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 开国大典上的旗杆须高达30米,才能和天安门城楼形成完美的比例。而当时中国根本没有能力生产出这么长的钢管。最后,在北京自来水厂的车间,找到直径大小不一的钢管,套起来焊接,但只能做到22.5米,再长就不能保持旗杆的稳定性了。
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参加开国大典的外国记者惊呼“中共一夜之间有了自己的空军”。其实老外哪里知道,这17架飞机是我们全部家底,为了让飞机看起来多一点,宁愿冒着危险,让飞行员们飞过去之后绕一圈再飞一次。而这些飞机都是从国民党手里夺来的。性能本来就已经不太好,再加上缺少零件,飞机的安全是无法百分之百被保证的,飞行员要签“生死状”。
旗杆的遗憾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1. 背景:①②2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 .基本任务:4 .主要成就:5 .结果:6.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①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 .背景:2 .时间:3 .会议内容:4 .会议意义: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①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背景②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背景 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背景中共制订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目的“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十五”计划(2001-2005年)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
“十三五”计划(2016-2020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工业农业商业重工业轻工业通常指钢铁业、石化业、造船、汽车制造这种需要大型生产设备和大量人力的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 。
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例如纺织业、加工业等。
国民经济产业分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为什么要优先
发展重工业呢??1. 当时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 2.受苏联发展的影响。基本任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主要成就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成就(1)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纲管厂等三大工程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鞍山钢铁公司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鞍钢无缝钢管厂、七号高炉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在整个50年代,鞍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象征。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主要成就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沈阳第一机床厂1955年生产的我国第一台620-1普通车床沈阳机床厂主要成就 沈阳第一机床厂始建于1935年,解放后一五计划期间曾被列为国家156 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一二厂(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主要成就飞机制造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披红挂彩地开出一汽总装配线,欢快的喇叭声饱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 你知道新中国第一台国产汽车是什么牌子么? 1956年7月,第一汽车厂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解放第六代解放第三代解放第二代 1956~1986年共生产102万辆。1988年进行换代设计,第二代CA14I型车载重量5吨,可拖带6吨重挂车,最大功率99千瓦,最高车速90千米/小时,每百千米耗油22.5升。该车性能优良,可靠性好,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修里程比CA10型提高一倍,达20万千米以上,可改装成多种变形车。另外,解放牌汽车还有CA34I型自卸车、CA93I型半挂列车等品种。 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红旗轿车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红旗”二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轿车品牌的含义,新中国发生的太多历史事件都与“红旗”有关。在国人心里,它有其他品牌所不能代替的位置。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成就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纲管厂等三大工程鹰厦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宝
成
铁
路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建设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大桥总长1670米,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铁路。 主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宝成铁路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这支英雄的军队遵照党中央的号召和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和藏族同胞一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全长4360余公里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使得西藏人民用现代化交通运输取代了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运输方式,开创了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青藏公路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承担着西藏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运输任务,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主要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成就青藏公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成就新藏公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主要成就川藏公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中国在“一五”期间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53年到1957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工业生产指数为:美国2.8%,英国4.1%,中国18%;钢为:美国3.9%,英国5.7%,中国31.7%;原煤为:美国0.4%,英国负增长,中国14.4%;发电量为:美国9.1%,英国7.8%,中国21.6%。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9月 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会议内容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会议内容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地位宪法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会议内容②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会议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会议意义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