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检测
1、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是(? )
A、冰?? B、干冰?? C、甲烷?? D、煤和石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大
B、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
A、洗涤用纯碱????????? B、消毒用的高锰酸钾
C、食品调味剂氯化钠??? D、食用蔗糖(C12H22O11)
4、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A、石灰石粉末???? B、生石灰???? C、石灰水??? D、纯碱
5、下列方法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
A、加热蒸发??????????? B、用自制过滤器过滤
C、使海水结冰脱盐????? D、多级闪急蒸馏
6、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C、利用阳光与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7、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到100g水中,振荡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对于静置后得到的上层清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不饱和溶液???? ? B、它是浓溶液
C、它是稀溶液????????? D、它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8、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 )
①海上油轮原油泄漏②工厂污水向海洋排放③生活污水向海洋排放
④塑料包装袋向海岸或海水中抛弃⑤赤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
A、CaCl2 ????????B、MgCl2 ??????C、NaCl??? ??????D、ZnCl2
10、为了区别淡水和海水,可分别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
A、紫色石蕊试剂?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
11、在一瓶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则(?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溶质质量不变??? D、溶质的溶解度变化
12、鉴别碳酸根离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加热产生二氧化碳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硫酸铜????????? C、碳酸钠?????????? D、氧化铁
14、下列各因素中不会影响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多少????? D、温度
15、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熟石灰;④减少熟石灰;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溶剂。能用来将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6、下列因素: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温度;⑥压强;⑦搅拌、振荡。其中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是( )
A、①②⑤ B、④⑤⑥⑦ C、③④⑥⑦ D、⑤⑥
(B层)17、现有60℃的硝酸钾溶液500g,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则溶液中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硝酸钾的溶解度
(A层)18、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 )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稀溶液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可燃冰又叫 ?????????????,它的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 ,它极易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于硝酸钾固体来说,若将其不饱和溶液转变为其饱和溶液,方法有:
????????????????????? 、?????????????????????? 、????????????????????????? 。
3、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
(1)2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4、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8g。将50g硝酸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时硝酸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是 g。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Q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让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30℃时,A物质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到20度时会析出_____克晶体。
(5)10℃时,A物质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20℃时,至少要加入A物质____________克,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6)将3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
(B层)1.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请完成下列问题:
(1)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层)2.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