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节 水的组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水的组成物质,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线索来学习水,从而完成全面对水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认识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更能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由浅入深的学习“水”,为进一步学习水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2、 能力目标:
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向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激发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四、教学方法:边实验边讲解
五、教学用具:水电解器、电解水的电脑动画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
1、二十一世纪新能源有哪些?
2、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你能谈谈水和氢能源有什么联系吗
【引入】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大量水,而且,大气中、动植物体内也含有许多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物界,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人类探索水的组成历史悠久,那么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的组成到底如何呢?请认真分析和观察电解水实验,体会如何得出正确答案的。
实验名称:水的电解实验
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 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但产生的速率与多少都不同。在负(阴)极上生成的气泡又快又多,而在正(阳)极上生成的气泡又慢又少。两个玻璃管中的现象相同点是两极上生成的气泡均向上运动,气体分别汇集在玻璃管的上部。
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两支玻璃管里的液面都在下降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记忆:“负氢”)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气体检验:等收集较多气体后,设法从水槽中取出试管(应堵住试管口)进行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是氢气。
3、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解释:一个水分子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表达式: 通电
水 氧气+氢气
结论:水是有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说明:(仅供参考资料,上课没必要讲解)
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有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2.有时收集到气体量较少时,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氢气),可能只发出爆呜声,而看不到淡蓝色火焰。
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非常小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4、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具体做法是: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注意:
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②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5、电解水的一简化装置
【补充】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H2和O2生成,所以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归纳: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有气体生成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液面下降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直接点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蓝色火焰 木条复燃
二、水的重要性质:填写表格
颜色 沸点
气味 凝固点
状态 水的异常现象
【讨论】冰山的形成过程及泰坦尼克号船的沉没的原因。
补充:2002年3月,南极巨型冰架在一个月内崩塌,一座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厚200米的庞然大物仅仅31天就不见了踪影,化成千万座冰山星罗棋布在南极洲东部的威德尔海。事隔仅一年多,北极也传来了冰架破裂的轰鸣声,北极最大的一块陆缘冰,在冰天雪地中坚守了3000多年后,终于耐不住热而崩解了。
通过该材料让学生感受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
作业:作业本
八、板书设计:
第2节 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2、 水的重要性质
1、 无色无味的液体
2、 沸点O摄氏度 凝固点100摄氏度
3、 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
九、布置作业:
课本:P9
作业本:P3
同步:
十、教后感:
我觉得不用图比较简单,学生觉得难以区别的是元素和分子之间的差异,但这些现在都未提出,所以讲解起来有些费劲。
本节主要有二部分内容:水的电解实验和水的物理性质,后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在安排上可以先讲水的物理性质,对水的异常情况可以从冰浮在水面现象入手,再给数据100ml水在不同温度下质量在4摄氏度达到最大,知道这点即可,不必要涉及密度的知识。对水电解实验现象比较明显,从作业情况看,学生对氢气氧气的性质不是真正理解,特别是氢气学生认为是木柴燃烧呈淡兰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指出。
水分子
氢气(阴极)
氧气(阳极)
检验
检验
可燃,蓝色火焰
带火星木条复燃
1、水的分解
(电解实验)
2、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
2 :1
3、结论: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