讽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打着援助的名义,实质是为了打开西欧的门户,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
【答案】D。
4.(2017?潍坊)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
A.消极抗战 B.片面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开展游击战
【解析】本题以漫画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根本保证的理解,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图中体现了“军”“民”合力抗日,实际表达的就是全民抗战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根本保证,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不是漫画的准确表达,故排除。
【答案】C。
5.(2017?泗县二模)如图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一幅题为《无法自拔》的漫画,它所指的国家是( )
A.德国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依据题干漫画的内容和文字“中国大陆、太平洋”等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是日本在二战时期,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日军被拖入了持续作战的泥潭,出现了“无法自拔”的场面;故D项正确。ABC与题意不符。
【答案】D。
6.(2017?惠民县模拟)如图是讽刺20世纪30年代某一国际事件的漫画,对这一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慕尼黑阴谋的实质
B.进一步刺激了德国的野心
C.助推英法绥靖政策到顶点
D.缓解矛盾带来欧洲的和平
【解析】本题考查慕尼黑会议。据题干“20世纪30年代某一国际事件的漫画”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慕尼黑会议的描述。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英法实行这一政策并导演了“慕尼黑阴谋”,其实质是纵容法西斯侵略,它刺激了德国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故缓解矛盾带来欧洲的和平是错误的。
【答案】D。
7.(2017?海南)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其开始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C.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据所学结合图示可知,美苏关系由二战时的合作到二战后走向敌对;图中的易北河会师标志着美军和苏军的合作;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美国走上“冷战”的道路,“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这样,两国出现相互制衡的局面,漫画“较量”是抗衡局面的体现;故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答案】A。
★类型八: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包括肯定型选择题和否定型选择题。肯定型选择题题干中常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在”“反映出”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性词语,如“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目的”等。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例题展示】
例题8(2017春?重庆校级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德国突袭法国 B.德国突袭波兰
C.德国突袭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只得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答案】B
解题点拨:表述型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常的解题方法有: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②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跟踪训练】
1.(2017?广东)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www.21-cn-jy.com
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
【解析】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知道明太祖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在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其中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故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皇权。
【答案】B。
2.(2017?自贡)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如图是条约内容,请指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D选项不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答案】D。
3.(2017?黑龙江)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
【答案】D。
4.(2017?绥化)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即中国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引发了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答案】B。
5.(2017?甘肃)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21教育网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www-2-1-cnjy-com
【答案】A。
6.(2017?兴隆台区校级模拟)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极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其爆发的标志是(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内战的爆发。根据所学知识,1946年6月22日,国民党单方面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全面内战开始。2·1·c·n·j·y
【答案】B。
7.(2017?吉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百团大战的知识。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路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8.(2017?益阳)某班级举行辩论会,辩论双方主要观点概括如图。请判断此次辩论的主题是评价( )【出处:21教育名师】
A.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结合辩论双方的观点可知其辩论的主题是评价苏俄新经济政策。21*cnjy*com
【答案】C。
★类型九:排序型选择题
排序型选择题是在题干中有先后顺序地理位置和逻辑关系等字样和多个数字项组合而成,强调对历史知识时序性、地域性和逻辑关系的考查,即要求将题干所列的空间、时间、因果关系、对应关系等,根据题意要求(时间先后、地理位置、逻辑关系、对应关系等)排列其顺序。
【典型例题】
例题9(2017?济南)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有关知识点.通过回顾题干所给事件的时间及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即可。根据所学可知,①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9年;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1912年;③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④谭嗣同英勇就义的时间是1898年。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④②①。
【答案】D。
解题点拨:解析此类选择题,要求学生识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积累。解题时可用时间标注法,标注出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具体时间,再排序作出选择。通常的方法有:①首位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然后查找以这一史实序号为首的选项,就可以迅速地选出答案。②首尾结合法,按时空延展 顺序找出最早发生的一件史实和最晚发生的一件史实,根据其序号即可选定正确答案。③中间判断法,如果备选项的序号首尾相同,根据备选项中间序号的先后顺序去判断,也能很快确定正确选项。
【跟踪训练】
1.(2017?海南)不久前,“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包括( )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同山根据地创建的时间。据所学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同山根据地创建都发生在1927年的江西,距离今年正好是90周年.辛亥革命生在1911年,可排除。【来源:21cnj*y.co*m】
【答案】C。
2.(2017?重庆)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27年,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胜利;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④①③。
【答案】C。
3.(2017?南京)为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增强当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与珍爱和平的情感,二战后出现的现象包括( )
①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②毕加索创造《格尔尼卡》③设立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④设立国家公祭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及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的设立。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这些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在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创作的《格尔尼卡》,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它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由此可知①②出现在二战前,③④是二战后出现的现象。
【答案】D。
4.(2017?盘锦三模)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的事件是( )
①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作战②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③德国占领法国,空袭英国④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的内容。②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④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故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
5.(2017?重庆)按时间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
①定都天京 ②西征、东征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解析】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的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囯都城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答案】C。
★类型十: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全国各大市的热点,因此也应成为我们教学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二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典型例题】
例题10(2017?贺州)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由“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可以看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ABC与材料反映内容不符。21cnjy.com
【答案】D。
解题点拨:认真读材料,获取材料中的关键字,关键字非常重要,常常是做题的方向,不能找错,很多关键字其实很明显的。然后联系课本知识进行选择或回答,有多历史材料题的材料来自书上的小字部分或节选自最下面的文献资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跟踪训练】
1.(2017?巴彦淖尔)“古都兵变冻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篇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内容。根据“古都兵变、国共缓攻矛与盾、八年烽火山河破”等内容可以判断该诗应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作。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两党合作共同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B。2-1-c-n-j-y
2.(2017?襄阳)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解析】本题考查了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原因及意义。题目材料中毛泽东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是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反映的是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所以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重庆。
【答案】A。
3.(2017?荆州)1912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后又颁布了《公司条例》《农商部奖章规则》等。南京临时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促进文化生活的变迁
C.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 D.推进新式教育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鼓励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A。
4.(2017?资阳)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法德关系的和解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经济一体化。题干给出的“法德关系从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到现在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材料反映了法德两国从两次世界大战走向了合作。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这充分体现了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答案】D。
5.(2017?自贡)某学者评述一政策时写道:“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政策是( )
A.废藩置县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开始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发展多种形式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具有指导意义。
【答案】C。
6.(2017?镇江)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1415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200万降至1939年的800万,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化,是由于美国实施了( )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到1935年,美国的所有经济指标和1933年相比都有了稳步上升。21·cn·jy·com
【答案】D。
7.(2017?聊城)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就近上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 )
A.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B.1937年全面侵华
C.1939年闪击波兰 D.1941年突袭苏联
【解析】本题考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和珍珠港事件。据“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就近上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可知,材料指的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因而“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日本还于1937年全面侵华。A意大利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C德国1939年闪击波兰和D德国1941年突袭苏联不符合题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