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第30课时 空气(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第30课时 空气(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08 15:48:03

文档简介

第30课时 空气(二)
一、二氧化碳
考点1 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b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_____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CO2+H2O===H2CO3
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________________,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H2CO3CO2↑+H2O
考点2 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b
1.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法:
a.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不纯;也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产生的硫酸钙难溶于水,会阻止碳酸钙跟硫酸反应)。
b.装置: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如图所示)。
c.步骤:(略)。
d.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
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___,则是二氧化碳。
CO2+Ca(OH)2===________________。
考点3 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b
光合作用的原料;制造纯碱、尿素、汽水饮料等;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可用于冷藏食品,人工降雨;灭火。
1.(2017·台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2.(2017·绍兴、义乌)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臭氧层、温室效应
臭氧能杀死细菌和病毒,臭氧层可以把太阳辐射中的致命的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
由于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再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加较快。
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于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温室效应可使大气温度过高,引起气候反常,给人类带来灾难。
三、空气污染
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减少废气的排放,提倡使用无污染能源,加强空气质量预报,改善环境状况,积极植树造林等。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1.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NO2、O3、可吸入颗粒物等。
3.(2017·嘉兴、舟山)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4.(2017·南京)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
 
 (2016·娄底)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1.(2017·沈阳)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燃烧更旺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C.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D.
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
有气泡逸出
 (2017·唐山)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都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2.(2017·重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图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
(4)向图D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右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问答:
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_ 。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
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他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 。
请在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
【提醒】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以及几个典型的化学性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提醒】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判断。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2016·嘉兴、舟山)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烧杯
大理石
稀盐酸
反应后烧杯总质量
质量(克)
90
8.5
50
145.2
(1)实验中判断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克,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实验中若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会使实验结果偏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4)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与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2017·宿州)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在全国45个城市(区、县)开展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安徽省共有合肥、淮北、黄山、六安、宣城5市列入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名单,入选城市数量居全国首位。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做法的是 (  )                       
A.用一次性纸巾代替棉手帕
B.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
C.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D.推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2.(2016·湖州)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2017·江西)小明同学参加盐城市2017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来到实验室,发现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他抽到的实验考签是 (  )
A.氧气的制取
B.二氧化碳的制取
C.配制50g 5%的NaCl溶液 第3题图
D.探究某种盐的性质
4.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5.(2016·衡阳)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还原性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第5题图
6.(2017·安徽)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
B.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在其中复燃
C.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D.超临界CO2流体与固体干冰的组成相同
7.(2016·龙岩)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是《巴黎协定》开放签署的第一天。《协定》要求:2030年全球CO2排放量要比2014年减少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大量排放CO2,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实现减排目标,需要化学吸收、富氧燃烧等”碳捕集技术”。
①化学吸收就是利用化学试剂NaOH吸收CO2。
表示该技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富氧燃烧是指用高浓度氧气替代空气进行燃烧反应,排出高浓度的CO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举一例说明CO2在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7·金华)气体的制备是科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气体。

第8题图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装置,选择A装置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7·苏州)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2: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第9题图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室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6·温州)在校园科技节上,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分钟)
0
0.5
1.0
1.5
2.0
2.5
3.0
产生气体
质量(克)
0
1.80
3.00
3.60
3.96
3.96
3.96
(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
_____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
B.鸡蛋壳未晾干
C.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镁
D.鸡蛋壳未充分研碎
      
