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这是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90年大阅兵时的盛况,这些坦克、导弹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制造什么呢?我国又是怎么改变落后状态的呢?
人教版
4《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史实;
目标2: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原因。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重点、难点)
目标3:小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重点、难点)
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史实;
任务二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正文及材料研读,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原因、目的。
2.阅读材料,探讨归纳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3.阅读教材,说出一五计划的指标是否完成了?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并说说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1.阅读教材正文及材料研读,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原因、目的。
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国统区经济崩溃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工业水平落后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一五计划”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基本任务
从基本任务中可以看出发展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什么?
材料三
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材料二
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材料一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 ……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2.阅读材料,探讨归纳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而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1
3
2
原因
4
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要变革千百年来的手工农具,也离不开重工业。
学习苏联
3.阅读教材,说出一五计划的指标是否完成了?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并说说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
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我国第一辆汽车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五年计划(从2006年起改名为五年规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编制出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三个五年规划。
知识拓展
任务三
【合作探究】
1.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探讨为什么说《共和国宪法》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结合教材材料研读,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1.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探讨为什么说《共和国宪法》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播放课件素材—影音资料: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突出了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肯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颁布之前,广泛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由全国人民讨论修改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从制定过程看
从内容看
宪法规定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来决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2.结合教材材料研读,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能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经济上,“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我国基本构成了现有的政治体制。
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 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