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灯笼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灯笼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08 09:25:45

内容文字预览

(共15张PPT)
第1单元
4 灯笼
第一课时
灯笼
争讼 领域 斡旋 静穆
思慕 怅惘 锵然 褪色
燎原 熙熙然 暖融融
马前卒 人情世故
读一读
检查预习
理解词义
争讼:
斡旋:
怅惘:
锵然:
人情世故:
因争论而诉讼。
调停,调解。
惆怅迷惘。
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为人处世的道理。
中国的灯笼起源于汉朝初年,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笼艺人的继承和发展,灯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笼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灯笼的由来
中国的灯笼,不仅用以照明,还是一种象征,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
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了。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永乐朝在午门大立虌山灯柱,又在华门外设“灯市”,使得北京今日尚有“灯市口”街道。如今,灯笼又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灯笼的材料由原来的纸、竹子,变成了布、塑胶和铁线,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的也大不相同。
宫灯
纱灯
吊灯
走马灯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开篇表明喜爱灯笼,然后写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情感自然流淌,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2段):喜欢灯笼。
第二部分(第3~10段):作者由灯笼而引发的各种联想、想象,展示灯笼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第11、12段):作者情感深化,展望光明,显示力量,抒发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再见(共19张PPT)
第1单元
4 灯笼
第二课时
回顾内容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开头由小孩喜欢亮光引出作者喜欢灯笼,接着作者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有长幼情笃,有母子情深,有绽放飞扬的青春,有岁月的沧桑……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昂,抒发了作者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合作探究
作者通过灯笼从不同的方面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联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为了祖国的自由和独立,甘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起过渡(承上启下)及强调的作用。由对祖父的回忆过渡到对慈母的回忆。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第4段用一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在结构上,灯笼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文中的内容都是由灯笼引发的想象和联想。在内容上,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有亲情,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有温情,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有历史沧桑,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何作用?
体会内涵
吴伯箫的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富于想象,善于抓住一件事或不起眼的东西展开联想,回忆往事,憧憬未来,往往在文中营造一种有缘的氛围,仿佛是与读者面对面促膝谈心一般。作者由灯笼抒写了他的一些记忆,想到了祖父、母亲,想到了村口的红灯,想到了宫灯,更想到了将军挑灯看剑,想到了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