参考答案
第30课时 空气(二)
课前预热
考点1 1.无色 无味 略大 能溶于水 固体 干冰 2.(1)燃烧 支持燃烧 (2)不能供给呼吸 (3)碳酸 碳酸不稳定
考点2 1.CaCO3CaO+CO2↑ 2.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气法
3.浑浊 CaCO3↓+H2O
【考点真题】1.D 2.A C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考点4 紫外线
考点5 煤、石油、天然气 二氧化碳
考点7 煤、石油燃烧
考点8 控制污染源
考点9 2.SO2、CO
【考点真题】3.D 4.B
课堂突破
例1 A 例2 C 例3 (1)A (2)生态系统 一致(相同) (3)高 (4)随手关灯、外出时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例4 A
例5 D 例6 (1)继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 (2)3.3
设8.5克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克
=,x=7.5克
大理石样品的纯度=×100%=88.2%
答: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为88.2%。
(3)大 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会导致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从而导致计算所得的碳酸钙质量偏大,最终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4)酸性物质或酸
【变式拓展】
1.C 2(1)锥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2)c (3)红色恰好消失 (4)盐酸(或硫酸) NaCl和HCl(或Na2SO4和H2SO4)3.(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2)大气温度降低 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3)化石燃料的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
校内作业
1.A 2.A 3.B 4.A 5.C 6.B
7.(1)温室效应 (2)①2NaOH+CO2===Na2CO3+H2O ②木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灭火
8.(1)BC (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9.(1)CaCO3+2HCl===CaCl2+H2O+CO2↑
(2)B A (3)C (4)CO2+Ca(OH)2===CaCO3↓+H2O (5)①D ②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
10.(1)依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96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3.96g
= x=9g
所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 (2)AC
课件46张PPT。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0课时 空气(二)
一、二氧化碳
考点1 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b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_____  叫______。
2.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_____也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无色无味略大能溶于水固体干冰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_____:CO2+H2O===H2CO3
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__________ ,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
H2CO3====CO2↑+H2O
考点2 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 b
1.工业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法:
a.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不纯;也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产生的硫酸钙难溶于水,阻止碳酸钙跟硫酸反应)。碳酸碳酸不稳定高温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CaO+CO2↑Δ
b.装置: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如图所示)。
c.步骤:(略)。
d.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
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则是二氧化碳。
CO2+Ca(OH)2===          。向上排空气法浑浊CaCO3↓+H2O考点3 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b
光合作用的原料;制造纯碱、尿素、汽水饮料等;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可用于冷藏食品,人工降雨;灭火。1.(2017·台州)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D2.(2017·绍兴、义乌)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二、臭氧层、温室效应
考点4 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 a
臭氧能杀死细菌和病毒,臭氧层可以把太阳辐射中的致命的________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
考点5 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 b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再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_____ ______的含量增加较快。
紫外线煤、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考点6 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 b
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于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温室效应可使大气温度过高,引起气候反常,给人类带来灾难。三、空气污染
考点7 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a
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考点8 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a
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___________,减少废气的排放,提倡使用无污染能源,加强空气质量预报,改善环境状况,积极植树造林等。
考点9 列举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内容 a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1.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首要污染物”等。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
NO2、O3可吸入颗粒物等。煤、石油燃烧控制污染源SO2、CO
3.(2017·嘉兴、舟山)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D..4.(2017·南京)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B

高频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
★例1 (2016·娄底)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A【解析】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浓硫酸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进来的是潮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故答案为A。1.(2017·沈阳)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 )C高频点2 二氧化碳的制取
★例2 (2017·唐山)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都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C【解析】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装置②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该选择装置③来收集二氧化碳;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则全部都不会用到的装置是①④⑤。故选C。
2.(2017·重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2)若要图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______
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
(4)向图D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c红色恰好消失盐酸(或硫酸)NaCl和HCl(或Na2SO4和H2SO4)高频点3 温室效应
例3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右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问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A(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 。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   ,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一致(相同)高 随手关灯、外出时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他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
请在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
大气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
【提醒】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以及几个典型的化学性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则可发生反应,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例4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
停止
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
空气大
C.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A【解析】A.将铜丝放下使内装石灰石的尼龙布袋与稀盐酸接触,从而可以通过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B.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D.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CaO+CO2===CaCO3,因此二氧化碳不能用生石灰干燥。【提醒】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判断。
★例5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D【解析】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可知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元素(氢气或甲烷或二者均有)。综合分析,选D。 例6 (2016·嘉兴、舟山)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表。(1)实验中判断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实验中若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会使实验结果偏____,原因是什么?
(4)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与 接触。继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3.3大酸性物质或酸【答案】(2)设8.5克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克
,x=7.5克
大理石样品的纯度= ×100%=88.2%
答: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为88.2%。(3)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会导致测得的二氧化碳质
量偏大,从而导致计算所得的碳酸钙质量偏大,最终
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1.(2017·宿州)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在全国45个城市(区、县)开展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安徽省共有合肥、淮北、黄山、六安、宣城5市列入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名单,入选城市数量居全国首位。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做法的是 ( )
A.用一次性纸巾代替棉手帕
B.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
C.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D.推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A2.(2016·湖州)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A3.(2017·江西)小明同学参加盐城市2017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来到实验室,发现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他抽到的实验考签是( )
A.氧气的制取
B.二氧化碳的制取
C.配制50g 5%的NaCl溶液
D.探究某种盐的性质B4.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A5.(2016·衡阳)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还原性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C第5题图6.(2017·安徽)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
B.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在其中复燃
C.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D.超临界CO2流体与固体干冰的组成相同B7.(2016·龙岩)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是《巴黎协定》开放签署的第一天。《协定》要求:2030年全球CO2排放量要比2014年减少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大量排放CO2,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2)要实现减排目标,需要化学吸收、富氧燃烧等“碳捕集技术”。
①化学吸收就是利用化学试剂NaOH吸收CO2。
表示该技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室效应2NaOH+CO2===Na2CO3+H2O②富氧燃烧是指用高浓度氧气替代空气进行燃烧反应,排出高浓度的CO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举一例说明CO2在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
答:________。
木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灭火8.(2017·金华)气体的制备是科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初中科学中常见的气体。(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装置,选择A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9.(2017·苏州)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2: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____(填字母,下同),后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第9题图CaCO3+2HCl===CaCl2+H2O+CO2↑BA(3)实验室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____(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CCO2+Ca(OH)2===CaCO3↓+H2O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10.(2016·温州)在校园科技节上,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 (可多选)
A.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
B.鸡蛋壳未晾干
C.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镁
D.鸡蛋壳未充分研碎AC【答案】(1)依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96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3.96g
 
