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3-07 10:5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荣山中学 唐龙 导入新课在一条清澈的小河边,一只奶牛正在悠闲地吃草,突然它听到耳边传来“嗡嗡”的声音,原来是一只蚊子飞来了。奶牛没好气地说:“讨厌的蚊子,快走开!”蚊子慢条斯理地说:“凭什么要我走开呢?我又没有妨碍到你。”奶牛生气地说:“讨厌的小东西,再不走开,我就一脚踩死你。”蚊子哈哈大笑起来,说:“我才不小呢!还有一些生物是单细胞的,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们平时常见的生物,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其实,生物圈中还有许多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叫单细胞生物。 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常见单细胞生物的有哪些?它们主要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课堂探究 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眼虫、疟原虫等。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
这些生物吗?问题2:这些是一个生物体呢?
还是一个细胞呢?问题3:你认识这些生物吗?
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草履虫大肠杆菌眼 虫 眼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胞质内有大量卵圆形叶绿体。在鞭毛基部有一眼点,紧贴着眼点有一膨大部分,能感受光线。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草履虫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衣 藻衣藻是单细胞藻类,生活在淡水中。前端有两根鞭毛,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变形虫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它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突起,称为伪足。观察草履虫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
碘液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滴管
棉花纤维方法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观察草履虫。方法步骤2、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 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倒置的草鞋在水中旋转着前进目镜:10×
物镜:10×方法步骤3、滴上碘液,麻醉草履虫。换 用高倍镜观察草履虫的内部 结构。目镜:10×
物镜:40×纤毛表膜(即:细胞膜)口沟食物泡收集管伸缩泡小细胞核大细胞核细胞质胞肛草履虫的结构纤毛摆动,旋转前进通过表膜进行呼吸食物通过口沟进入细胞内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吸收收集细胞内多余水分和废物,排出细胞外排出食物残渣大核﹕营养核
小核﹕生殖核可以流动,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赤潮——当人类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超量排入海水中,使海水有机物过多,这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呈现红色称为赤潮。
啤酒酵母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一只草履虫一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生活鱼的天然饵料净化水源人体内寄生虫赤潮酵母发酵危害渔业草履虫运动纤毛摆动,旋转前进消化口沟、胞肛,食物泡呼吸表膜,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排泄伸缩泡收集,表膜排出。生殖分裂生殖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单细胞生物: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课堂总结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的一面作为鱼的饵料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有害的一面疟原虫、痢疾类变形虫
危害人类健康海水中的褐藻、红藻等
大量繁殖造成赤潮课堂总结课堂练习
1、观察草履虫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A培养液的中层  B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下层         
2、草履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
 A利用鞭毛摆动做螺旋运动  
 B利用纤毛摆动做旋转前进
 C利用鞭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D利用纤毛摆动做直线运动  CB3、草履虫生活在( )
A海水中 B人体中 C土壤中 D池塘或水沟
4、草履虫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的排出是通过( )
A胞肛 B伸缩泡 C 口沟 D胞咽
5、观察草履虫时,常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C分隔培养液 D吸收培养液DBB6、草履虫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  )
 A食物泡的流动   B细胞质的流动
 C纤毛的摆动    D伸缩泡的收缩
7、下列不是草履虫特点的是( )
A能自由运动 B具有细胞壁
C对刺激反应灵敏 D以现成有机物为食
8、食物进入草履虫身体消化及排除的途径( )
A口沟 食物泡 胞肛 B细胞质 表膜 胞肛
C收集管 伸缩泡 表膜 D收集管 伸缩泡 胞肛
BBA观察草履虫的应激性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上分别滴四滴液体,A为草履虫培养液B为清水C为含醋溶液,D为含牛肉汁的溶液。
1.连通后草履虫运动的方向是从[ ]到[ ]。
2.以上实验说明,草履虫在运动中能 ABCDAD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