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一、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
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_____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也不一样。
1.(2016·杭州)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2.(2017·丽水)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
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
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
(2)要完成本次推进剂补给任务,天舟一号储箱内的压强比天宫二号储箱内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
2.速度:物体________________。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量。
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速度公式:v=s/t,根据公式可推出:________________。
(2016·嘉兴、舟山)如图所示为”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它具有4个旋翼,可通过无
线电进行操控,其在拍摄调查、无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1)起飞时,增大四个旋翼的转速,使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无人机就会上升,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在空中飞行时,只要增加右侧两个旋翼的转速,就能使无人机右侧抬升,向左倾斜飞行。
(2)若该机在30秒内匀速竖直上升120米进行空中拍摄,则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4.(2017·湖州)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 )
A.跳远 B.跳高 C.铅球 D.长跑
三、力
力是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
力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简称牛,用N表示。
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点: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
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其值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牛/千克。
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相反。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和压力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____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5.(2017·杭州)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
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的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
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_________________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6·宁波)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 )
A.一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
B.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
C.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D.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
四、力的测量和图示
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习惯上,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________。
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8.(2017·扬州)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
(2017·宜昌)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 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
A.地球 B.”天舟一号” C.”天宫二号” D.太阳
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在冒烟,插有旗帜的a、b两辆车在
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烟和旗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
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一定向左运动
(2017·大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2.(2017·咸宁)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
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2016·株洲)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2017·宜昌)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2017·盐城)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受到”或”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4.(2017·西宁)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提醒】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时,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此可以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2017·丽水)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一。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实验。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
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二。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两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
表一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牛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的重
侧放
1.0
3
木块的重
竖放
1.0
表二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牛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和一个
砝码的总重
平放
1.5
3
木块和两个
砝码的总重
平放
2.0
(1)实验一的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牛。
(2)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7·武汉)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
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第1题图
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2.(2017·扬州)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
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
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
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 第2题图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3.(2017·天津)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
4.(2016·潍坊)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
像可知 ( )
第4题图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5.(2017·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
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第5题图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6.(2016·百色)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第6题图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7.(2017·重庆)”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
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165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s,
则索道在该次运行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m/s。驶离站台后, 第7题图
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017·无锡)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
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 测
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 第8题图
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不变”)。
9.(2017·台州)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
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
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表。
实验
次数
质量不同
的铁块
压力传感
器示数(牛)
拉力传感
器示数(牛)
1
小
5.00
2.10
2
中
5.00
2.11
3
大
5.00
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湖州)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下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
(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下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像。
第10题图
(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
参 考 答 案
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课前预热
考点1 参照物
考点2 相对
【考点真题】1.B 2.(1)静止 (2)大
考点3 直线快慢不变
考点4 1.路程 时间 2.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运动快慢
考点6 s=vt,t=s/v
【考点真题】3.(1)相互 (2)4米/秒 4.D
考点7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相互
考点8 牛顿
考点9 形状 运动状态
考点10 吸引 地球 重心
考点11 竖直向下
考点12 G=mg
考点13 相对运动 运动方向 运动趋势的方向
考点14 1.粗糙程度 大小
考点15 弹性形变 大
【考点真题】5.大于 G/m=15N/kg 6.C
考点17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考点18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考点19 ①作用点 ②受力方向 ③大小
【考点真题】7.B 8.B
课堂突破
例1 C 例2 D 例3 C 例4 0.8 变大 受到 例5 B 例6 (1)1.0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 (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变式拓展】 1.D 2.C 3.B 4.A
校内作业
1.B 2.C 3.A 4.B 5.C 6.D 7.5 运动
8.拉力不在水平方向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 变大
9.(1)2.10 (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的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 (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10.(1)如图
(2)550m (3)0~10s,F1>F2;10s~60s,F1=F2。
课件55张PPT。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一、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
考点1 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a
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做参照物。
考点2 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也不一样。参照物相对
1.(2016·杭州)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2.(2017·丽水)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________的。
(2)要完成本次推进剂补给任务,天舟一号储箱内的压强比天宫二号储箱内的压强________。静止大二、速度
考点3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a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指物体沿着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
考点4 知道速度的概念 b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
的______。②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需的______。
(2)速度: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的量。
