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2 绿色植物和人体物质与能量的代谢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如图为某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
B.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
C.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把一刚折下的果树枝插入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N,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N。其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又单独测得枝条的重量稍有增加,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
第3题图
A.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 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4.如图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个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在A、B两个装置中,A塑料袋内水珠较多
B.比较A、D实验,可以说明叶片的蒸腾作用
C.B与C两个装置是一组对照实验
D.比较C、D实验,D实验能更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5.(2017·黄冈)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一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二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三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实验前必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整夜
B.图二中叶片上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图二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三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
如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单位:Lx)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不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第6题图
A.曲线甲和乙都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B.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C.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D.B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图中哪个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①;氧气和有机物 B.②;二氧化碳和水
C.②;氧气和有机物 D.①;二氧化碳和水
第7题图
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中,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一段时间。此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第8题图
装置B、C中质量会增加的是B
B.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D.本装置中选择同种植物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9.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mL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两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甲(mL)
10.0
8.3
7.1
6.5
乙(mL)
10.0
9.8
9.7
9.5
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B.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C.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A
B.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Ⅰ,它与图甲中的C生理活动相对应
C.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的A生理活动
12.对如图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第12题图
A.该实验可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C.用玻璃棒搅拌可使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成功,现象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13.如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A.大脑 B.肾 C.肺 D.小肠
第13题图
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结扎处下方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起来,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血流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A.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6题图
[B]内的液体是原尿
B.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C]
C.[D]内的液体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D.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
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甲
96
0.00
0.00
1.10
1.80
乙
90
8.00
0.10
0.72
0.03
丙
98
0.03
0.10
0.72
0.03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18.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名称分别是( )
第18题图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9题图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他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为④
C.血液经过②③的滤过形成尿液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如图为心脏结构图,根据心脏和血管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0题图
A.当血液流经小动脉的时候,才能够与其他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B.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B右心室,收缩力最强
C.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CDBA
D.在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c内流的血液含氧气最丰富
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2分)
21.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葡萄的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5℃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推理:
(1)昼夜温差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________________。
(2)昼夜温差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 。
22.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
第22题图
(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
(3)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
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以下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第23题图
(1)图中A到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有机物( )
A.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B.被光合作用消耗了
(2)E到F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是( )
A.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有机物 B.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3)以下哪幅图能表示图中A到F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 )
(4)进一步研究发现,若该项实验始终在黑暗中进行,有机物含量不断减少,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4.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大棚内种植番茄进行相关实验所测结果,请据此回答。
(1)图甲是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其中表示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段,有机物在________________时积累最多。
(2)从图乙可以看出,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番茄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彼此遮挡,通风不畅,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受到影响。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
第24题图
请根据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
第25题图
(1)血液循环流动是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进行的,图中②③④⑤组成的循环路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⑥⑦⑧⑨组成的循环路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肺部毛细血管网之间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某人意外受伤,左手手指伤口感染,医生在其右手静脉注射青霉素,请问青霉素到达伤口处至少应该经过心脏____________________次。
2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第26题图
(1)乙实验设计中能够形成呼吸作用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叶片中的A部分经隔水加热脱色再滴碘液后,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叶A部和丙叶对照,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叶的A部和乙叶的D部以及丙叶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能证明蒸腾的实验设计是________。
(5)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
27.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是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右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回答:
第27题图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甲
4.8×109
140
A
乙
5.2×109
70
B
丙
30×109
150
AB
丁
4.6×109
130
B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是________________,患贫血的是________________,若乙需要输血,你认为三人中较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___。
(2)(1分)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连续的过程,即图中A________________和B________________。
(3)假若③________________的部位发生病变,尿液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8.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第28题图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到达__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第29题图
(1)图中曲线乙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______________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30.某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第30题图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发现A钟罩和B钟罩内壁小水珠明显比C钟罩内壁小水珠多,说明白天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强于夜晚。
(4)把三盆植物放阳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将A、B、C装置的叶片摘下,放入热酒精中脱色洗净,然后均滴涂碘液再洗净,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
(5)一段时间后,A、B装置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甲比乙多减少的水分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阶段检测2 绿色植物和人体物质与能量的代谢
一、选择题
1.A 2.C 3.A 4.A 5.C 6.C 7.A 8.C
9.A 10.A 11.B 12.D 13.D 14.D 15.A 16.D 17.B 18.C 19.D 20.D
二、填空题
21.(1)没有 (2)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多,品质好
22.(1)A (2)C (3)叶片 提高
23.(1)A (2)B (3)A (4)①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②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4.(1)BD 18 (2)光照 二氧化碳的含量 合理密植
25.(1)体循环 肺循环 (2)肺泡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2
26.(1)氧气 (2)蓝色 (3)二氧化碳 (4)丙
(5)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7.(1)丙 乙 丁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球 血细胞和蛋白质
三、实验探究题
28.(1)变浑浊 较多的二氧化碳 (2)对照 (3)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
29.(1)蛋白质 (2)小肠 (3)1和3 (4)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30.(1)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2)二氧化碳
(3)蒸腾 (4)BC (5)光合作用
课件44张PPT。阶段检测2 绿色植物和人体物质与能量的代谢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A2.如图为某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
B.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
