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8.2.26)
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
一、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慰藉(jiè) 蓑衣(suō) 芳馨(xīng) 恪尽职守(kè)
B.倒坍(tān) 睿智(ruì) 钧裁(jūn) 鳞次栉比(zhì)
C.蜷伏(quán) 孱弱(cán) 棱角(1éng) 中流砥柱(dǐ)
D.舐犊(dú) 隐匿(mì) 骈进(pián) 咬文嚼字(jiǎo)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我有这样的体会,在紧张学习了一天之后听一听音乐,有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趣。
B.马伟明院士为了研究全电推进技术,通宵达旦地工作是常有的事。
C.在养成读书习惯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选择好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D.经过王老师的指点,我终于证明了这道几何题,不禁感叹王老师真有妙手回春之术。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中国社会快速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取得的成就。
B.深圳市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如愿实现文明城市“五连冠”的愿望。
C.经过李老师的帮助,才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D.广东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犯罪率比五年前下降了一倍,人们的安全感越来越强。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贵”代表的是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②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③所以他们“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④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⑤“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⑥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
A.⑥②④③⑤① B.⑤⑥①④② C.⑥④②⑤③① D.⑤①⑥②④③
5.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家”是这部书中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因为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21教育网
B.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1-c-n-j-y
C.“法制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句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作为学生必须严肃纪律”中的“严肃”是动词;“深入研究”是偏正短语,“研究深入”则是后补短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20题)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浊酒一杯千万里,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4)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5)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7)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8)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月在古诗文中是一个重要意象,它在不同的诗作中有不同的意蕴。在《望月有感》中,白居易想象自己和离散的弟兄“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的牵挂;刘方平《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初春月夜的静谧和作者恬静的心境。
三、本大题共4篇文段,共3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10分)
(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1·cn·jy·com
(乙文)董阏于①为上地②守③,行石邑山中,见涧深峭如墙,因问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曰:“婴儿、痴聋、狂悖④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⑤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⑥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⑦,犹人涧之必死也,人则莫之犯也,何为不治哉!”【版权所有:21教育】
【注释】①董阏(yan)于:人名。②上地:地名。③守:郡的长官。④狂悖:精神失常。⑤彘(zh)):同“猪”。⑥喟然:感慨的样子。⑦赦:赦免21*cnjy*com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攻亲戚之所畔 (4)人尝有入此者乎
8.将下列包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使吾法之无赦,犹人涧之必死也。
9.乙文中,董阏于从山涧悟出的治理办法是否违背了甲文中孟子的思想主张?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0-13题。(10分)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钱穆先生这句话指出了讲规矩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②其实,一个人要讲规矩,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也都应该讲规矩。
③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休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杲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④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讲规矩了,这个家庭的成员走到社会都讲规矩。所以,一个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則,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www-2-1-cnjy-com
⑥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东汉荀悦说过:“善禁者,必先禁其身而后人。”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就要先从领导干部做起。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的说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的说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出处:21教育名师】
⑦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已之生面。”沈宗骞这一艺术上的经验总结其实可以应用到社会层面上来,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新月异,我们只有时时讲规矩,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创建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本文选自“语文网”,略有改动)
10.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联系下文内容,简析第①段的作用。(2分)
12.第⑥段划线句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3.第④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短语‘在一般情况下’有何作用?请简析。(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3分)
半颗良心
①一天下午,年轻的母亲波塔开车带着两岁的儿子去银行办事。小家伙躺在后座婴儿车上睡得正香,波塔轻轻吻了儿子的额头,便悄悄下车。几分钟后,当她从银行出来时,不禁大吃一惊:自己的车不见了,而儿子还在车上。www.21-cn-jy.com
②偷车的人叫伍尔德,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几天前他母亲得了重病,需要一大笔手续费,这笔钱令伍尔德一筹莫展。母亲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他无法眼看着母亲因无钱治疗而离开自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③无计可施的伍尔德想到了抢银行,这天下午,伍尔德做好准备后选择了市中心这家银行。正在他准备闽进去时,意外看到了波塔那辆崭新的汽车停了下来,这让伍尔德眼前一亮。
④偷车,对于汽车工出身的他来说可比抢银行容易多了,他很轻松地打开了车门,然后像开自己的车一样疾驰而去。伍尔德认识一个叫罗斯的人,他专门收购偷来的二手车。伍尔德得手后马上给罗斯打电话,说母亲正等着做手术,自己的车急着出手,两个人约定在市郊交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⑤半个小时后,伍尔德来到了交货地点。趁着罗斯还没到,伍尔德开始检查车况。在查后座时他吓了一跳,后座上竟然有一个两岁的孩子正在熟睡。2·1·c·n·j·y
⑥马达声传来,伍尔德知道罗斯到了,但眼前的这个孩子该怎么办呢?