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路程的改变而改变,且速度是一个定值。直线快慢不变路程时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运动快慢考点5 知道速度的单位 a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考点6 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c
速度公式:v=s/t,
根据公式可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s=vt,t=s/v3.(2016·嘉兴、舟山)如图所示为“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它具有4个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其在拍摄调查、无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1)起飞时,增大四个旋翼的转速,使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无人机就会上升,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在空中飞行时,只要增加右侧两个旋翼的转速,就能使无人机右侧抬升,向左倾斜飞行。
(2)若该机在30秒内匀速竖直
上升120米进行空中拍摄,
则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米/秒?相互【答案】(2)4米/秒4.(2017·湖州)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 )
A.跳远 B.跳高 C.铅球 D.长跑D三、力
考点7 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的,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可能有力的作用。
考点8 知道力的单位 a
力的单位:_____,简称牛,用N表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牛顿
考点9 表述力的作用效果 b
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形状运动状态考点10 说明重力的概念 b
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作用点:物体的_______。
考点11 知道重力的方向 a
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吸引地球重心竖直向下考点12 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的计算 c
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_, 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其值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牛/千克。
注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G=mg考点13 说明摩擦力的概念 b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相反。
考点14 说明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b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_________和
压力的_____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及运动速度大小无关。相对运动运动方向运动趋势的方向粗糙程度大小(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触面变得粗糙,在接触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形成气垫),减小接触面上的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考点15 知道弹力的概念 a
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得越长,它的弹力就越_______。弹簧测力计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弹性形变大
5.(2017·杭州)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的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
重力________其在乙星球
表面上的重力(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
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
系式是____________。考点16 应用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c大于G/m=15N/kg6.(2016·宁波)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 )
A.—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
B.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
C.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D.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C四、力的测量和图示
考点17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
(1)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选择合适量程,判断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考点18 描述力的三要素 a
习惯上,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考点19 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 b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____。
②线段上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
③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______。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点受力方向大小
7.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B8.(2017·扬州)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支持力F的方向是 ( )B
高频点1 参照物的选择
★例1 (2017·宜昌)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
A.地球 B.“天舟一号”
C.“天宫二号” D.太阳C【解析】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B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
★1.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在冒烟,插有旗帜的a、b两辆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烟和旗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一定向左运动D【解析】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因为a车旗向左飘,所以a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车速小于风速;因为b车旗向右飘,所以b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高频点2 速度图像的应用
★例2 (2017·大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
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
直线运动,t2时刻甲、
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
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
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D【解析】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
根据v= ,时间相同,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所以当以甲为参照物时,乙是向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C.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
2.(2017·咸宁)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C高频点3 力的基本概念
★例3 (2016·株洲)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解析】A.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中,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故B正确;C.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D.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故选C。
3.(2017·宜昌)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B高频点4 摩擦力的测量
★例4 (2017·盐城)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N,在木块上放一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拉动木板过程中,木板_______(填“受到”或“不受到”)木块的摩擦力。0.8变大受到【解析】(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即拉力为0.8N;(2)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在木块上加放重物,增大了对木板的压力,再重复实验操作,摩擦力变大了,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3)实验中木块始终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板也受到木块的摩擦力。
4.(2017·西宁)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A
【提醒】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时,应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此可以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例5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B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
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
它的摩擦力为F【解析】可将AB视作一个整体,甲中该整体水平方向受到的外力只有拉力F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F,乙中也一样。对两图的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甲图中A受到向左的大小为F的摩擦力,乙图中A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例6 (2017·丽水)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一。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实验。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二。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两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表一
表二(1)实验一的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牛。
(2)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解析】(1)实验中,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F=1.0N;(2)由表一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大小不同,所以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3)由表二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7·武汉)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B2.(2017·扬州)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C3.(2017·天津)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4.(2016·潍坊)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B第4题图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5.(2017·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C6.(2016·百色)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D第6题图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
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s的时间内,
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
D.在0~40s的时间内,
甲、乙两车的平均速
度大小相等7.(2017·重庆)“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165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第7题图5运动8.(2017·无锡)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填“变大”或“不变”)。第8题图拉力不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9.(2017·台州)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表。第9题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的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10.(2015·湖州)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路程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线运动,如从静止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则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s=vt,在它的v—t图像中(下图1),阴影矩形的边长正好是v和t,可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对应着v—t图像中阴影的面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也有类似的关系。