所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9g第30课时 空气(二)
1.(2017·重庆)实验室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取气体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O2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制取O2
D.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CO2
2.(2016·扬州)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H2 B.N2 C.O2 D.CO2
3.(2016·重庆)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4.(2017·重庆)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5.(2017·莱芜)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6.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羰是氧化物
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2016·桂林)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第7题图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9.(2017·资阳)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第9题图
10.(2017·安徽)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第10题图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导管c处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液体A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若把燃着的木条放在c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7·山西)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第11题图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12.(2017·绍兴、义乌)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 。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第12题图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
碳含量
一氧化
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贺州)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我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稀盐酸的
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烧杯中物质
总质量(g)
14.66
24.22
m
43.34
52.90
62.90
72.90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表中m=________________。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第30课时 空气(二)
1.D 2.D 3.A 4.D 5.C 6.D 7.C 8.D
9.④ 密度比空气大
10.(1)铁架台 (2)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作用
(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aCO3+2HCl===CaCl2+H2O+CO2↑ 燃着的木条熄灭
11.(1)A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 (2)CO (3)abc
12.C或CO或含有C、CO2、H2O和CO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 B 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C、CO2、H2O和CO
13.(1)100 (2)33.78 (3)98.04%
课件23张PPT。第30课时 空气(二)1.(2017·重庆)实验室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取气体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O2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制取O2
D.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CO2D2.(2016·扬州)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H2
B.N2
C.O2
D.CO2D3.(2016·重庆)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4.(2017·重庆)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D第4题图5.(2017·莱芜)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C6.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化羰是氧化物
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D第7题图7.(2016·桂林)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C 【解析】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借助指示剂,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实验中应用紫色的石蕊试液,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所以步骤③不合理。故选C。8.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
第8题图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D 【解析】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气体才会顺利导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甲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也与甲装置具有的功能不同,因为乙中固体与液体不能分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第9题图9.(2017·资阳)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④密度比空气大10.(2017·安徽)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若导管c处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液体A为 , 固体B的作用是
。第10题图铁架台过氧化氢溶液催化作用(3)若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处的现象是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此时若把燃着的木条放在c处,看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燃着的木条熄灭CaCO3+2HCl===CaCl2+H2O+CO2↑11.(2017·山西)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第11题图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A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COabc12.(2017·绍兴、义乌)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
。C或CO或含有C、CO2、H2O和CO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 (选填字母)。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B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
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
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
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
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第12题图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C、CO2、H2O和CO 13.(2016·贺州)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我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所示。(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表中m= 。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0033.78【答案】98.04%
【解析】(1)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故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00;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加入的稀盐酸是10g、20g时,其中的碳酸钙能把稀盐酸完全反应掉,而加入的稀盐酸是60g时,碳酸钙完全反应,而稀盐酸有剩余,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0g+5.1g-62.90g=2.20g,每加入10g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g+5.1g-14.66g=0.44g,所以当加入30g稀盐酸时,碳酸钙把稀盐酸也完全反应掉,m=30g+5.1g-0.44g×3=33.78g; (3)设5.10g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0g
x=5.0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0%≈98.0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