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08 10:00:33

文档简介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
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描绘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伴随吸热与放热 a
1.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①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________________热量。
②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
2.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
①晶体凝固时,会________________。
②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图像(以硫代硫酸钠为代表)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________________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________________一定的熔化温度。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蜡、玻璃、沥青
熔化过程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凝固过程
放热、温度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熔点和凝固点

________________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_;继续吸热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吸热
持续放热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考点5 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 a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晶体熔点也不同。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数值上________________。
1.(2017·威海)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2016·宁波)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
3.(2016·嘉兴、舟山)利用结构图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某同学用右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
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
二、汽化与液化

汽化分为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
蒸发:在________________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并且不剧烈。
沸腾:在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④对于不同的液体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2.由于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__________。

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__________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两种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定义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发生温度
________________
一定温度下(沸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________________进行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液体温度
液体温度往往会下降
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共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________________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4.作用:________________。
(2017·临沂)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5.(2016·温州)空调扇因同时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而成为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常用电器。如图为某品牌空调扇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电路中有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当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同时工作时,水箱中的水进入水冷网帘后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吸收热量以降低空气温度,空调扇吹出凉风。

 (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
1.(2016·淮安)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2016·邵阳)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
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
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
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

 (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 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
3.(2017·淮安)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
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先熔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
【提醒】物态变化问题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留心观察生活,本题也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017·烟台)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
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
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
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
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提醒】凝固点概念的理解。
 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
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
 (2016·扬州)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 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 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
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
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
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3.(2017·山西)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
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
示,其主要成因是 (  )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
4.(2017·扬州)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5.(2017·成都)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2016·西宁)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2015·滨州)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_________。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
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
(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a”、”b”、”c”或”d”)。
(2016·宿迁)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
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第9题图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
10.(2016·北京)如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图
11.(2017·云南)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熔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第11题图
通过比较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
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
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
参 考 答 案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
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课前预热
考点1 1.熔化 2.凝固
考点2 1.①吸收 ②保持不变 2.①放出热量
考点4 没有 有 不变 无 熔点
考点5 熔点 相同
【考点真题】1.A 2.凝固 3.液化或凝固或凝华
考点6 蒸发和沸腾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下
考点7 2.制冷作用
考点8 同时 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10 任何温度下 同时 吸热
考点11 2.①降低温度 ②压缩体积 4.液化放热
【考点真题】4.A 5.汽化
课堂突破
例1 C 例2 B 例3 C 例4 A 例5 C
例6 (1)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 (2)-4  (3)先降低后升高  (4)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变式拓展】
1.B 2.蒸发 吸收 减少 3.B
校内作业
1.D 2.D 3.B 4.A 5.C 6.A
7.放热 压缩体积 8.c b d
9.(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晶体  (2)小于
10.体表温度降低与皮肤表面上水的蒸发快慢有关吗(合理即可)
11.(1)正确 凝华  (2)增大 低于 正确 C (3)增大 减小
课件50张PPT。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考点1:识别熔化和凝固 a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
考点2:描绘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伴随吸热与放热 a
1.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①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____热量。
②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熔化凝固吸收保持不变2.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
①晶体凝固时,会_________。
②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3:会绘制晶体熔化图线 b
晶体熔化图像(以硫代硫酸钠为代表)纵坐标表示温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放出热量考点4: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a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 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____一定的熔化温度。没有有不变无熔点考点5: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 a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不同的晶体熔点也不同。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数值上 。熔点相同1.(2017·威海)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A2.(2016·宁波)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3.(2016·嘉兴、舟山)利用结构图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右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
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
(写出一个名称即可)。液化或凝固或凝华凝固二、汽化与液化
考点6:知道蒸发、沸腾的概念 a
汽化分为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在_______________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并且不剧烈。
沸腾:在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蒸发和沸腾任何温度一定温度下考点7: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的制冷作用 a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④对于不同的液体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2.由于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______。制冷作用考点8:描述液体沸腾过程的特点 a
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____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______________。
考点9:知道沸点的含义 a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考点10:区别蒸发与沸腾 b
同时温度保持不变任何温度下同时吸热考点11:知道液化的概念与方法 a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方法: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4)作用:_____________。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放热4.(2017·临沂)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5.(2016·温州)空调扇因同时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而成为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常用电器。如图为某品牌空调扇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电路中有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
当送风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同时工作时,水箱中的水进入水冷网帘后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吸收热量以降低空气温度,空调扇吹出凉风。汽化
高频点1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图像的分析
★例1 (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
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
(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
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C【解析】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时全部熔化;则第1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由图甲可知,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小于-1℃,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时,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内能减小,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凝固结冰,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即冰的质量将变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016·淮安)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