现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路做匀加速运动,在10秒末速度达到10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减速慢慢停下。(1)从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在下图2中作出汽车在1分钟内的v—t图像。第10题图(2)求这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车前进的牵引力F1和阻碍汽车运动的阻力F2,试分析这一分钟内F1和F2的大小关系。(3)0~10s,F1>F2 10s~60s,F1=F2【答案】(1)如图 (2)550m 【解析】(1)在图2上找出(0,0)、(10,10)和(60,10)三个点后,连线即可;(2)1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v1t1/2+v2t2=10m/s×10s/2+10m/s×50s=550m;(3)由于0~10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所以,F1>F2;由于10s~60s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F1=F2。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1.(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2017·金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于2017年4月22日完成对接,并于4月27日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完成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B.天宫二号在绕地球匀速飞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在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惯性不变
D.天宫二号上物体有“失重”现象,是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变为零
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第3题图
(2016·孝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2016·威海)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2017·镇江)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第6题图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2017·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右侧区域粗糙,其粗糙程度相同。一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A点。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则A点到分界线MN的距离为( )
第7题图
A.3.0m B.3.6m C.4.2m D.4.8m
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周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第8题图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的速度是34m/s
D.汽车的速度是30.9m/s
9.(2017·怀化)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首架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000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m/s。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10.(2016·绍兴)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__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图
(2017·德阳)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第11题图
12.(2016·南充)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第12题图
(2017·绍兴、义乌)探究“水平抛出物体飞行的距离s与物体质量m、抛出高度H、抛出时的速度v的关系”时,设计并进行了如图甲实验。
实验一:质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下落到不同高度的地面。
实验二:质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下落到同一高度的地面。
实验得到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mA=100克,mB=50克,h=0.2米
次数
球
桌面离地
高度H/米
落地点与抛出点
水平距离s/米
1
A
0.5
2
A
1.0
0.74
3
A
1.5
0.90
4
B
0.5
0.53
5
B
1.0
0.74
6
B
1.5
0.91
表二
mA=100克,mB=50克,H=1.2米
次数
球
小球在斜面
高度h/米
落地点与抛出点
水平距离s/米
1
A
0.1
0.59
2
A
0.2
0.81
3
A
0.3
0.99
4
B
0.1
0.58
5
B
0.2
0.81
6
B
0.3
1.00
第13题图
(1)如图乙是A球从斜面高h=0.2米处下落时,测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的示意图,该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米。
(2)实验一,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保持小球离开桌面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4.已知××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汽车的额定功率P=40kW。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
车速v(km/h)
40
60
80
反应距离s(m)
5
7.5
10
第14题图
(1)假设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间t1=15min,速度大小v1=72km/h,消耗汽油的质量m=2kg,求该汽车受到阻力大小和汽车发动机的效率。(g=10N/kg,q汽油=4.5×107J/kg)
(2)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3)如图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门前s=40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Δt=0.2s,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2=4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参考答案
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1.A 2.B 3.A 4.D 5.B 6.B 7.D 8.C
9.60 运动
10.下降 形状
11.30 30
12.2 4
13.(1)0.51~0.54 (2)水平速度 (3)水平抛出物体飞行的距离与抛出点的水平速度和抛出高度有关,与质量大小无关。水平抛出速度越大、抛出高度越高,水平飞行距离越远
14.(1)该汽车受到阻力为2000N;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 (2)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为0.45s (3)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课件22张PPT。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1.(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A2.(2017·金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于2017年4月22日完成对接,并于4月27日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完成对接后,以天宫二号
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B.天宫二号在绕地球匀速飞
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在天舟一号给天宫二号补
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惯性不变
D.天宫二号上物体有“失重”
现象,是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变为零B第2题图 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A第3题图4.(2016·孝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
对相互作用力
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第4题图5.(2016·威海)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B第5题图 ★6.(2017·镇江)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B第6题图【解析】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 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
= =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 = =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7.(2017·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右侧区域粗糙,其粗糙程度相同。一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A点。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则A点到分界线MN的距离为 ( )
A.3.0m
B.3.6m
C.4.2m
D.4.8mD第7题图 【解析】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由于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小球从A点到分界线MN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右侧区域粗糙,其粗糙程度相同,小球从分界线MN到B点做减速运动;接着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减速运动到分界线MN,速度变为2m/s,然后小球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A点,故小球前后两次经过右侧区域的时间相同,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其实就是小球第一次通过左侧区域的时间比第二次通过左侧区域的时间少0.8s,根据公式t= 可知,
=0.8s,解得s=4.8m。故选D。 ★8.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周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 )
C第8题图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的速度是34m/s
D.汽车的速度是30.9m/s 【解析】由v= 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因此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Δt-t1+t2=1.1s-0.25s+0.15s=1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 =34m/s。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9.(2017·怀化)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首架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000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m/s。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60运动10.(2016·绍兴)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第10题图下降形状 11.(2017·德阳)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第11题图303012.(2016·南充)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第12题图24 13.(2017·绍兴、义乌)探究“水平抛出物体飞行的距离s与物体质量m、抛出高度H、抛出时的速度v的关系”时,设计并进行了如图甲实验。
实验一:质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下落到不同高度的地面。
实验二:质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下落到同一高度的地面。
实验得到表一、表二两组数据:第13题图 表一 表二 (1)如图乙是A球从斜面高h=0.2米处下落时,测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的示意图,该距离是 米。
(2)实验一,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保持小球离开桌面时的 相同。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
.
。0.51~0.54水平速度 水平抛出物体飞行的距离与抛出点的水平速度和抛出高度有关,与质量大小无关。水平抛出速度越大、抛出高度越高,水平飞行距离越远14.已知××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汽车的额定功率P=40kW。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第14题图(1)假设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间
t1=15min,速度大小v1=72km/h,消耗汽油的质量
m=2kg,求该汽车受到阻力大小和汽车发动机的效
率;(g=10N/kg,q汽油=4.5×107J/kg)
(2)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3)如图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
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
门前s=40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
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Δt=0.2s,刹车到停止
运动所用时间t2=4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
v3=27km/h。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答案】
(1)该汽车受到阻力为2000N;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40%(3)不会发生交通事故(2)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为0.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