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08 09:40:48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根: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组成。________________
是植物吸水最主要的部位。
2.茎:茎由树皮、________________、木质部、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韧皮部中有输导________________。有机
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
木质部中有输导________________。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
中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叶:叶片由叶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上有半月形的
________________,保卫细胞中间的小孔是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a指的是叶脉,有输导和支持作用;b指
的是表皮,有保护作用;c指的是叶肉,有制造和贮藏营养的作用。
1.(2017·盐城)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 (  )                                                   
A.导管 B.筛管
C.髓 D.形成层
2.(2016·嘉兴、舟山)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植物的一生中需要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不同的元素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求量也不同。
无机盐 对植物的作用 缺乏的症状
氮 使枝叶茂盛 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磷 促进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生长缓慢,矮小,叶暗绿,花、果实、种子少
钾 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 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
考点3 说出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b
1.吸收
(1)吸收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吸收部位:器官--________________,主要区域--根尖的________________。
(3)吸收条件:根毛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
2.运输
(1)运输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______________。
(2)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是自下而上的,从根→茎→叶。
3.利用和散失
(1)利用:约1%用于________________。
(2)散失:约99%用于________________。
4.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概念: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叶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气孔和保卫细胞
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散失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3)蒸腾作用的应用
①带土移栽,适量浇水,增强吸水的功能。
②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②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③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④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2016·温州)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4.(2017·衢州)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肥。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
 (2015·烟台)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1.(2017·云南)如图是根尖纵切面示意图,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A.A B.B C.C D.D
 (2017·苏州)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2.(2015·温州)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2016·宜兴)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
平均值,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提醒】理解了图中曲线表示的含义,就能判断出叙述是否正确。
 (2015·烟台)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
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实验;
② 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7·庆阳)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在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2.(2017·威海)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3.下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4.(2016·玉林)人们常给移栽的大树打针输液,输入的营养液是 (  )
A.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5.(2017·通辽)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6.(2016·滨州)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7.(2017·宜兴)下列是显微镜观察时的四个视野,其中表示蚕豆叶表皮细胞的是 (  )
8.(2017·宁波)宁波开展”剿灭劣V类水体”攻坚。2017年3月起,对月湖水域进行清淤,重构月湖水生态。
(1)清淤前,技术人员需对月湖淤泥中的氮、磷等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因为氮、磷元素含量偏高会导致水体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造成污染。
(2)清淤时,技术人员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泥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
9.(2016·湖州)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
第9题图
材料:酸碱调节剂 钾肥 附近的土壤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 
大花盆3只 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幼苗若干
实验过程:
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请回答:
(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_______。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
(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
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课前预热
考点1 1.根毛区 2.形成层 髓 有机物的筛管
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3.保卫细胞 气孔
【考点真题】1.B 2.B
考点2 氮、磷、钾
考点3 1.(1)渗透吸水 (2)根 根毛区 (3)大于
2.(1)导管 3.(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4.(1)水蒸气
【考点真题】3.B 4.(1)N或氮 (2)蒸腾作用
课堂突破
例1 A 例2 C 例3 B 例4 B
例5 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A ①叶片数目(叶面积) ②有
【变式拓展】
1.A 2.因为无风的夜晚,竹子几乎只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很弱,散失的水分很少,钻孔后,导管被损坏,所以有水流出;在晴朗的白天,还需进行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没有水流出。 3.A
校内作业
1.A 2.A 3.D 4.A 5.A 6.A 7.B
8.(1)富营养化 (2)N(或氮)
9.(1)B (2)求平均值
(3)(共40张PPT)
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考点1 看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 a
1.根:根尖由根冠、分生区、
伸长区、根毛区组成。
__________是植物吸水最主要
的部位。
根毛区
2.茎:茎由树皮、________、木质部、____等组成。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韧皮部中有输导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
木质部中有输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形成层
有机物的筛管

