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学习目标】
1.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
2.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重点难点】
重点:唐朝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
难点:理解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自主探究】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________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和________。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冠于全国。
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______、邢窑的______,闻名中外的_______。
3.商业: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4.唐太宗将___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________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________两族的友好关系。
5.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6.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_______。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7.唐诗: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诗坛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书法绘画: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_______和_______。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___等。
【合作探究】
1.“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材料反映了哪个手工业部门高超的生产水平?概述唐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阅读材料,思考:材料反映的史实发生在何时?根据材料分析,“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拓展延伸】
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谈谈你对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1.垦田,曲辕犁,筒车
2.蜀锦,青瓷,白瓷,唐三彩
3.长安,国际性
4.文成公主,唐蕃和亲,汉藏
5.开明,天可汗
6.开放
7.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
8.颜真卿,欧阳询,阎立本,吴道子
【合作探究】
1.陶瓷业。
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2.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等。
3.唐太宗时期。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拓展延伸】
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 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认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第3课 盛唐气象
【基础达标】
1.《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
2. 从唐初至开元年间,劳动人民开辟出大量荒地,大大扩大了垦田面积,农业生产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下列不能反映这一时期唐朝农业繁荣发展的是( )
A.修建很多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C.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D.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3.右图文物闻名中外,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它是(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彩陶
4.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下列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长安????B.洛阳????C.扬州????D.成都
5.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6.唐朝时,被北方各民族和西域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7.唐诗最为著名的诗人有( )
①李白 ②白居易 ③王维 ④杜甫 ⑤陈子昂
A.①②④ B.③④⑤ C. ①③⑤ D.②③④
8.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9.唐朝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有( )
①山水画 ②人物画 ③风俗画 ④花鸟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10.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一生,以下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文帝——都大运河 B.白居易——“诗仙”
C.杜甫——“诗圣” 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三 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5%。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
(1)说出材料一两幅图中人物的名字,他们与哪一历史是件有关?
(2)材料一、二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材料二与材料一图中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的作用?
(3)材料三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怎样的?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能力提升】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
——《书法艺术》
材料二
(1)唐代书法界最著名的是哪两位? 他们的字各有什么特色?
(2)材料二是哪一位画家的什么代表作品? 你认为隋唐时期书画艺术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题干材料“一轮十筒”、“ 循环上下”等信息可判断B正确。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发生在魏晋时期。故选C。
3.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观察图片并结合题干“闻名中外”“ 色彩亮丽”等信息,可判断该文物是著名的唐三彩。
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代商业繁荣中都市繁华的掌握情况。备选项中的几个城市都是唐代著名的商业都市,只有明确长安城的地位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故选A。
5.A
6.B 解析:唐太宗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底得各族的拥戴,被各族称为“天可汗”。
7. A 8.A
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唐朝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主要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故选B。
10.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归纳能力。隋炀帝修筑了大运河,李白享有诗仙美誉,《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吴道子,所以A、B、D三项搭配错误,故选C。
11.答案:(1)图一:松赞干布;图二: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2)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3)开明的民族政策。(4)看法: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提倡的政策。启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2.答案:(1)颜真卿、欧阳询。颜真卿: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2)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原因: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政策较为开明,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等。
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进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重点
唐朝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
难点
理解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
师:播放《爱我中华》视频片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
探究
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
课本,标划知识点。
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
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经济的繁荣
【问题1】农业
1.写出图一和图二两种生产工具名称,说一说这两种工具的优点是什么?
2.结合课文思考: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状况如何?
【问题2】 手工业
“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
1.材料反映了哪个手工业部门高超的生产水平?
2. 概述唐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问题3】商业
课堂活动:《唐都长安一日游》
观察图片《唐朝长安城平面图》,阅读“相关史事”
分组进行活动,围绕“城市规划布局、宫殿揽胜、
商铺购物、风俗采撷” 等方面组织语言,说出所
见所闻和感受到的长安的繁华景象。
【问题4】
分组讨论: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问题1】
1.根据图片,找出唐朝前期边疆少数民族有哪些?简要说出其生活的地理范围。
2.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2】
材料:“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反映的史实发生在何时?
2.根据材料分析,“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问题1】
列表概括唐朝文学艺术成就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和作品
诗
歌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书
法
颜真卿
欧阳询
绘
画
阎立本
吴道子
石窟
【问题2】
课堂活动:致敬唐诗
在百花齐放的唐代文学中,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最喜欢的唐诗,进行诵读和赏析。
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概括唐朝农业发展状况。
生:观察图片,掌握曲辕犁、筒车
。
师:投放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分析。
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认识唐朝手工业的发展体现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多、生产水平高等方面。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相关史事”,开展活动。通过活动感受长安的繁荣。认识长安城的繁荣,是唐朝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生:观察图片,阅读材料。明确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分析唐朝经济繁荣原因: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等。
师:出示图片《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指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生:读图回答问题,认识唐朝时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原因包括:1.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各民族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
生: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理解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及其对吐蕃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明确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的联系。
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依据课文,概述唐朝社会风气。
生:观察图片,认识唐朝社会风气特点: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刚健豪迈的尚武。
师:指导学生从诗歌、书法、绘画、石窟等方面列表概括唐朝文学艺术成就。
生:列表概括,掌握基础。
师:指导学生分组活动,通过活动,认识文学艺术繁荣多彩与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开放密切相关。
生:分组活动,诵读赏析唐诗,感受唐朝诗歌魅力。
拓展延伸
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谈谈你对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唐朝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生:总结唐朝民族交融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 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课件20张PPT。第3课 盛唐气象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 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状况如何?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一、经济的繁荣【农业】 写出图一和图二两种生产工具名称,说一说这两种工具的优点是什么?曲辕犁设计巧妙,轻便灵活,回转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筒车节省人力,一昼夜能灌田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概述唐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手工业】 “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 材料反映了哪个手工业部门高超的生产水平?花鸟纹锦唐着丝绸服装的妇女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商业】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等。【商业】《唐都长安一日游》课
堂
活
动 观察图片《唐朝长安城平面图》,阅读“相关史事”分组进行活动,围绕“城市规划布局、宫殿揽胜、商铺购物、风俗采撷” 等方面组织语言,说出所见所闻和感受到的长安的繁华景象。 认识长安城的繁荣,也是唐朝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课堂活动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根据图片,找出唐朝前期边疆少数民族有哪些?简要说出其生活的地理范围。
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的原因有哪些? 开明的民族政策;
原因: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各民族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吐蕃】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材料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文成公主入藏】 根据材料分析,“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产生了哪些
深远影响?材料反映的史实发生在何时?唐太宗时期;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社会特点: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刚健豪迈的尚武。四、多彩的文学艺术【成就】诗仙诗圣《颜氏家庙碑》《九成宫醴泉铭碑》擅长人物故事画《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 在百花齐放的唐代文学中,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最喜欢的唐诗,进行诵读和赏析。致敬唐诗【课堂活动】【拓展延伸】 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谈谈你对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 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 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