C.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C第2题图3.把一刚折下的果树枝插入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N,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N。其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又单独测得枝条的重量稍有增加,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 )
A.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 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A第3题图4.如图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个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A、B两个装置中,A塑料袋内水珠较多
B.比较A、D实验,可以说明叶片的蒸腾作用
C.B与C两个装置是一组对照实验
D.比较C、D实验,D实验能更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第4题图A5.(2017·黄冈)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一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二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三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5题图CA.实验前必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整夜
B.图二中叶片上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图二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三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6.如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单位:Lx)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不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c点氧浓度最高
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第6题图C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图中哪个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
A.①;氧气和有机物
B.②;二氧化碳和水
C.②;氧气和有机物A第7题图8.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中,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一段时间。此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
A.装置B、C中质量会增加的是B
B.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D.本装置中选择同种植物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C第8题图9.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mL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两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B.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C.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A10.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
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
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
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A第10题图11.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A
B.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Ⅰ,它与图甲中的C生理活动相对应
C.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的A生理活动B第11题图12.对如图探究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可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C.用玻璃棒搅拌可使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成功,现象是①不变蓝,②变蓝D第12题图13.如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出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
A.大脑
B.肾
C.肺
D.小肠D第13题图 ★14.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胶管扎紧上臂,此时,结扎处下方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起来,这种积血膨胀现象主要表明 ( )
A.静脉内血流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位置较浅
C.静脉管腔大,管壁弹性大
D.静脉内血流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解析】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橡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D第15题图15.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A16.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B]内的液体是原尿
B.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是[C]
C.[D]内的液体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D.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蛋白质、葡萄糖第16题图D★17.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甲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尿液;乙中含有蛋白质,可以判断是血浆;丙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但有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原尿。B18.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名称分别是 (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C第18题图19.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他最有可能病
变的部位为④
C.血液经过②③的滤过形成尿液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
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D第19题图第20题图★20.如图为心脏结构图,根据心脏和血管的知识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血液流经小动脉的时候,才能够与其他组织细
胞进行物质交换
B.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B右心室,收缩力最强
C.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
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
顺序是CDBA
D.在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c内流
的血液含氧气最丰富D【解析】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时候,才能够与其他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B错误;某人患感冒,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该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CDAB,C错误;c是肺静脉,其中的血液是刚由肺部交换得到氧气的动脉血,含氧量最丰富。D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21.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葡萄的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推理:
(1)昼夜温差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 。
(2)昼夜温差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多,品质好22.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第22题图(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装置。AC(3)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叶片提高23.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以下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第23题图(1)图中A到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有机物 ( )
A.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B.被光合作用消耗了A(2)E到F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
是 ( )
A.根从土壤吸收了有机物
B.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3)以下哪幅图能表示图
中A到F过程中有机物含
量变化的情况 ( )BA(4)进一步研究发现,若该项实验始终在黑暗中进行,有机物含量不断减少,原因是:
① ;
②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24.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大棚内种植番茄进行相关实验所测结果,请据此回答。AC第24题图(1)图甲是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其中表示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曲线____段,有机物在_____时积累最多。BD18(2)从图乙可以看出,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番茄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彼此遮挡,通风不畅, 和 两个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受到影响。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光照合理密植二氧化碳的含量25.请根据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第25题图
(1)血液循环流动是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进行的,图中②③④⑤组成的循环路线叫________,⑥⑦⑧⑨组成的循环路线叫________。体循环肺循环(2)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它与肺部毛细血管网之间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
(3)假若某人意外受伤,左手手指伤口感染,医生在其右手静脉注射青霉素,请问青霉素到达伤口处至少应该经过心脏____次。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22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第26题图(1)乙实验设计中能够形成呼吸作用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________。
(2)甲叶片中的A部分经隔水加热脱色再滴碘液后,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氧气蓝色(3)甲叶A部和丙叶对照,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______。
(4)甲叶的A部和乙叶的D部以及丙叶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能证明蒸腾的实验设计是_____。
(5)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27.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是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右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回答:第27题图(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
的是____,患贫血的是____,若乙需
要输血,你认为三人中较合适的是___。丙乙丁(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连续的过程,即图中A
和B 。
(3)假若③ 的部位发生病变,尿液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是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血细胞和蛋白质三、实验探究题(28、29题每空2分,30题每空1.5分,共27分)28.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第28题图变浑浊较多的二氧化碳(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到达 发挥作用,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对照组织细胞组织细胞29.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乙表示 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
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
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
时,设计的实验方案。
分析完成下列问题:第29题图小肠蛋白质(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
用,应选用 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
题是: ?1和3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30.某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第30题图(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A、B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二氧化碳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3)实验后发现A钟罩和B钟罩内壁小水珠明显比C钟罩内壁小水珠多,说明白天植物的________作用强于夜晚。
(4)把三盆植物放阳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将A、B、C装置的叶片摘下,放入热酒精中脱色洗净,然后均滴涂碘液再洗净,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
(5)一段时间后,A、B装置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甲比乙多减少的水分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蒸腾BC光合作用30.某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二氧化碳(3)实验后发现A钟罩和B钟罩内壁小水珠明显比C钟罩内壁小水珠多,说明白天植物的________作用强于夜晚。
(4)把三盆植物放阳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将A、B、C装置的叶片摘下,放入热酒精中脱色洗净,然后均滴涂碘液再洗净,叶片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
(5)一段时间后,A、B装置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甲比乙多减少的水分用于植物的
____________。
蒸腾BC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