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3.叶:叶片由叶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上有半月形的___________,保卫细胞中间的小孔是_______。
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a指的是叶脉,有输导和支持作用;b指的是表皮,有保护作用;c指的是叶肉,有制造和贮藏营养的作用。
保卫细胞
气孔
1.(2017·盐城)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 ( )   
A.导管 B.筛管
C.髓 D.形成层
B
2.(2016·嘉兴、舟山)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B
考点2 知道缺失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
植物的一生中需要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等元素。不同的元素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需求量也不同。
氮、磷、钾
无机盐 对植物的作用 缺乏的症状
氮 使枝叶茂盛 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磷 促进生长发育和开花,提早果实种子成熟 生长缓慢,矮小,叶暗绿,
花、果实、种子少
钾 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 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
考点3 说出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b
1.吸收
(1)吸收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
(2)吸收部位:器官——_______,主要区域——根尖的________。
(3)吸收条件:根毛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______土壤溶
液浓度。
2.运输
(1)运输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________。
(2)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是自下而上的,从根→茎→叶。
渗透吸水
根毛区
导管

大于
3.利用和散失
(1)利用:约1%用于____________。
(2)散失:约99%用于____________。
4.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概念: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以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植物的叶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水蒸气
(2)气孔和保卫细胞
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3)蒸腾作用的应用:
①带土移栽浇水,增强吸水的功能。
②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
②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
③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④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2016·温州)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B
4.(2017·衢州)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________肥。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
N或氮
蒸腾作用
高频点1 根、茎、叶的结构
★例1 (2015·烟台)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A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运输有机养料的管道。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更多地运输到果实,提高产量。
1.(2017·云南)如图是根尖纵切面示意图,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A.A B.B
C.C D.D
A
高频点2 蒸腾作用
★例2 (2017·苏州)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C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对移栽植物进行遮阳、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而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是为了提高植物的呼吸作用。故选C。
2.(2015·温州)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无论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
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
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
能力。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
壁上钻孔会有水流出,而晴朗
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
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作出解释。
【答案】因为无风的夜晚,竹子几乎只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很弱,散失的水分很少,钻孔后,导管被损坏,所以有水流出;在晴朗的白天,还需进行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没有水流出。
高频点3 气孔的功能结构
★例3 (2016·宜兴)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
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B
【解析】A.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蒸腾作用使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A正确;B.保卫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B错误;C.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而散失。C正确;D.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可以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故选B。
★3 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平均值,数据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可知,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A
【解析】甲地区植物叶片的气孔数目最多,甲地区蒸腾水分散失最多,大气湿度最大,降水量最大。可见,选项A符合题意。
【提醒】理解了图中曲线表示的含义,就能判断出叙述是否错误。
★例4 (2015·烟台)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
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
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
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为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B符合题意。
例5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
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 X Y ……
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
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A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____________
叶片数目(叶面积)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7·庆阳)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在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A
2.(2017·威海)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A
3.下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
D
4.(2016·玉林)人们常给移栽的大树打针输液,输入的营养液是 ( )
A.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A
5.(2017·通辽)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A
6.(2016·滨州)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
是 (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A
7.(2017·宜兴)下列是显微镜观察时的四个视野,其中表示蚕豆叶表皮细胞的是 ( )
B
8.(2017·宁波)宁波开展“剿灭劣V类水体”攻坚。2017年3月起,对月湖水域进行清淤,重构月湖水生态。
(1)清淤前,技术人员需对月湖淤泥中的氮、磷等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因为氮、磷元素含量偏高会导致水体____________,可能造成污染。
(2)清淤时,技术人员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泥饼”中的________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
富营养化
N(或氮)
9.(2016·湖州)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
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
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
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
环保部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
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
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
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
进行的实验探究:
材料:酸碱调节剂 钾肥
附近的土壤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
大花盆3只 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幼苗若干
第9题图
实验过程:
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请回答:
(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___。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
(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 。
(3)请在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B
求平均值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2016·永州)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  )
A.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2.(2016·赤峰)在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
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第3题图
A.实验现象是A装置液面高度低于B装置液面高度