⑦罗斯看完车后,非常满意,让助手将现金交给伍尔德。这时伍尔德提出了一个要求——把车里的孩子送回市
里。“你疯了吗?”罗斯嚷道,“现在城里的警察正在寻找这辆车和这个孩子,带他回去等于自投罗网。
⑧看着罗斯离去,伍尔德一阵茫然。他把孩子放在地上,静静地看着他,小家伙仍在熟睡,根本不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伍尔德狠了狠心,向公路边狂奔而去。就在这时,一阵哭叫让他停住了脚步一一孩子醒过来了,伍尔德忍不住回过头。此时,太阳己经西斜,暮色从天边涌上来,孩子的哭声在这空旷的野外回荡着,让人感到心神不安。伍尔德索性捂住耳朵一步步向前定,但孩子的哭声依然能钻进耳朵里,如一根线牵扯着他,让他无法再迈出一步。此时,伍尔德面前又浮现出母亲的面容,可怜的母亲,此时一定正在医院盼望着自己拿回救命钱,伍尔德的眼泪潸然而下。同样,那个孩子的母亲呢?她一定也急切盼望自己的儿子能平安归来。
⑨伍尔德不敢再想下去了,他转身走了过去,小心地把孩子抱在了怀里。
⑩一个小时后,伍尔德抱着孩子走进了医院,他打算先把母亲的手续费交上,然后把孩子送到那家银行停车的地方。但就在这时,一群警察将他包围了。原来,罗斯驾车去销赃时被高速公路上布控的警察拦截下来,随后,他供出了伍尔德将去医院的信息。
?伍尔德被捕了,孩子重新回到了波塔身边。伍尔德被带离医院时泪流满面,他与在医院中等待亲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了。21*cnjy*com
?一个星期后,狱中的伍尔德收到了一封信,信的内容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伍尔德先生,不用担心你的母亲,她已经成功做完了手术,身体正在康复之中。至于你,你还有半颗良心,只要不放弃自己,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好人。”21·世纪*教育网
?信的署名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看完信,伍尔德默默做出一个忏悔的姿势,然后泪流满面。
(选自《青年博览》略有改动)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主要的内容(2分)
15.请简要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2分)
16.第⑧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3分)
孩子的哭声依然能钻进耳朵里,如一根线牵扯着他,让他无法再迈出一步
17.请联系上下文内容,分别说说第(11)段和第(14)段加点词“泪流满面”所包含的情感心理。(3分)
18.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请你扣住“过”和“改”两字,对伍尔德的行为做个评价。(3分)
四、本大题共2题,共4分
我因为挨了打、跌了交,头依然疼痛,依然流着血。约翰肆无忌惮地打我,却不受责备,而我不过为了免遭进一步无理殴打,反抗了一下,便成了众矢之的。
“不公呵,不公!”我的理智呼喊着。在痛苦的刺激下我的理智变得早熟,化作了一种短暂的力量。决心也同样鼓动起来,激发我去采取某种奇怪的手段,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压迫,譬如逃跑,要是不能奏效,那就不吃不喝,活活饿死。
那个阴沉的下午,我心里多么惶恐不安!我的整个脑袋如一团乱麻,我的整颗心在反抗;然而那场内心斗争又显得多么茫然,多么无知啊!我无法回答心底那永无休止的问题一一为什么我要如此受苦。此刻,在相隔一一我不说多少年以后,我看清楚了。
19.上面这一片段选自《简·爱》,写“我”小时候在盖茨海德庄园的一个生活片段,文段中的约翰是“我”的________。(1分)【来源:21cnj*y.co*m】
20.“我”在这里生活到_____岁就被送走,从上面这一片段可见小时候的“我”已经具有____
和_______的思想性格特征。(3分)
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作文40分,书写3分)
21.请阅读下面语言提示和写作要求,写一篇作文。
《半颗良心》中伍尔德被孩子的哭声扯住了脚步,那是孩子的哭声触动了伍尔德的心灵。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触动我们心灵的又何止声音呢?一个故事,一道风景,一缕阳光,一首歌曲,一张笑脸……这些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谁我们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请以“触动我心灵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构思写作;(2)字数600-900;(3)涉及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的请用xx代替。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