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计划书
制订者 周瑞驾
学科 科学 七年(上)
任教班级 七年7、8班
任教时间 2006学年第一学期
一、本计划指定的依据:
1.从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本学期以4个主题形式出现。反映了初中科学课程中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各领域的知识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与融通。
各主题应达到的学包括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与能力等方面,科学探究这一学习核心的要求惯穿与各个主题之中。
主题一: “科学入门”主要是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它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有序地开展较为系统的科学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主题二:“观察生物”是从宇宙和地球等宏观环境进入到人类周围的局部环境。本章首先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然后通过观察,对生物进行外形结构描述和分类,再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来学习生物体的一般特征,体现了生物体构造的层次性。为以后的生物学习打下基础。
主题三: “地球和宇宙”主要认识地球、月球、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认识地球仪,地图的相关知识;更多地从原理上理解月相、月食、日食等等的自然现象。其中的月相变化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物体在空间运动时相互位置变化的关系,虽然小学阶段已有接触,但在本章中仍是一个难点,需要做演示实验和多媒体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主题四:“物质的特性”引导学生认识从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到地球上的生物与非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是自然界不同层次的物质。本章首先学习物质的三态变化,然后在分子的层面上学习物质的构成,让学生初步建立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这些观点解释有关现象。最后将物质的各种特性划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主题五:4个完整的“探究”:①怎样根据人的脚印长度判断身高。②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③怎样绘制学校平面图。④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步骤。
2.从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7)(8)两个班级的科学功课,并兼任七年(8)
班的班主任,学生总体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人数多:
今年初一新生人数普遍偏多,两班人数都超过61人,这样给学生实验、
课堂纪律、课外辅导等等的全面铺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好。
大多数学生上课没有作笔记、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有一小部分学生未
能及时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作业马虎。
3、学生基础一般,两极分化严重。
本校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学校,对小学的常识课不重视,是造成学生基础不好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对教育子女的不重视,造成一部分学生得过且过,放任自流的现象,小学基础不够扎实。给科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其他依据:
新的教育理念的变化,不在过分强调学科本为,不在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1.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突出科学探究,强调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对周围事物探根究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知道一些基本的科学现象、事实、概念和原理;知道一些基本的科学词汇和术语;知道科学技术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并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据及同伴间的合作交流,确定探究对象。会正确装置简单的实验仪器;会正确使用及规范操作基本仪器;会正确选用实验仪器等。
三.具体实施计划:(见表格)
新综合教学计划表(2006学年第一学期)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教时 备注
1 8.28---9.2 开学报名
2 9.3----9.9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1 开学新生思想工作
3 9.10---9.16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第三节:长度的测量 13 初一备课会
4 9.17---10.23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第五节:质量的测量第六节:时间的测量机动 1211
5 10.24---10.30 第七节:科学探究第一章测试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节:常见的动物 113
6 10.1---10.7 国庆节
7 10.8---10.14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第四节:细胞 41
8 10.15---10.21 第四节:细胞实验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13
9 10.22---10.28 第六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实验 32
10 10.29---11.4 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章复习测试 13
11 11.5---11.11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实验 5
12 11.12---11.18 期中复习考试 期中考试
13 11.19---11.25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第四节:观测太空机动 221
14 11.26---12.2 第五节:月相第六节:日食和月食机动 221
15 12.3---12.9 第七节:探索宇宙章复习测试 32
16 12.10---12.16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一节:熔化和凝固 第二节:汽化和液化第三节:升华和凝华 实验机动 11111
17 12.17---12.23 第四节:物质的构成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机动 221
18 12.24---1230 第六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章复习测试 23
19 12.31---1.6 第一章复习 元旦
20 1.7---1.13 第二章复习
21 1.14---1.20 第三章复习
22 1.21---1.27 第四章复习
23 1.28---2.3 综合复习
24 2.4---2.10 期末测试 期末考试
四、具体实施:
根据每班61名学生目前的状况进行不同的组合,共分10组并产生一名组长。主要执行
教师布置的任务,组织小组活动、收集资料、小组讨认、汇报、开搌调查活动等。
对起点较低的练习要求:基本简单,易于模仿,量不多但必须独立完成。
对基础知识尚可的练习要求:巩固课内,适当延伸扩展,使学生触类旁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系统性,面向大部分学生。
对相对较好的练习要求:选择一些具有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题目,力争全面提高成绩。
五、保障措施:
1.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外,家庭对他们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因此,与年级班主任合作沟通,与家长合作沟通。
2. 对学生进行一些有必要的心理辅导,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家境的学生,进行特别关注。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3. 通过活动小组有利于学生互帮互助,培养他们彼此相互协助的合作精神。
4. 经常观察和评估学生的表现,鼓励自我竞争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取得点滴进步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