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阶段检测3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进化、健康地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阶段检测3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进化、健康地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08 21:29:11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3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遗传与进化、健康地生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2.在一次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是(  )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
3.(2015·临沂)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人得狂犬病的主要原因是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病犬咬伤所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狂犬病病毒属于单细胞生物
B.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属于病原体
C.人接种狂犬疫苗后,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接种狂犬疫苗免疫类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可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
①病毒 ②细菌 ③真菌 ④单细胞动物 ⑤寄生虫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原鸡每年产卵8-12个,而现在有些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是因为(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的结果 D.食物不同的结果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环境变化造成生物出现定向的变异
C.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品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第7题图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如图所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
第8题图
A.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  )
第9题图
A.代代使用的结果
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结果
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
如图中表示患有糖尿病的张大爷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和治疗方法分别是(  )
第10题图
A.曲线A、服用胰岛素
B.曲线B、服用胰岛素
C.曲线A、注射胰岛素
D.曲线B、注射胰岛素
1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
A.神经调节 B.免疫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2.甲乙两位18岁的女子,身高均是60cm,甲成为了电影演员,乙却智力迟钝,两个女子都是由于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那么甲乙分别缺少的激素是(  )
A.性激素、生长激素 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13.医生常用膝跳反射(如图)来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小锤应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B.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为⑥→④→B→③→⑤
C.若①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迅速叩击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D.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第13题图
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3、4依次为(  )
    
第14题图
A.染色体、遗传信息、基因 B.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C.遗传信息、基因、细胞核 D.细胞核、遗传信息、染色体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人的体细胞内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
16.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  )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B.有机大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C.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物质
D.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如图是桃花及其所结果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第17题图
A.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B.[4]中的精子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
C.[7]是由[6]发育而来的
D.[8]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18.胎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从哪里获得的(  )
A.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B.由卵细胞提供
C.直接从羊水中获得 D.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得
19.下列培养“试管婴儿”的过程,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
B.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C.体内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D.体内受精→试管中发育
20.如图所示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图中①与④分别代表(  )
第20题图
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21.被世人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美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称赞他“帮助全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
(1)“试管婴儿”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胎儿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3)婴儿从母乳中获得多种营养物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细胞修复。
22.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第22题图
(注: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大许多,请回答:
第23题图
(1)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________________基因。
(2)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
(3)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________。
24.右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第24题图
(1)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时花的________________迅速发育结果,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一般都逐渐凋落。
(2)当黄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它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有很多个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5.实验探究
如图为有关免疫实验探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组小鸡健康生活全部死亡

