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很可能是
A. 中共八大 B.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十四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
A. 交通运输业 B. 农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如图所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2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A. 人民的愿望 B. 党的领导 C. 人民的积极性 D. 客观经济规律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
A.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 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 大批干部被打倒
C. “二月逆流” D. 四五运动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为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C. 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 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 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 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 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D.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
A.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B.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九一三事件 B. 四五运动 C. 粉碎四人帮 D. 邓小平复出
2011年“两会”期间,找到下面的老照片,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
A. 50 B. 55 C. 57 D. 60
二、综合探究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进行了模仿、探索,有过良好开端,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严重挫折,下面是八年级某位同学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制作的表格:
模仿和探索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 参照苏联模式 完成三大改造
工业化建设:完成一五计划
1956年 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________A_________的召开
严重失误
时间 建设模式与特征 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重大失误 _______B______(50年代)
_______C____(60年代—70年代)
(1)请在表格中ABC所在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
(2)此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请试举两例。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此主题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9分)1953年,新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请回答:
图一“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 图二 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比例
(1)阅读图表:
回答:据图一所示主要成就,说出“一五”计划中相应的基本任务。指出图二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请说出你所知道的两位模范人物。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下面的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
【骄人的成果】
图1
(1) 图1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_______期间,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_____________迈进。
【公有化的改造】
图2
(2) 图2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运动中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曲折的探索】
图3
(3) 图3漫画是“_______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为此国家在_____________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并取得明显成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巩固新政权。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此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出现过一定的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任务一【整理线索】
(1)完成表格。
任务二【解决问题】
(2)在任务一表格中的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思考感悟】
(3)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D 2. C 3. D 4. D 5. D 6. A 7. A
8. C 9. D 10. D 11. A 12. B 13. C
14. C
15. (1)中共八大(2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文化大革命(2分)
(2)1、大庆油田的建成(王进喜)2、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邓稼先)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等。(任举两例,4分)
(3)1、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3、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围绕任意两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5分)
16. (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2分)
现象: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1分)
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任答两点2分,如写出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左倾错误给1分,该小问得分不超过2分)
(2)、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雷锋。(任答两个,2分,如正确写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其他模范人物,亦可给分,但该小问总分不得超过2分。人名中如有错别字则不给分)
品质:艰苦创业;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等。(写出与所列举人物相对应的品质,任意一点给1分。答出其他符合这一时代的品质也可得分,该小题得分不超过2分)
17. (1)”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工业化
(2)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
(3)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
18. (1)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中共八大。
(2)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运动;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