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1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同步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3.1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同步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08 10:5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


(时间:3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
【答案】C
和mol·L?1·min?1,故D正确。故答案选C。
2.对于可逆反应M+N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正反应和逆反应不再进行
【答案】C
【解析】A、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起始时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转化的程度,所以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A错误;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存在反应限度,B错误;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D错误;答案选C。
3.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B.将相同大小、相同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两者的反应速率一样大
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D.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
【答案】B
块状的大理石接触面积大,所以反应速率快。
4.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增大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而使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大
C.固态FeCl3和固态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D.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答案】D
【解析】A项,KClO3受热产生O2,助燃;B项,Zn置换出Cu后形成原电池;C项,属于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离子间反应更快。
5.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500 ℃,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乙:500 ℃,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45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50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答案】C
【解析】温度高,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可知乙组最快。其次是甲,然后是丁,最慢的是丙。
6.反应3X(g)+Y(g)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时Y减少了0.5 mol,则0~5 min内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v(X)=0.05 mol·L?1·min?1 B.v(Y)=0.10 mol·L?1·min?1
C.v(Z)=0.10 mol·L?1·min?1 D.v(W)=0.05 mol·L?1·s?1
【答案】C
【解析】Y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5 mol·L?1·min?1,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X)=0.15 mol·L?1·min?1,v(Z)=0.10 mol·L?1·min?1,v(W)=0.001 7 mol·L?1·s?1,本题选C。
7.对于反应 4A (s)+3B(g)2C( g) +D(g),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2 min达平衡,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向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反应速率加快
C.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min)
D.向容器中充入 Ne,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C

8.已知某反应aA(g)+bB(g)2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A、B、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
B
C
起始浓度(mol/L)
3.0
1.0
0
2 s末浓度(mol/L)
1.8
0.6
0.8
A.9∶3∶4 B.3∶1∶2 C.2∶1∶3 D.3∶2∶1
【答案】B
【解析】v(A)∶v(B)∶v(C)=∶∶=3∶1∶2,即A、B、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9.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Na2S2O3溶液
稀硫酸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答案】D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只要抓住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便可以选出正确选项D。
10.在2 L的密闭容器中: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3.4 mol B.3.2 mol C.2.8 mol D.1.2 mol
【答案】C
选B。
二、非选择题
11.(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1·min?1。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时,容器中有______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1)0.6
(2)0.05 mol·L?1·s?1
(3)8.8 0.08 mol·L?1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v(B)=3v(A)=3×0.2 mol·L?1·min?1=0.6 mol·L?1·min?1。
解法二:先计算出以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2)== mol·L?1·s?1,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计算出以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H2)=3v(N2)=0.05 mol·L?1·s?1。

c(C)=0.08 mol·L?1。
12.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 1、2
(2)1、3、4、6、8或2、5
(3)反应温度 6、7或8、9
(4)因为所有反应中,金属的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并且硫酸过量,产生的热量相等,所以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