注射H7N9型禽流感病毒

―→B组小鸡健康生活正常生活        
第25题图
(1)H7N9型禽流感病毒不但能引起家禽患病,也能引起人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小鸡或人患禽流感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从组成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A组小鸡死亡之后,要把这些小鸡焚毁并深埋,这种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A.A组小鸡处理中的“注射H7N9型病毒” B.B组小鸡处理中的“注射失活的H7N9型病毒”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6.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分析回答:
第26题图
(1)C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
(2)D在发育之前,一般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过程。
(3)请用字母把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按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第27题图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和前肢长短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
(2)图②图③说明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 。
(3)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变化相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27分)
28.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第28题图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2)(1分)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
29.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2分)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到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能否存活?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3)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人可称为易感者,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0.(2015·厦门)板蓝根是中国传统中药,含多种能提高免疫力的物质。脾脏指数可反映免疫力,脾脏指数高表示免疫力强,反之则表示免疫力弱。
科研人员研究板蓝根对小鼠脾脏指数的影响,以确定板蓝根的药用价值。具体实验如下:选取20只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第1-3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溶液2毫升,第4组注射2毫升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两周后,测试小白鼠的脾脏指数。
表 不同浓度板蓝根溶液对小白鼠脾脏指数的影响
组别
板蓝根浓度
(g/mL)
脾脏指数
1号鼠
2号鼠
3号鼠
4号鼠
5号鼠
第1组
0.268
5.901
5.923
5.924
6.007
5.990
第2组
0.067
4.882
4.977
4.955
4.912
4.889
第3组
0.017
4.669
4.701
4.700
4.683
4.720
第4组
生理盐水组
4.587
4.590
4.591
4.589
4.588
(1)(2分)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通过测试________________反映小白鼠免疫力的高低。
(2)注射生理盐水的第4组在本实验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组。
(3)科研人员选取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保证相同的饲养条件,这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数据表,如图两个折线图,正确表示板蓝根对小白鼠脾脏指数影响的是图________。
第30题图
(5)本实验结论是:板蓝根可以________________小白鼠免疫力。
参考答案
阶段检测3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进化、健康地生活
一、选择题
1.D 2.D 3.C 4.D 5.B 6.B 7.C 8.B
9.D 10.C 11.A 12.B 13.C 14.A 15.D 16.D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1)受精卵 羊水 (2)胎盘 (3)蛋白质
22.(1)B (2)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3)选择 适应性
23.(1)大小 激素 (2)基因 性状 (3)基因 性状
24.(1)子房 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 (2)胚珠
(3)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
25.(1)病原体 遗传物质 (2)控制传染源 (3)B (4)抗原
26.(1)果皮 (2)传粉 受精 (3)AEBDC
27.(1)差异 变异 (2)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 (3)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
28.(1)提出猜想 (2)对照 (3)小于 (4)B
29.(1)抗体 特异性 (2)不能 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的病毒对其他病的病原体无效
(3)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30.(1)板蓝根溶液浓度(或“板蓝根浓度”、“板蓝根溶液”、“板蓝根”) 脾脏指数 (2)对照 (3)变量(或“无关变量”) (4)甲 (5)提高(或“增强”)
课件39张PPT。阶段检测3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遗传与进化、健康地生活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D2.在一次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是 ( )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D3.(2015·临沂)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人得狂犬病的主要原因是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病犬咬伤所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狂犬病病毒属于单细胞生物
B.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属于病原体
C.人接种狂犬疫苗后,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接种狂犬疫苗免疫类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4.可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 )
①病毒 ②细菌 ③真菌 ④单细胞动物 ⑤寄生虫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原鸡每年产卵8-12个,而现在有些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是因为(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的结果
D.食物不同的结果DB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环境变化造成生物出现定向的变异
C.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品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7.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
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
药性个体第7题图C【解析】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害虫全部杀死,表明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8.如图所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 )
A.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B第8题图9.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 ( )
A.代代使用的结果
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结果
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D第9题图10.如图中表示患有糖尿病的张大爷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和治疗方法分别是 ( )
A.曲线A、服用胰岛素
B.曲线B、服用胰岛素
C.曲线A、注射胰岛素
D.曲线B、注射胰岛素第10题图C1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 )
A.神经调节 B.免疫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2.甲乙两位18岁的女子,身高均是60cm,甲成为了电影演员,乙却智力迟钝,两个女子都是由于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那么甲乙分别缺少的激素是 ( )
A.性激素、生长激素
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AB13.医生常用膝跳反射(如图)来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时,小锤应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B.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⑥→④→B→③→⑤
C.若①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迅速叩击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D.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第13题图C14.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3、4依次为 (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
C.DNA、染色体、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A第14题图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人的体细胞内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D16.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 )
A.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B.有机大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C.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物质
D.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D17.如图是桃花及其所结果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B.[4]中的精子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
C.[7]是由[6]发育而来的
D.[8]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C第17题图18.胎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从哪里获得的
( )
A.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B.由卵细胞提供
C.直接从羊水中获得
D.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得
19.下列培养“试管婴儿”的过程,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
B.体外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C.体内受精→试管中发育→胚胎移植→母体中发育
D.体内受精→试管中发育AB20.如图所示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图中①与④分别代表 ( )D第20题图A.受精卵、胚 B.胚乳、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21.被世人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美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称赞他“帮助全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
(1)“试管婴儿”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 中。
(2)胎儿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3)婴儿从母乳中获得多种营养物质,其中 . 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受精卵羊水胎盘蛋白质 22.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第22题图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
BA.③ ――→ ① ――→ ② ――→ ④
B.② ――→ ④ ――→ ③ ――→ ①
C.③ ――→ ④ ――→ ② ――→ ①
D.② ――→ ① ――→ ③ ――→ 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 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一段时间后喷洒杀虫剂喷洒杀虫剂喷洒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喷洒杀虫剂喷洒杀虫剂喷洒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喷洒杀虫剂喷洒杀虫剂一段时间后繁殖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 。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
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 。变异遗传选择适应性 23.如图,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老鼠比普通老鼠大许多,请回答:
(1)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 基因。
(2)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而不是 。
(3)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决定 。第23题图大小激素基因性状基因性状24.右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时花的 迅速发育结果,在此过程中 一般都逐渐凋落。
(2)当黄瓜体积达到A点时,
将它剖开发现它有很多粒
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
里有很多个 。
(3)曲线b形成的原因是 。第24题图子房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胚珠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25.实验探究
如图为有关免疫实验探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7N9型禽流感病毒不但能引起家禽患病,也能引起人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小鸡或人患禽流感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 ;从组成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病原体遗传物质 (2)A组小鸡死亡之后,要把这些小鸡焚毁并深埋,这种预防措施属于 。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 。
A.A组小鸡处理中的“注射H7N9型病毒”
B.B组小鸡处理中的“注射失活的H7N9型病毒”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 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控制传染源B抗原26.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分析回答:第26题图(1)C中的 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
(2)D在发育之前,一般必须经过 和 两个重要过程。
(3)请用字母把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按顺序排列起来 。果皮传粉受精AEBDC27.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7题图(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和前肢长短存在着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 。差异变异(2)图②图③说明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
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颈和前肢短的
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
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变化相 。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适应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27分)
28.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第28题图(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1分)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提出猜想对照小于(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B29.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2分)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 ,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 免疫。抗体特异性(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到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能否存活? ,为什么?
(3)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 ,健康人可称为易感者,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不能传染源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的病毒对其他病的病
原体无效。控制传染源30.(2015·厦门)板蓝根是中国传统中药,含多种能提高免疫力的物质。脾脏指数可反映免疫力,脾脏指数高表示免疫力强,反之则表示免疫力弱。
科研人员研究板蓝根对小鼠脾脏指数的影响,以确定板蓝根的药用价值。具体实验如下:选取20只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第1-3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溶液2毫升,第4组注射2毫升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两周后,测试小白鼠的脾脏指数。表 不同浓度板蓝根溶液对小白鼠脾脏指数的影响(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测试 反映小白鼠免疫力的高低。板蓝根溶液浓度(或“板蓝根浓度”、“板蓝根溶液”、“板蓝根”)脾脏指数(2)注射生理盐水的第4组在本实验中属于 组。
(3)科研人员选取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保证相
同的饲养条件,这是为了控制

(4)根据数据表,如图两个折线图,正确表示板蓝根
对小白鼠脾脏指数影响的是图____。对照变量(或“无关变量”)甲第30题图(5)本实验结论是:板蓝根可以 小
白鼠免疫力。提高(或“增强”)
同课章节目录