B.试管内水面上一层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因蒸发而减少
C.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
D.将两个A装置都放在光下,其中一个用电风扇吹风,过一段时间,两装置液面高度一样
4.(2017·衡阳)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5.(2015·泰州)如图是水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的示意图,此时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的浓度相比(  )
第5题图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确定
6.(2017·连云港)走进森林公园,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动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2016·泰安)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
第7题图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2017·苏州)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8题图
A.图1中萝卜会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9.(2017·德阳)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10.(2015·郴州)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其道理是(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图A是将叶片正面和背面涂上一层凡士林,图B没有涂凡士林,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上A、B两片叶,并进行光照一段时间。结果发现A叶片袋内无水珠,B袋内有水珠。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第11题图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水分的散失是保卫细胞调节的
C.蒸腾失水是通过导管完成的
D.水分的蒸腾必须经过气孔
(2015·株洲)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此现象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
第12题图
A.水 B.无机盐 C.氧气 D.光
13.(2016·日照)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3题图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B.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D.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避免高温灼伤
(2017·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第14题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___。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15.(2017·益阳)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第15题图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连接)。
(4)实验结论: 。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________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16.(2017·滨州)“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多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第16题图
(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_____(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C 2.A 3.D 4.D 5.A 6.B 7.C 8.B
9.D 10.C 11.D 12.B 13.D
14.(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3)髓 (4)汽化(或蒸发)
15.(1)C (2)叶的数量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4
16.(1)叶绿体 ④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b、f (2)①左 ②A不变蓝,B变蓝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共23张PPT)
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2016·永州)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 ( )   
A.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2.(2016·赤峰)在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的无机盐是 (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
C
A
3.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现象是A装置液面高度低于B装置液面高度
B.试管内水面上一层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因蒸发
而减少
C.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
器官,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
D.将两个A装置都放在光下,其
中一个用电风扇吹风,过一段
时间,两装置液面高度一样
第3题图
D
4.(2017·衡阳)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D
5.(2015·泰州)如图是水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的示意图,此时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的浓度相比
(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确定
A
第5题图
6.(2017·连云港)走进森林公园,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动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B
★7. (2016·泰安)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 )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第7题图
C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因此水分变化的数量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这里的水由根吸收,吸水总量由气泡指示移动位置,随着根的吸水,气泡会向左移动,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故选C。
★8.(2017·苏州)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中萝卜会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
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
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
注意“薄肥勤施”
B
第8题图
【解析】图1萝卜洞内放的是浓盐水,浓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故盐水的量会变多;图2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会吸水,故清水的量会变少。故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部和外界的溶液浓度大小,故选项B错误。故选B。
9.(2017·德阳)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D
10.(2015·郴州)俗话说“树怕剥皮,不怕空心”,
其道理是 (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C
11.图A是将叶片正面和背面涂上一层凡士林,图B没有涂凡士林,用透明塑料袋分别套上A、B两片叶,并进行光照一段时间。结果发现A叶片袋内无水珠,B袋内有水珠。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
A.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水分的散失是保卫细胞调节的
C.蒸腾失水是通过导管完成的
D.水分的蒸腾必须经过气孔
D
第11题图
★12.(2015·株洲)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此现象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 )
A.水 B.无机盐 C.氧气 D.光
B
第12题图
【解析】由实验可知,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没有无机盐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幼苗生长良好,而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不好,此实验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多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故选B。
13.(2016·日照)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B.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C.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D.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避免高温灼伤
D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2017·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
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
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
因是 .
.

阔叶植物的蒸腾作
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
现象明显
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第14题图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汽化(或蒸发)

15.(2017·益阳)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C
第15题图
叶的数量
A>B>C
(4)实验结论: 。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 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第15题图
4
16.(2017·滨州)“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多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第16题图
(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 。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 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
(填字母)。
叶绿体

b、f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 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说明 。


水是光合作用的
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A不变蓝,B变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