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B高频点2 液体蒸发制冷作用
★例2.(2016·邵阳)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B【解析】冰箱的作用是制冷,“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吸热,具有制冷的作用,使食物温度降低,食物就不容易变质,故B正确。故选B。★2.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 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蒸发吸收减少【解析】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变成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吸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温度降低,这部分空气的内能减少。高频点3 物态转化辨析
★例3 (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熔化 凝华 B.凝固 汽化
C.汽化 液化 D.熔化 液化C【解析】沙土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薄膜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杯中。故选C。
3.(2017·淮安)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B
【提醒】“白气”的成因。
★例4 (2017·烟台)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A【解析】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故选A。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提醒】凝固点概念的理解。
★例5 (2014?常德)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
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C【解析】本题考的是物态变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据此可得答案。
★例6 (2016·扬州)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4(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先降低后升高【解析】(1)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2)分析图像可知,小明所测盐水在-4℃凝固,则该盐水的凝固点是-4℃;(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4)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以下,冰的熔点是0℃,盐冰的熔点低于0℃,所以冷藏盒中应使用盐水冰块。1.(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D★2.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D【解析】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3.(2017·山西)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B4.(2017·扬州)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A5.(2017·成都)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C6.(2016·西宁)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第6题图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7.(2015·滨州)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________。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___(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解析】制冷剂R600a在室内由液态变为气态属汽化,汽化时吸热,在室外由气态变成液态属液化,液化时会放热;制冷剂在室外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由气态变为液态达到散热的目的。放热压缩体积★8.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
(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填图中“a”、“b”、“c”或“d”)。c第9题图bd【解析】仅增加水的质量,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水的质量不变,则水温度升高速度相同,但沸点升高,所以应为b;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温度升高速度减慢,且沸点降低,所以应为d。★9. (2016·宿迁)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9题图(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小于第9题图【解析】(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图乙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2)物质在t1到t2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在t1时的内能小于t2时的内能。10.(2016·北京)如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第10题图体表温度降低与皮肤表面上水的蒸发快慢有关吗(合理即可)11.(2017·云南)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熔化;在没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第11题图(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正确凝华通过比较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______,体积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增大低于正确C增大减小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1.(2017·海南)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时,晶体开始熔化
2.(2016·福建)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  )
A.较小的密度 B.较小的比热容 C.较低的熔点 D.较低的沸点
3.(2016·自贡)小明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
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4.(2017·东营)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5.(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17·安徽)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2016·烟台)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第7题图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8.(2017·贵港)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9.(2017·长沙)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2017·南京)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  )
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12.(2015·盐城)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第12题图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2016·漳州)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做过如下实验,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玻璃碗壁变模糊了,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塑料袋就鼓起来了(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第13题图   
14.(2017·南充)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分析:
第14题图
(1)测得水的沸点为 ℃,此时的大气压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
(3)AB段和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表明了冰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15.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第15题图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分钟。
(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_了(填“高”或“低”)。
(4)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16.(2017·无锡)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7.(2017·哈尔滨)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中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相同的”)。
第17题图
18.(2017·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第18题图
参考答案
第12课时 物态变化
1.C 2.D 3.C 4.D 5.C 6.A 7.C 8.C 9.A 10.C 11.B 12.C
13.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开水蒸发后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碗壁液化成水,所以玻璃碗壁变模糊了,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将塑料袋鼓起。
14.(1)98 小于 (2)固液共存 (3)比热容
15.(1)10 (2)不变 (3)-2 低 (4)减少盐水的质量 (5)变多
16.吸收 熔化
17.凝固 由高到低
18.不会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液化
课件24张PPT。第12课时 物态变化1.(2017·海南)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 )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80℃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50℃时,晶体开始熔化C第1题图2.(2016·福建)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 ( )
A.较小的密度 B.较小的比热容
C.较低的熔点 D.较低的沸点D3.(2016·自贡)小明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
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C第3题图4.(2017·东营)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D第4题图5.(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 )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6.(2017·安徽)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A 【解析】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镜子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上的小水滴又汽化成水蒸气,镜子又变得清晰了;此过程经过了先蒸发再液化后汽化的过程,故A正确。★7. (2016·烟台)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C第7题图 【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2017·贵港)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C9.(2017·长沙)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
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
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A ★10.(2017·南京)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C第10题图 【解析】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故选C。★11.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 )
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
B 【解析】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是水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块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故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12.(2015·盐城)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
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
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
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
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C第12题图13.(2016·漳州)央视财经《是真的吗》栏目做过如下实验,在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且把塑料袋内的气体排放干净并扎紧袋口。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玻璃碗壁变模糊了,再把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塑料袋就鼓起来了(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第13题图【答案】在玻璃碗里倒入适量开水,开水蒸发后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碗壁液化成水,所以玻璃碗壁变模糊了,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开水的玻璃碗中,酒精吸热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将塑料袋鼓起。14.(2017·南充)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分析:
(1)测得水的沸点为 ℃,此时的大气压可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
(3)AB段和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表明了冰和水的
不同。98小于第14题图固液共存比热容15.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第15题图(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
(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填“高”或“低”)。
(4)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 。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10不变-2低减少盐水的质量变多 16.(2017·无锡)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吸收熔化 17.(2017·哈尔滨)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中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如图)。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浑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上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火山周围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依次为 (填“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相同的”)。凝固由高到低第17题图 18.(2017·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 . (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
,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
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不会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液化第18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